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
范文 | 沈瑜 【摘? 要】在急诊护士工作中,经常会受到生物方面、物理方面、化学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职业暴露的现象,不利于维护其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急诊护士工作的职业暴露特点,筛选最佳的防护方式开展工作,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保证通过合理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暴露问题。 【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69-02 在急诊护士工作中,需科学预防职业暴露问题,将急诊护士安全作为主要目标,在详细调查与分析中预防生物方面与物理方面因素造成的影响,针对急诊护士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以此预防职业暴露。 1 职业暴露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及生命的一种状态。而护理职业暴露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 2 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分析 急诊科护士应对的是危险重症病人,工作任务繁重,与病人接触频繁,工作期间频繁接触血液、体液、化学药物、电离辐射等有害物质,加之一些急诊科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够强,致使急诊科护士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其安全受到威胁。 2.1 生物方面的因素 急诊护士通常情况下工作通常处于抢救状态,由于患者的疾病情况较为复杂,来诊时间与人数难以确定,护士应迅速的对患者进行抢救,为其输氧并进行洗胃处理,配合开展气管插管等工作,在此期间护士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与分泌物,增加疾病的感染机率。 2.2 物理方面的影响因素 首先,急诊护士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锐器伤的职业暴露问题,引发血源性感染。例如:感染HIV病毒、HBV病毒等。其次,急诊护士在工作中极易受到负重因素的影响,出现脊柱损伤的问题,在长期站立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腰间盘突出疾病。 2.3 化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急诊护士在实际工作期间,会频繁接触到消毒剂、抗生素与化学药品,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化疗方面的药物,会导致护士的细胞免疫性降低,引发白血病。同时,急诊护士所接触的体温计与血压计垃圾中含有水银成分,属于毒性的垃圾,长时间接触会引发呼吸道与皮肤疾病。 2.4 护士自身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急诊护士工作人员缺乏防护观念,没有意识到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在操作期间不能保证规范性与正确性,引发职业暴露问题,例如: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护士徒手进行锐器的处理,引发安全问题。其次,急诊护士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很高,受到工作强度、工作节奏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高,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2.5 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病人不分时间,24小时随时都有突发事件,而且病情往往来势凶猛,家属常有急躁、暴怒情绪,常常希望自己的家人得到更多的、最快速的救治 3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急诊科护士应对的是危险重症病人,职业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问题,因此,在急诊护士职业工作中需做好防护,保证更好的预防职业暴露问题。 3.1 生物方面影响因素的防护 首先,应针对急诊科室空气进行阶段性消毒,加大通风力度,促进室内空气的合理流通,预防有害气体或是生物颗粒的存留。在此期间还需循环使用紫外线消毒器开展工作,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其次,应预防交叉感染问题,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在规避感染问题的情况下,指导护士在急救之前佩戴防护设施,与患者血液与分泌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掌握正确的处理技巧。在急诊护士与患者相互接触之后,需要使用“七步洗手”方式开展工作,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 3.2 物理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一,在急诊护士针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使用防漏性与密封性较高的箱子处理。在整理一次性注射器的时候,应使用无害化技术。在此期间要求急诊护士可以实现垃圾分类管理目的,预防职业暴露问题。第二,应做好锐器的管理工作,提升操作规范性,要求急诊护士集中注意力进行锐器的处理,以免出现严重的问题。第三,在出现锐器伤之后,需做好紧急处理工作,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之后,通过肥皂水的清洗,达到消毒的目的,不可以出现挤压伤口的现象。然后使用消毒液开展清洗工作,完成包扎任务。如果出现粘膜暴露现象,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好调查工作,在24小时之内保留基本的血样,以便于开展调查工作[1]。第四,应为护士提供多功能车床基础设备,要求护士学习力学原理,在掌握力量技巧之后,预防负重伤问题。第五,管理部门需针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更新与检查,以免影响护士的生命健康。第六,在护士陪同患者参与X射线检查的时候,应穿戴防护服装,预防对身体造成的影响[2]。 3.3 化学方面影响因素的防护 要求急诊护士可以针对消毒剂剂量与浓度进行控制,定时通风换气。对于化学药品而言,需使用密闭类型的容器保存,以免出现化学药品挥发问题[3]。 3.4 护士自身影响因素的防护 在日常工作中应引导急诊护士树立正确观念,加大职业安全教育力度,培养其自我防护观念。一方面,应全面理解物理与生物危害因素,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使得护士能够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方式。另一方面,应阶段性针对急诊护士进行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筛选最佳的防护方式完成当前任务,掌握预见性护理方式,以免受到职业暴露因素的影响出现安全问题[4]。 3.5 加大管理力度 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过程中,应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与护士职业安全特点,制定完善的调度管理方案,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效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结合护士工作特点,健全防护制度内容,为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提升监测系统完善性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之间的协调管控,充分发挥防护方式的积极作用[5]。 4 结语: 急诊护士工作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职业暴露问题,不能保证护士的安全性。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做好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在多元化与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加大整体管理工作力度,提升护士工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何秀,黄秀娜.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6):639- 640. [2]????? 王鳳粉,王静,张艳艳, 等.急诊护士执业中的职业暴露相关原因与防护[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014-8015. [3]????? 席淑华.急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的管理与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17(z1):16. [4]????? 张文鑫,田青.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J].饮食保健,2017(11):129-130. [5]????? 方萍萍.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及防护体系的现况调研[D].浙江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