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析小学体育课教学策略 |
范文 | 宋长柱 【摘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关系?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地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以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如小学生站队时争抢一个位置,互不相让,站队记不住自己的位置。我给他们准备了不同颜色的标志旗,让学生记住自己队前旗帜的颜色。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后,渐渐地在孩子头脑中就有了排数、距离的概念,队伍也就容易站好了。我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先教他们做游戏,然后再转入教材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环境情况和学生特点,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品质地培养,使学生自觉地成为体育课的“主体”。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把原来不是游戏的教材改为游戏教材,把简单的项目处理成综合趣味性的项目。由于教学组织方法变化,竞赛因素增加,学生练习兴趣劲头更足,练习强度和跑的距离比过去明显增加。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让儿童得到情绪上的满足,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变化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体育课上,学生的形象思维好,模仿能力强。正确的动作示范是学生掌握要领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学生逼真地直接地感知动作的全貌。轻巧、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对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较快地掌握动作。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程顺利开展。 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喜好,简单地表现为对活动内容是否有兴趣。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内容会全身心、忘我的投入练习,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即使教师讲破嘴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费尽口舌讲解规则学生都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立即参与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练、进行比赛、同争高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参与,使学生感觉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的知识、技能的丰富与广博,从而确认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可敬可亲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意防止单纯的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这是一个大胆地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确认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在教学过程中,要嘴勤、眼勤,经常启发引导学生按老师指定的内容、动作、方法、路线去进行活动。教师的教学语言大有讲究,其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即使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的体育技能,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技巧,信息传递便做不到顺畅,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應该深入研究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要的。 总之,要想上好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师必须从研究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入手,采用多样化、儿童化、兴趣化等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喜欢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通过练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应当寓教于乐,把课上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避免枯燥无味。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为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自身体育教育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小学生体育活动心理特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素质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