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历史课程重构整合路径的探究 |
范文 | 丁文萍 摘要: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整合,是教师追求优质教学、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举措。它的意义在于,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以案例说明高中历史课程整合的路径、方法与原则,希望给广大教师以启迪和参考。 关键词:历史课程?重构?整合 一、重构整合之缘由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限制,特别是受体例限制,所呈现的历史事件的完整性遭到削弱,事件的起因、背景等交代不够清楚;同一主题内容分散在不同模块,散见于必修1、必修2、必修3甚至于选修教材中,对学生学习造成障碍;教材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内容存在脱节现象,两者都是以专题形式叙述,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完整性,必须对高中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整合。 二、重构整合之路径及意义 (一)课内的重构整合 案例1: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一上来就介绍“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怎么来的以及两岸关系的现状等背景知识都没有交代。在执教这一课时,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分三部分呈现:历史之源,统一之策,回归之路。历史之源除了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还补充介绍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策介绍“一国两制”政策的伟大构想和含义;回归之路介绍香港、澳门的回归进程,还介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 经过重构整合后,内容层次更清晰,逻辑更顺畅,补充了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回归之路补充了两岸关系的近期现状,超越了教材,更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这一设计被很多网站收录,也成为课程整合的经典案例,被广大教师所吸收使用。 (二)单元内的重构整合 单元整合是较为常规的做法。随着一个单元教学任务的结束,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了解历史事实发展的进程以及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等。例如,对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笔者做了如下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梳理。 案例2: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况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欧洲的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建立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欧殖民者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三)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一开始就是“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对革命的背景、过程缺少必要的铺垫。由于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学习的着重点不同,高中着重政治制度学习,初中着重革命过程学习,因此学习这一课必须与初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內容相联系、衔接。我们用两节课时间,把初中内容融入其中。 案例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教学设计,分三大块: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原因:材料分析得出;过程:提供材料让学生概括;结果: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 b.《权利法案》的颁布 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3)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分析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设计弥补了没有历史渊源和背景介绍的缺陷,学生学习从过程到制度、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其认知特点。本设计第三部分补充英国为什么选择君主立宪制的道路,是适合高中学生的知识延伸和分析。这样的整合有利于学生了解国王权力转变的过程,从“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从“有限王权”到“统而不治”的形成,从而进一步理解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最高行政权力的来源;内阁相当于政府,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领导人和决策者。 教学必修1《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也同样注重与初中内容相衔接。 (四)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整合 必修模块之间的整合,主要以柔性整合为主,也就是渗透、延伸、对比,用于解释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旨在建立内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4:必修2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这就联系到必修1的鸦片战争。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美建立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为了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五)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整合 必修1、必修3与人物史选修,必修1与改革史、民主制度史选修,三个必修模块与战争史选修,等等,都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教学。 (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可以适当地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地理学科等整合。融入语文功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等。 三、重构整合之原则 以上探究了几种整合的路径和意义,当然主要是前三类整合,尤其是第一类课内重构整合。在重构整合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教师要提高整合能力。重构整合显示了一位教师的专业功力和创新精神。在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实践创新能力是重要指标,是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里首要的是要用创新思维武装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善于创新,敢于超越教材。 (二)重构整合尊重史实。创新整合中的增加或减少要以历史事实为准则,如《祖国统一大业》增加了背景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整合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实,这些都有助于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三)重构整合要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而不是故弄玄虚。要抓主线,让学生整体感知,帮助学生记忆,利于学生学习。 (四)重构整合要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要做到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朱启胜,李应平.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的探究[J].新课程评论,201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