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穴位贴敷对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 |
范文 | 张静 赖奕杉 熊婷 谢非
【摘? 要】目的:穴位贴敷对神经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主要营养指标、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肠内营养同时采用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护理方法,比较并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在14d、21d空腹外周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F)含量低于试验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同时进行穴位贴敷可提高肠内营养的治疗性效能,减少或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穴位贴敷;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83(2019)03-0277-01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由于其具有营养素可直接经肠吸收、利用,并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等优点,一直被视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1]。神经重症监护室为满足患者机体能量代谢需要,大多数病人均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但是,由于多种并发症的影响,仍有部分患者不能通过肠内营养达到满足机体需要的要求,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特别是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升高[2]。常见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包括腹泻、返流、误吸、便秘、腹胀、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脱管、鼻饲管堵塞等[3]。而如何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提高肠内营养的效能,是临床工作者不断探寻的课题。本研究对我科肠内营养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肠内营养疗效及穴位贴敷的介入进行研究分析,取得确切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神经重症患者。其中,脑出血患者58例,颅脑外伤患者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例,颅内恶性肿瘤7例。本次研究中选入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入院或转入时GCS评分:3~8分;③胃肠功能正常,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7天以上。④患者家属对研究方案知情同意并能够充分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麻痹性或机械性肠梗阻;②合并消化道出血;③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④家属依从性差者;⑤严重腹泻或顽固性呕吐者;⑥因自身原因不能留置胃管者。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所有肠内营养成分的搭配均由相同营养师在不知道分组情况下拟定。且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按照预先制定的肠内营养实施标准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贴敷为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熔药膏组成,熔药膏主要成分:肉苁蓉、锁阳、当归、枳实、厚朴、牛膝、升麻等,选择位于脐窝正中的神阙穴,置鼻胃管进食的第1天使用,每天1贴,每贴使用12小时,4天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停用1天,共用5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呕吐、腹泻、便秘,返流。同时于入院或转入后7d、14d、21d采集空腹外周血进行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结果可见对照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主要营养指标,见表2,结果可见对照组在14d、21d空腹外周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F)含量低于试验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重症患者机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等应激性激素升高,机体的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极其容易出现负氮平衡,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较差。因此,对神经重症患者进行必要的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效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又可直接影响营养疗效。 实验结果一显示,在标准实施肠内营养一般护理基础上早期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改善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利用不同类型载体再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其中调节胃肠功能是穴位贴敷的常用目的之一。本研究结果与王晓玲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显著效果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同样有效。同时因其操作简单,实用范围广,治疗期间并发症少、临床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穴位贴敷治疗可为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实验结果二显示,实验组在14d、21d空腹外周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F)含量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一方面充分的说明了肠内治疗可有效的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同时亦表明早期有效的穴位贴敷治疗对早期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是可能有效的。因营养指标评价影响因素较多,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神经重症患者在给与肠内营养治疗同时,必须早期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与预后。进行标准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同时进行穴位贴敷可提高肠内营养的治疗性效能,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Gentile MG.Enteral nutrition for feeding severely underfed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Nutrients,2012,4(9):1293-303. [2]????? 罗莉娟,严凌燕,蔡友锦,等.105 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全科护理, 2009,7(7):1704-1705. [3]????? 徐静.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医学信息,2012,(11):32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