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山穷水尽”通向“柳暗花明”
范文

    芮春霞

    摘要:《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德法两难”的困惑或矛盾,运用“德法两难”法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创设冲突情境,辩论中探究道德理性;运用换位思考,体验中丰富道德情感;联系生活实际,导向中增强法治意识。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德法两难”? 创设情境? 道德认知水平

    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而自2016年起使用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不仅仅增加了法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新教材摒弃了传统的知识系统构建课程,采用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融道德、法律、心理、传统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道德观念与规则意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与时代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存在很多困惑。这时,我们可以用“德法两难”法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所谓“德法两难”法,是在道德与法治处于进退两难的情境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从矛盾的冲突或困境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一种德育方法。如何运用“德法两难”的“山穷水尽”,通向“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柳暗花明”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冲突情境,辩论中探究道德理性

    新型教育理念中的“生本”,就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生本”,就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立场,不进行“道德绑架”。道德判断的价值导向是多元化的,没有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判断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不能把《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内容生搬硬套地进行道德判断,也不能以自己的或社会上公认的所谓道德标准来做出“标准答案式”的判断。我们应采取多维的、开放的道德判断标准,让学生充分参与道德判断,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一面。当学生道德判断出现 多维化时,教师不应该置若罔闻,或者用“标准答案”来敷衍了事,而应该尊重学生,创设“德”与“法”的两难情境,蹲下身来,鼓励、聆听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分析,在发现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如第三册《大家排好队》课堂上的一个情境:排队上厕所时,后面的小朋友很急,请求排在前面的小朋友让让他。这时,学生遇到了一个“德”与“法”两难的情境——到底是遵守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还是礼让紧急的情况?老师提问:排在前面的小朋友应该让他,还是不让他呢?大部分学生都说“让”,但是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孩子说“不让”。课堂上,应该抓住这些课堂 上的“意外”,使他们成为课程的“生成”,并利用这个“两难”,创设“德”与“法”的两难情境,允许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思辨的张力中,敢于说出自己的选择,阐述自己“让”或“不让”的理由。教师不能“一刀切”,而要允许存在不同的“聲音”,引导学生选择有“道德”的 “理性”。

    二、运用换位思考,体验中丰富道德情感

    当学生处在“德”与“法”两难的冲突与困境中时,要允许他们有多元化、个性化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但“法”并不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而要兼顾到“德”的温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既能体验到道德伦理的温度,也能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而作为一名参与者,教师仅仅阐述自己的选择,给学生提供参考,引导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换位思考,在体验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丰富道德情感,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不断完善 人格。

    如第六册《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中的一个情境:为了等很快就出门乘电梯的妈妈,我一直按着电梯对不对?教学中,有的学生说“电梯里没有人,我等妈妈是应该的”,有的说“这样按着电梯按钮,那电梯里的邻居就会生气、着急”,有的说“即使电梯里当时没有人,说不定楼下有邻居正在等电梯下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比如从“我和妈妈”的角度来思考,“我”应该等妈妈一起乘电梯。但假如“我”是已经焦急地等在电梯里的邻居,或者在楼下等电梯下来却一直等不到的邻居,这时的“我”又是怎么想的?通过换位思考,学生因为自己立场的不一样,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从中进行道德选择和判断,明白不能给邻居添麻烦应该怎么从小事做起。

    三、联系生活实际,导向中增强法治意识

    孙彩平教授指出:“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实践智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都有符合自己个性的自主决定和自主活动,有出自自身的自主需要。因此,教师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去预设或者框定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但是,法治是维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道德限度。当遇到“德法两难”的矛盾和困境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道德自律。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立场,回归生活,以学生的个体实践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提升,做出合乎“德”与“法”的道德判断,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促进和完善自身将来的道德行为实践和法治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如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呈现了值日生遇到的几个难题,其中第四幅图中,值日生在值日时检查到一个同学忘戴红领巾,这个同学苦苦央求值日生不要记名字,值日生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一起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的说“自己也有过忘记戴红领巾的经历,真的希望值日生能不记自己的名字”,有的说“值日生如果不记她的名字,以后她还是会忘记戴红领巾的”……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请学生说说班级有哪些规则或约定,请值日生来 说说自己工作的职责所在等。然后,教师再让说不希望值日生记名字的学生说说:此时你理解值日生的难处了吗?你知道为什么要记下名字了吗?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地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与“法”的两难问题一直是教学难点。在现实社会中,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教师必须重视并思考解决冲突,灵活创设冲突情境,进行换位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减少焦虑和困惑,形成批判反思的道德理性意识,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最终让“山穷水尽”的“德法两难”通向“柳暗花明”的“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J].中小学德育,2016(9):910.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