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基本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范文

    齐庆武 马海燕 常庆红

    就业是中职生的主要出路,是中职校的“出口”工作和学校生存发展工作的重心。当前,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不高,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加上近年毕业生逐渐增多及新冠肺炎的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在质、量上都有了新的需求,不少行业岗位出现了人才紧缺的现象。产生这种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因是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特别是基本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提升基本职业素养可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质量。

    一、中职毕业生现状

    (一)中职生学习缺乏内动力,没有目标和责任意识

    中职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在初中排名属中下等,多数还是后三分之一。他们不受老师“待见”,有的甚至不受家长“待见”,被学校“放弃”后,不得已来职业学校就读。他们多数学习无目的,缺乏内动力,厌学思想严重。他们大多数对人生没有定位、没有目标。因此,到了中职学校后,有的不喜欢学、不愿意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置若罔闻;有的在初中养成的贪玩、不爱学习的习惯“涛声依旧”;有的高估自己,自认为聪明,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有的学了一点专业知识就认为自己有了一技之长,可以仗剑走天涯了;有的任何團队活动都不愿意参加,痴迷于各类网络,有的依然是“手机控”;有的上专业技能课“转圈”,不好好训练,不能吃苦;有的对个人形象不在乎、有的特别专注个人形象……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目标、得过且过,他们不了解现实社会,不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没有担当和责任意识。这些非正能量的行为在毕业前若不能改变,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质量。

    (二)首次就业岗位不适应,基本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基本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经过努力也小有成就。但多数中职毕业生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他们的基本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只能从事一些收入不高、专业不太对口、技术水平要求低且辛苦的岗位工作才能得以就业。越是素养不高的学生越难就业、越难找到“好”工作。他们的职业目标太理想化,认为上了班就应该做稳定、舒适的工作,一接触到耗时费工的工作就不适应了,如再发现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低,工作过程艰苦、单调、枯燥、乏味,和自己的“理想”反差太大,就很难坚持工作下去:有的不能认真学习岗位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胜任工作岗位;有的在工作岗位上三心二意、吊儿郎当,不认真,不踏实;有的不能站在公司的立场考虑问题,事不关己就漠不关心,没有主人翁意识,没有责任、担当;有的干工作挑三拣四、避重就轻,总认为自己应该在更好、更轻松的岗位,时刻想着换岗,工作状态不佳、积极性不高;有的上岗后不能很快适应公司管理,自己组织纪律性差,却埋怨企业管理太严、制度太苛刻,于是就时不时出现请假、迟到、旷工、抽烟、上班聊天、玩手机等等违规违纪现象;有的体质较差,不能适应在外地的工作环境,不能安心的工作;有的还没能实现角色转变,人际交往能力差,遇到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应对,不知道如何与同事、领导打交道;有的没有团队意识,我干我的,其他人愿意咋干咋干;还有的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中专生与别人有差距,反正比不过,索性破罐子破摔;有的心理有问题,遇大小事久久不能释怀……遇到问题,很多人转岗或干脆辞职,有的甚至辞职手续都不办就跑回家。归根到底,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基本职业素养,不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质量。

    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当前是一个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科技革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仅要求员工有技术能力,更看重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品质,即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含“德”和“才”两个方面,“德”是基础、是灵魂,是“做人”的方向、标准;“才”是职业能力,是“做事”的能力。企业要求员工的“德”“才”俱佳,多数企业更看重“德”、看重“做人”,而且越是在就业形势不太好的形势下,越显现出“德”的重要性。企业一般会认为,如果一个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水平较低,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带给企业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中职学校需强化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养

    针对中职生在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等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需要我们中职教育认真思考、创新应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职教育也需与时俱进,也需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努力探寻适合的教育方法,积极寻求校企有机合作的途径,以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切实加强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输送出岗位需求、社会认可的毕业生。

    当前,中职学校强调中职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而弱化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的还片面强调“对口升学”应试教育,没有很好的开展养成教育和就业教育,在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上还很欠缺。

    “满足社会需要”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在当前形势下,中职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教育,并坚持针对性的培养为重点、坚持群体教育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为学生由学校到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社会的发展、稳定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下面以我校的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引入企业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就业导向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职教20条”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职教人,我们需要努力把国家的政策、方针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近年,我校以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建设国示范、努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等工作为契机,先后与几十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努力加强校企合作。学校积极引进“京东”等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思想,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校企共建“京东校园实训中心”,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及早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踏实肯干、以企业利益为重的思想品德,为成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9月,我校有5名应届毕业生正式入职京东。

    学校以点带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积极配合,打破常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改革、实操模拟、实战演练,培养了学生的就业与自主创业能力,使他们的基本职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聘请企业优秀讲师做兼职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验到了企业的价值观,感受到了职场氛围,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大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基本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一个好的从业者应具备的素养的灵魂。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良好品质。这需要学校各部门团结协作、齐抓共管,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教育,需要学校层面制订针对学生实际的总体目标。目标要涵盖学生的思想、纪律、学习、生活、活动、网络、交往等各个方面,时间上,从学生的入学一直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目标需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完成。

