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爱育人,育幸福人
范文

    本刊编辑部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要重视“以爱育人,育幸福人”,而不是唯成绩论。应尽可能理解、尊重并关爱每一个小学生,并强调自身言行举止上的正确性、积极性,为小学生作出良好示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强,并且日益看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应试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抛弃。对教师而言,他们在关心小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思想品格,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注入正确的“三观”,從而为培养社会转型期需要的高素质、高道德人才服务。

    首先,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分布在6~12岁左右,他们相比中学生更加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充满了童真美好的想象,对一切事物也缺乏必要的认知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关心每一个学生,要热爱孩子、热爱教学,每天保持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乐观有趣的态度,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去模仿、去效仿。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困惑时,主动站到他们的身边,帮他们解决问题、应对困惑,从而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其次,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活泼好动、思维发散的天性,也因此容易破坏规则、做错事情甚至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但他们也是敏感的、天真的,对无端的批评和指责缺乏承受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想象、施展个性的空间,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尽管学生在年龄、心智、身体上都不成熟,但是教师如果能与他们相处的和谐、融洽,对学生不偏见和歧视,就能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留存其独特品质,并健康、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年龄、心智都不成熟且需要引导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言谈举止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教师在授课及面对学生时,时刻彬彬有礼、得体大方,就能够在无形中促使学生更讲文明、懂礼貌;而一个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愤世嫉俗、不讲礼数,那么学生也会变得不懂礼貌、缺乏素质。为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思想问题,并不断加以学习和改正,无论在授课或是在其他时候,都应该注意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和榜样。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对于个人“三观”、幸福感、心理心态及思想道德修养的塑立极其关键,因此,对教师而言,要放弃“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从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转变,要不遗余力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且用自身良好的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责编? 吴? 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