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特色学校建设视角下的学校适性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
范文 | 高崇慧 [摘 要]课程变革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适性课程体系是在学校核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学校施行适性管理,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教师获得适性发展,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学生获得适性成长,每个学生都能做最优秀的自己。适性课程体系包括基于人性成长的天性课程、基于人文成长的灵性课程、基于认知成长的理性课程、基于人格成长的品性课程和基于道德成长的德性课程。 [关键词]课程改革;适性管理;以德育德适性发展;教师适性发展;学生适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7-015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70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课程建设需要运用全局思维、进行系统布局。系统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顶层设计理念为学校课程整体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施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权利,学校开始利用这些权利努力地建设符合本校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建设主要是围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如何创造性地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一、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 笔者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自1991年以来的相关结果1 271条,其中硕博士论文有126篇。综合现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既有理论论述,也有实践成果展示;作者中有一线教师,也有教育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在读研究生。进一步梳理现有文献,根据其内容可分為如下三类。 (一)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 1.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1)学校课程建设是针对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学校层面如何实施而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统筹规划、开发整合、组织管理、编排实施、评估监控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任务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学校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主要是为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而对其实施条件进行建设;有学者从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出发,认为课程建设就是优化课程结构,是学校整体课程发挥最大功能的过程。(2)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学者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不均衡(包括区域之间、省际之间、校际之间),学校课程建设的参与度不高,学校课程建设的表面化,学校课程建设缺乏系统观念和科学布局等。(3)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原则,有学者提出了民主开放原则、因校制宜原则、发展性原则、目标导向性原则等。(4)在学校课程建设的策略方面,学者们主张学校课程建设要基于校情、课程主体要全方位参与、课程内容需要进行整合、课程资源需要开发与共享、国家课程需要校本化、学校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构建等。 2.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参与问题。有学者认为各级课程主体都要发挥积极作用,应切实提高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在课程方面的需求;有学者认为应该成立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行政人员、教育专家和学生家长等。 3.区域性发展视角下的学校课程建设问题。有学者认为区域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建设超越了校本建设,是重要的视域转向;有学者阐述了区域联动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域以整体化推进的方式、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路径。北京市海淀区推行的“课程整合、自主排课”模式使其成为是区域性实践探索的代表。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各校的课程建设虽然理念不同、方法不一,但认识和思维基础是一样的,即全局视角、系统建设。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一些学校在对学校三级课程的整体建设方面较为成功。如清华附小构建了“1+X”课程体系,上海市大同中学对学校课程进行了统整,上海市育才中学构建了与“三自”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校课程结构。 (三)特色学校课程建设 特色学校课程建设是多方面的,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活动课程的不断丰富,再到学校课程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特色学校课程建设渐入佳境。 1.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这类研究较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相关成果可发现对此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依托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创建特色学校。 2.以活动课程为契机,彰显学校特色。无论特色学建设选择何种路径,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活动课程对于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来说,无疑具有特别的优势,有些学校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彰显了学校特色;有些学校开设特色活动课程,打造了学校某方面的特色。 3.通过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路径。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拥有了较多的课程自主权,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渐渐增多。此类研究多结合具体的学校课程建设,以某一办学理念为出发点,系统设计学校课程,打破了原有的零散课程结构,使学校中的所有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办出了特色。如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亲亲课程”体系,融合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整体课程呈现出有目标、有层次、有结构、有实施系统和评价系统的体系性,为特色学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课程基础。清华附小以“1+X”课程理念规划设计学校课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 有学者认为顶层设计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从已有文献来看,顶层设计已经融入了各级各类学校、各类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顶层设计的思想已经与学校发展和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相关研究只是停留在经验介绍的层面,并不能突出顶层设计理念的优势及其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视角重新思考学校课程的整体建设,并结合现有研究和实地调查进行一定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以彰显其独特的优势。 