    环境育人。校园内应绿尽绿,各条道路绿植、路牌皆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与校园特色;校园的环境保持干净、卫生,各建筑物、各场所布置整洁、有序;学校大门的轮廓外型像一把启迪智慧人生的钥匙;疏林草地内的呵护花草牌、晨读休憩座椅、励志卧石等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身处校园,让人身心舒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持环境卫生、热爱环境、热爱学校的好习惯。

    以文化人。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所、设施、网络等手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感染师生爱家、爱校、爱國、崇尚美德。教室、走廊、实训楼、餐厅、宿舍、运动场、阅览室、卫生间等都有相应的文化布置;各建筑物外墙、大厅和楼梯转向平台等处均有宣传、鼓励师生上进的匾牌、字画;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不断更新催人奋进、励志向上的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能量的感染。

    强化德育课教学。学校组织有就业工作经验的中层负责德育课教学。他们用中职生成长的真实案例、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事例和职业生涯奋斗历程等引导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努力培养企业所需的良好品质,积极引导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学校中层作为副班主任,和班主任紧密协作,积极引导他们从班级生活日常小事做起,逐步规范自己言行,逐渐养成崇尚正能量的思想品质,以实现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殷切希望。另外,中层讲课时,注重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思想来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遵德守规,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养成尊师重教、团结友善、积极向上、遵规守纪的良好美德和行为习惯,为实现职业理想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学文化融入课堂,促使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学校挑选职业素养较高的老师组织国学文化课教学,指导学生每天课前的“经典诵读时间”诵读《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作品,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轮流当“道德班长”,组织全班同学向孔圣人行祭孔礼、向候课的老师行拜师礼等等。习惯成自然,国学文化融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气质修养、文化底蕴,为做有德人、走成功路奠定了基础。

    在各类活动中育人。结合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在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宿舍外墙长期展示“我爱家乡”主题版面,“文化长廊”不断更新展示优秀学生风采,学校和各系部、各班经常举办运动会、拔河比赛及各类球赛,班级开展“交手机进课堂”活动,学校积极举办文化素质类比赛、文艺演出、专业技能比赛、联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有特长的教师开展各类兴趣拓展活动,组织师生参加“职教周”、“双创周”、“双选会”活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素质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自管自治,锻炼学生组织、沟通能力。学校利用学生教官制、团委自治、广播站自编自导、校报系报自理、电商平台自营、班级班干部自管等形式,在学校相关团体、负责老师的监管下,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约束和自制管理能力,促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己、感染带动并规范、影响同学们的言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有效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重视家长教育。“有其子必有其父”,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系部家长会”、班级学生家长微信群、家访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教育、引导家庭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形成大的育人环境;学校也将学生在家庭、校外的表现纳入到学生考核之列,从而保证学校德育教育不在校外衰减。

    加强学生不规范行为的监管。学校虽然制定了各类学生管理规范和奖惩制度,但是,学生入校前养成的不良习惯不会马上彻底转变,而学生的自制能力有限,还需要严格的监管、督促和教育。因此,学校安排了教职工全员参与的无缝隙值班,只要有学生活动的地方就有学校老师的监管,给不守规矩的学生心理上造就了一个“不敢坏、不能坏”的高压氛围,违纪现象日趋减少。

    (三)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基本职业素养培养

    在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立足长远发展,加强良好的文化、道德、气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内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校企共同组织有针对性地就业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知水平。二是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基本职业素养教育。三是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学生家长开展就业知识培训,提高就业稳定性。四是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设心理疏导课,纠正学生的思想误区和就业认知误区,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就业期望值、就业诉求。五是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实现榜样效应。六是搞好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省、市、县等政府就业平台和各类“双创会”、“双选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宣传、推介素养较高的毕业生成功就业。

    (四)利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和驻厂教师管理制度,驻厂老师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学习、生活、交往体验,在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时间观念、团队合作、遵规守纪等品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正常交往能力。让学生懂得面对不同的人,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有效表达、倾听、反馈问题,有效提高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让学生懂得作为员工应该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去处理应急突发状况,学会尽快适应岗位环境,认清角色定位,尽快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转变,学会适应与合作,学会遵章守纪、学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决定。他们还要督促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正直诚信做人、踏实肯干做事,并注重企业形象、个人形象,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注意防范社会上的各类危害,要心有所戒、戒有所法。

    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过不断碰壁、反思、学习,不断得到成长、进步、提高,效果明显。近年来,长城汽车公司等企业对我校实习学生的吃苦耐劳、诚信守时、遵章守纪等方面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以上是我校在学生就业方面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对提升中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以后,学校会不断调整、完善提升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紧紧围绕国家的职教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努力实现新时期中职教育工作的创新和突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