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快乐中学好数学
范文

    陈凤枝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文笔、真挚的情感、难忘的细节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动人的“爱的教育”画面,同时也用它“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的“快乐德育”理念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的学生不敢亲近,如果你的育人方式方法不能被学生接受,教育何乐之有呢?什么是“快乐德育”?如何让我们的德育走出“假、大、空”的误区,“快乐”起来呢?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德育工作实践中,我有了以下的体验与思考。

    学好数学:以微笑为表情

    沐浴教师的微笑

    微笑是一种神奇而又圣洁的情感力量,既可使所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或感到失望和恐慌的心灵在师长微笑所蕴含的亲切与温馨中得到启示和鼓舞,也可使为师者在真诚付出的同时,心灵更趋丰富,个性更趋成熟,人格更趋高尚。为此,我总爱迈着轻快的步子进入校园,走进课堂,以阳光灿烂的笑脸迎接孩子们回来。微笑着向孩子们问好,微笑着引导他们学习知识、答问解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助、合作的生生关系中,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当孩子跌倒时,我总是轻轻地把他扶起,一面微笑着给他送去真诚的抚慰,一面微笑着对围上来关切地问长问短的孩子们说:“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是人性的一种美德,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充满温馨。”

    享受作业的微笑

    怀有信仰的微笑是自然的,不需要任何豪言壮语。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我努力地在平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诚地展示着榜样自身所具备的闪光魅力,这种真诚的付出使我由衷地快乐于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学习的快乐、劳动的快乐、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这种快乐,已经成为孩子们学校生活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一张笑脸,总让人如沐春风、心情愉悦。在教育中,我喜欢用“笑脸”来评价孩子的表现。在孩子的作业中,我一直坚持 “笑脸”作业,让孩子每天的作业都能得到“笑脸”。这个坚持,给低年级学生带来的快乐更加明显。孩子们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如果全对,我就会给孩子的作业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灿烂的阳光笑脸。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改好了,我也同样会补一个“笑脸”。每当作业发回去,孩子们看到有“笑脸”,马上欢呼:“耶,我有个‘笑脸!”同时,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脸。而没有“笑脸”的孩子会马上改正,追着我帮他批改,補上“笑脸”,同样也会发出欢呼声。潜移默化中,孩子在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时都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来奖赏自己、鼓励别人,每当此时,他们彼此都会会心一笑。一个“笑脸”让孩子们的劳动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心灵的奖赏。每每翻开孩子们一本本“笑脸”作业本,一个个“笑脸”让人满心欢喜,家长看着孩子每页的“笑脸”作业倍感欣慰。虽然孩子们各有差异,但重要的是他们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以笑脸面对人生。作为站在孩子们新一轮成长起跑线上的领路人,为什么不能从感性上给予他们热情快乐的生活体验呢?我真希望,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学会用审视的眼光回顾童年的每一页,品味师长给予他们的一切的时候,没有压抑,没有痛苦,能够满怀感激地把童年所经历的一切,特别是师长真诚的微笑,视为人生财富的一部分,从而更坚强、更快乐地去面对生活。为师者热情快乐的生活态度、乐观自信的个性会对孩子们产生磁石般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并影响乃至最终决定孩子们良好个性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形成。

    学好数学:以互爱为力量

    让爱与被爱这两颗人性美的种子同时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田里萌芽。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坛老祖母、被尊称为“母爱专家”的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我要补充的另一句话则是:“没有被爱,同样也没有教育。”这句话,先源于我对成长经历的体验与感悟,后源于我在“快乐德育”中的体验与思考。

    爱与被爱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的给予与接受是双向互动的。只有受教育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育者对人类终极价值关怀的真诚与无私,才能在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萌发出积极向上的驱动力,从而成为体现人类灵魂与信仰的内在教育力量。

    欣见父母的大爱

    六年级的小郭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都在广州打工,但却长期分居,父亲从来不管,母亲也为了生计长期在城市的另一头奔忙,不能每天回家,平时小郭自己一个人在出租屋生活,周末自己坐公交去妈妈的工作地与妈妈团聚。每天放学后,小郭总是流连于学校各个角落,找各种理由迟迟不愿离开学校,离开学校后又在大街上到处游荡,随便在街边的小吃店解决三餐。因此,他在校外结识了一群外校不良学生或社会不良少年的“朋友”。因他曾经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同班同学都不愿与他交往。课堂上他基本都在睡觉,学习上是一名学困生,三科成绩总分不满80分。去年我接手小郭所在班级的数学教学,我希望从数学的学习上找到突破口,去关心和帮助他。开学第一课,小郭上课居然没睡觉,并且在认真地听课,也许是为了给我这位“新”教师一个好印象吧!我知道他的情况,借机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大力的表扬,这一招对他很管用,连续几天都没在数学课上睡觉,还努力地认真听讲。但习惯难改,他虽然很想改变,但因基础太差、习惯不好,所以学习效果不明显,完成作业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开学的那一个月,我经常约上几个学困生,利用午休或放学后的时间来补课,且每次都留他到最后进行一对一辅导,并借机帮他预习一下明天的新课内容提要或故意透露明天上课的一些内容或问题,这样一来,他上课更有动力了,居然还会偶尔举手回答问题,此时我自然少不了对他进行表扬,同学们对他的表现也感到惊讶,对他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如坐在他旁边的小豪,在小郭向他请教问题时能耐心地给他讲解,平时还会主动教他解答问题。一个多月后,就算我不找小郭,他每天放学后也都会背着书包来问我:“陈老师,今天要留堂吗?”平时,借着辅导的时机,我常和小郭聊天,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同时也开导他,要理解父母的无奈与生活的不易,鼓励他要努力和自强。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小郭的表现和点滴进步,我会常与他妈妈沟通交流,让她及时配合鼓励和教育。学习上有了进步,小郭的信心也增加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他每次看到我都会满脸笑容地叫声:“陈老师好。”所谓“学校的5天,抵不过在家的2天”,更何况是在没家人陪伴和管理的情况下。考虑到小郭的前途(小升初问题)、个人安全和健康成长问题,我和小郭的其他教师们多次找小郭妈妈交流,让她认识孩子在有爱和陪伴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错过了,今后是无法弥补的。小郭妈妈深思后,决定放弃广州的工作,回乡居住,陪小郭转学回乡就读,备考升中。小郭回乡读书后,常会在QQ上与我联系,他说:“老家的学校虽然没有广州的好,但现在妈妈每天都做饭给我吃,我很开心。”每逢节假日,总会收到他的祝福信息。