1.适性教育理念对适性课程改革的价值引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教育主张是指要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儿童自主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实践过程的整体优化,引导其主动发展。这表现为三个尊重和三个回归:尊重儿童的天性与个性,回归儿童教育的自我建构;尊重儿童的经验与体验,回归儿童教育的整体优化;尊重具体的人,回归教育的本旨。 2.进行课程整合是适性课程改革的本质特征。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论视角下的学校适性课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课程的层级特征,即依据新课改要求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层级。(2)课程的属性特征,即适性教育源于天性、创于灵性、始于理性、立于品性、成于德性。依据适性教育中“三适五性”中的“五性”将课程属性划分为:天性课程——基于尊重的人性成长;灵性课程——基于启迪的人文成长;理性课程——基于思考的认知成长;品性课程——基于发展的人格成长;德性课程——基于行动的道德成长。(3)课程的类别特征。将课程分为校内适性课程和校外适性课程。校内适性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分为3类12种,自主选修课程分为3类43种;校外适性课程分为家庭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共2类12种。 3.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施适性课程的核心要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决定适性课程成败的核心要素,是适性课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适性课程将学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师之心、外化于教师之行。学校通过学科工作坊、课程管理中心、创意研修中心、艺术创想中心、书法研培中心、英语携手发展中心、网络资源中心、家校沟通中心、 工会活动中心、安全保卫中心的“一坊九中心”实施模式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二十五小的课程实施组织图谱(图2),保障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图2 课程实施组织图谱 4.学生的成长是适性课程的终极目标。学校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人人会唱歌,人人会演奏,人人会跳舞,人人会锻炼,人人会写字,人人会创作,人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英语,人人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校的育人目标是:走出船营区二十五小的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承诺是:培育有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的世界公民。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有世界眼光,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适性课程的实践体系 1.适性课程的类别体系。适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内适性课程的生本化和校外适性课程的生本化(图3)。国家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艺术等课程,主要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以场馆方式实施;校内适性课程包括课堂、社团、竞赛课程等(分为公共选修和自主选修),主要通过主题化、活动性、体验式的方式予以实施;校外适性课程分为家庭和社会两个主题。(1)校内适性课程体系包括:公共选修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知识类(课堂课程中的语文主题学习、书法课程)、活动类(艺术课程中的巴乌、葫芦丝、传统节日课程、学校节日课程)、德育四课(开学季、入队课、升旗课、毕业季)及公民素养课程。自主选修课程分为A、B、C三类。A类为体验课程,包括爱心诚信超市、校园小交警、文明志愿者、护眼小博士、我是美食家、吃出健康、文明礼仪、节约分会、制作达人秀、职业体验等。B类为活动课程,包括版画、国画、素描、剪纸、十字绣、沙画、五光“石”色、粘土、陶艺、机器人、小牛顿、舞蹈、民乐、合唱、魔方、摄影、跳绳、冰球、足球、篮球宝贝、跆拳道等。C类为特色课程,包括金话筒课程、民谣课程、羽光十色、京剧国粹、模特社团、追风轮滑、养殖社团、影视赏析、我们的世界、中国历史、魔术、朗读者等。(2)校外适性课程体系:家庭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家庭课程又分为家庭外课程(场馆式学习、自然观察学习、游学式学习等)和家庭内课程(礼仪课程、自理课程、自习课程、安全课程、书香课程、家务课程、家训课程等)。社会实践课程分为寒假实践课程和暑假实践课程。 图3 适性课程生本化实施模式图 (三)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果 适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促进了学生的适性成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公共選修课程“语文主题学习”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要达到200万字,学校为此开发了低、中、高校本阅读课程“文”“润”“雅”,强调夯实基础、凸显能力,二十五小藉此在吉林市船营区的历次全区质量抽测中始终名列前茅;《公民素养》课程突出了儿童立场、中国味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德育四课”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 学校在自主选修活动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捷报频传。(1)学校的“金话筒”课程参加了吉林市电视台举办的“诗韵江城”千人中秋朗诵会。(2)美术社团参加了吉林市2018年“庆六一”少儿书画展活动,获最佳表演奖;美术版画课程实施过程中创作的《春风拂面》获省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3)机器人社团成员参加了省“机器人”大赛,有4组8人获得一等奖,1组2人获得二等奖,《江城晚报》以《玩转机器人的孩子们》为主题对此进行整版面的报道。(4)合唱社团表演的校歌《放飞梦想》、歌颂母爱的歌曲《天之大》囊括了2016年吉林市第七届中小学生合唱节的最佳创意奖、指挥奖、伴奏奖及演唱一等奖等4项大奖。合唱社团原创的当代舞蹈《摇橹魂》,表现了江城人激流勇进的搏击精神,在第二届吉林市舞蹈节综合场比赛中获一等奖。2018年2月,该节目组赴上海参加少儿春晚录播,在上海儿童剧场展现了吉林市的城市精神。 三、结论与反思 实施适性教育的意义在于保护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塑造孩子的德性,发展孩子的灵性、理性,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建构的适性课程体系凸显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决定了孩子生命成长的样态,诠释了“成长就是成功”的校训。 在适性课程的建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是学校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突出表征。课程变革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顶层设计的思想必须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因此,课程决定了学校的形态、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课程内容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适性课程是适性教育的价值呈现! 课程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得到政策的保障、支持,因此亟待建立起完善的课程建设制度;应着力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使之获得最大化的发展机会;应寻求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预留空间。 (责任编辑:刘新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