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
范文 | 李玥美 张玉萍 牟翠兰 周 科 【摘 要】目的: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通過对静脉的认识,各种穿刺工具的适用范围,以及各类型静脉的穿刺技巧的掌握,提高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学习不仅能提高穿刺成功率,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提高 ?穿刺 ?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2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输液、输血、抽血检查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在抢救病人的时候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 背景 风湿免疫科疾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常反复入院治疗、老年患者居多、难穿刺血管多等特点,为提高我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从静脉的认识、工具的选择、穿刺的技巧几方面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如下。 2 静脉的认识 静脉穿刺时选取合适的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遵循血管分级来选择血管,一般从远端开始,穿刺时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同时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常用的外周静脉有:腕部及手背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每个人血管条件不同,常见的静脉类型: 2.1 普通静脉:血管充盈饱满,富有弹性、易于固定。 2.2 滑动静脉: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常见于消瘦或老年患者。 2.3 硬化静脉: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常见于老年人,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患者。 2.4 脆弱静脉:由于组织细胞退化,血管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2.5 塌陷静脉:塌陷,不充盈。常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或危重衰竭的患者。 2.6 水肿静脉:不显露,但充盈度好。常见于心、肾疾病,白蛋白低的患者。 2.7 隐性静脉:深而不显,但充盈度好,易固定。常见于肥胖或女性患者。 2.8 小儿静脉:血管细,腔内容量小,但血管弹性好、固定 3 工具的选择 常用静脉输液工具有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长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等。每种穿刺工具的适用范围包括: 3.1 头皮钢针:适用于小剂量、单次输液,输液时间小于4h,单次抽血检查,刺激性小的溶液及药物,血管好合作的病人。 3.2 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间歇性或连续性输液,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留置时间为72—96h,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3.3 中长导管:适用于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输液;留置时间为7—49天;液体PH值为5—9,可输注高渗性、刺激性、高浓度液体。 3.4 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治疗,留置时间2—4周左右,可输注高渗性、刺激性、高浓度液体,可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 3.5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输液,留置时间长达1年,可输注高渗性、刺激性、高浓度液体,可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3.6 输液港: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输液,可输注高渗性、刺激性、高浓度液体,可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留置时间大于1年;置入在皮下不影响美观。 4 穿刺的技巧 4.1 两根止血带使用法:扎止血带前使穿刺侧肢体自然下垂,在穿刺点上方先扎一根止血带,待10秒左右,在穿刺点下方扎另一根止血带,使血管充盈。适用于消瘦、滑动的静脉、周围循环差等患者。 4.2 易见回血法:调节器高调法:调节器置于靠近茂菲氏滴管下端,当调节器置于高位时,减少了回血的阻力,加快回血的速度。负压穿刺法:排气将输液管前端反折,挤去前端几滴液体,固定好反折处,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松开反折处,一旦刺入血管,可以快速回血。 4.3 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血管充盈暴露,水温不宜太高,防止烫伤。 4.4 非握拳穿刺法: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患者握拳使关节部位抬高,影响护士操作,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变大,使患者疼痛增加,并且手背皮肤紧张可使部分血管受压,管腔变瘪。因此,嘱患者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握杯状,可使血管突出,易于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 4.5 水肿静脉穿刺:穿刺前按压血管周围浮肿的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边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此时应立即进行消毒穿刺,可提高成功率。 4.6 静脉定位仪:静脉定位仪使用红外光检测到皮肤下的静脉,并在皮肤表面清晰显示血管位置,可以帮助护士找到合适的静脉成功进行穿刺。 4.7 超声引导:是利用超声技术进行静脉穿刺,帮助识别血管大小、位置、是否通畅,将穿刺失败率降到最低,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心静脉穿刺,如:PICC、颈内静脉穿刺。 5 总结 通过学习我科护士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为患者减轻痛苦,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曹莉,影响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技术的因素浅析[J].饮食保健,2017, 4(18),84-85 黄小玲,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成功技巧的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 18(6),332-333 刘丽,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体会[J].医学信息,2015, 28(6),19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