    常领协作的微爱

    “快乐德育”与爱同在,与被爱同在。作为教师,只有让爱与被爱这两颗人性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里发芽、生根、长叶、开花,才能让爱的信念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而真诚地微笑、真诚地理解与宽容、真诚地鼓励就是让孩子们獲得这一财富的最佳方式。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而在纯洁的心灵里留下难以抹掉的阴影,更不能让爱与被爱这人生最珍贵的一课在孩子们童年的记忆里留下空白。爱与被爱,让孩子们鼓起了直面人生、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拥有了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大爱无痕,真爱无边。爱在点滴中,爱在细节里。爱的教育没有轰轰烈烈,无须豪言壮语。如春风吹过荒野,如春雨滋润幼苗,丝丝细雨,点滴入心。在我们学校,像小郭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占了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但学生家长的水平普遍不高,教育培养意识不强,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还停留在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的认知上。有部分父母虽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但为了生计也是早出晚归、日夜奔忙,甚少或不懂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与交流,有时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也一无所知,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升学时因成绩不达标找不到理想学校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孩子上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懂得自觉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无法教导孩子,孩子的学业就放手由孩子自己管理,如果孩子不向他汇报,他们一无所知,甚至到开家长会时都不知道孩子读几年级;也有的家长想管孩子,而孩子不愿意被家长管。为此,面对接手的班级,我要求学生家长必须每天检查孩子的数学作业并签名(虽然舆论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在我校,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太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对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所以我只要求家长至少帮忙检查孩子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如:字写工整了吗?前次的作业得到笑脸了吗?督促订正后确认签名。家长每天的检查与签名看上去是监督,实际是对孩子的关注与关爱。家长发现问题后对孩子的小啰唆,实际是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交流一种方式。一段时间后,我可喜地发现许多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并签名后,会主动找教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商讨教育方法。同样,孩子由被迫找家长检查作业变成主动找家长检查作业,与父母的沟通多了,关系也改善了。家长每天点滴的支持,也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是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的。孩子快乐了,学习自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好数学:以差异为风采

    让课堂成为充分伸展个性、弘扬人性、实现创造性德育的主场地,让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从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开始。

    尊重个性的差异

    个性是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的结构化、系统化的整体。从现代社会来看,创造性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核心资源,同时也成为个体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志。我十分赞同赵同森在《再论素质教育》中关于个性的论述:“素质教育不是以发展的全面性和统一性为基础的,而是以发展的个性化为基础的。素质教育不能也不应该是追求全面性和统一性下的取长补短的教育,而是一种‘扬长抑短的教育,甚至是把‘短连根拔掉,使长者更长。全面和统一不能造就人才,而唯有发展个性,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个性就意味着不同和‘偏见,而唯有不同和‘偏见,才能体现出个性的创造性。”

    见证缤纷的思维

    为此,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热烈而活跃的教学氛围,积极构建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与我共同操作、共同探讨的热情,并鼓励孩子积极地投入其中。我鼓励孩子们当自己和别人的“小老师”,让孩子们走上讲台为同学讲习题。因为讲台上的不是“真”教师,孩子们不惧权威,此时往往精彩不断,孩子解法多样;在教学中,我会出一些故意“捉弄”学生的题目或答案来“坑”学生,精明的学生发现后,惊讶地说:“老师做错了!”经历多了,孩子们改变了“你说我做”的学习思维习惯,不唯师、不唯上,学习、解决问题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想法。我真诚地告诉孩子们:“老师也有犯错误和疏忽的时候,同样需要你们朋友式的帮助。”我还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质疑:“老师,我认为您这样说不对。”放下架子,以一颗平常心,真诚地展现自我,同时也真诚地与孩子们探讨并分享学习成功的欢乐,这使我赢得了人格上的尊重和信赖。我没有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也没有把任何一个学生评价为“学困生”。我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们掌握比死记硬背、重复前人的结论、在考场上崭露头角更重要、更珍贵的本领:一是学会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除了死记硬背之外更多的知识;二是学会运用所获知识进行创新。因此,只要孩子们学会判断对与否,学会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无论考得95分,还是59分,在我心中都是聪明的孩子。因为,我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要因为考试的一时落后而背上沉重的压力,从而影响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好地为伸展个性、弘扬人性和实现创造性德育服务,我还努力教给孩子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赞扬他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并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性欲望和尝试。在“快乐德育”中,孩子们成了快乐的孩子,我也成了快乐的教师。

    诗人泰戈尔说得好:“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道出了“快乐德育”的真谛—— “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我愿永远做载歌载舞的水,让内心的诗意与快乐尽情流淌,让孩子们成长的小船在“快乐德育”的海洋里扬帆起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