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上治安情报搜集与研判方法初探 |
范文 | 郭瑞生 【摘要】? 海上治安状况形势复杂,海上治安情报搜集在海上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海上治安情报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海上治安情报搜集和研判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海上治安情报搜集研判效能。 【关键词】? 海上治安 情报搜集 情报研判 随着我国逐步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海岸线长、点多、面广,海上治安管理面临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有效做好海上治安情报搜集和研判,对于维护国家主权、海域安全和群众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项科学性、实效性很强的工作,海上治安情报搜集和研判,需要多点施策、全力施为,方能取得实际效果。 一、海上治安情报的概念和分类 广义的情报是指在一定领域内,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的有价值的信息。海上治安情报是指与海上治安管理有关的基本情况、主要态势、案件线索、敌情动态等有价值的信息。海上治安情报与军事、信息、知识三种主要情报定义不尽相同,在社会功能、视觉角度、工作层面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海上治安情报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海上治安基本情况。长期以来,在海上治安管理工作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渔船、渔船民、岛屿、港(沃)口、海上航线、过往班轮、养殖区、捕捞作业区的数量位置等情况,是开展海上治安管理的基本性、基础性的情报信息。 2.海上治安主要态势。特定时间、特定海域内存在的突出的争抢作业海域、网具纠纷、打架斗殴、故意损毁财物等治安热点问题和海上生产生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隐患,是开展海上治安集中专项整治的依据性情报信息。 3.海上各类案件线索。在海上发生或经过海上的非法越界捕捞、违反伏季休渔管理捕捞作业、盗窃抢劫、故意伤害、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海上走私等严重影响海上治安管理秩序的案件线索情报信息。 4.海上敌情主要动态。反动分子、反动势力从事的海上敌对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有关国家对我国的海上渗透、策反、窃密活动,海上发生的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安全和海洋权益等相关情报信息。 二、海上治安情报搜集的原则与方法 海上治安情报搜集涉及的海域范围广、海域环境复杂、侦察范围大、情报信息种类多,单一的情报搜集手段不能有效完成情报保障任务,应当坚持“积极稳妥、快速及时、隐蔽高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时立体海上治安情报搜集体系。 1.广泛调动群众,营造群防群治局面。广大渔船民群众在捕捞旺季不分昼夜长时间从事海上生产生活,是海上治安情报的第一获悉者、首先知情者。可以广泛做好群众教育和宣传发动,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主动反映海上常见性、一般性治安情报,筑牢海上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部分群众、渔船长(主)、船队负责人、养殖企业主等群体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是维护海上治安不可或缺的群体,可将他们建立为海上治安积极分子,由其负责案件多发、特定海域的情报信息搜集,提高海上治安情报搜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发挥“尖兵”作用,掌握内幕深层情报。海上发生的重大刑事犯罪和暴力恐怖、敌特破坏等犯罪活动多系团伙犯罪,组织明确,分工细致,有的甚至为跨境犯罪,内外勾结,为害海上,且其幕后组织者、谋划者隐藏很深,与手下“马仔”单线联系,一旦事发暴露,立即切断内外往来,抹去痕迹隐身消失,反侦察能力强,危害程度极大,难以从外围、表面获悉其人员组成、结构框架、犯罪意图等。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在能够接触此类犯罪团伙人员当中物色人员,建立隐蔽的工作关系,让其接近犯罪团伙,获知犯罪团伙情况,甚至取得团伙头目的信任,从而掌握内幕性、深层次的海上治安情报,为海上执法机关预警防范、精准打击提供可靠依据。这类工作关系是海上治安情报搜集的“尖兵”,他们隐蔽精干、为我所用,为打击海上重大犯罪做出贡献。 3.坚持巡逻联控,实现情报搜集战略。执行任务的公务执法舰船一般多远离大陆、在远海遂行勤务,利用舰船自身配备的无线电信号侦察设备、光电侦察设备、雷达侦察设备等,可以实现海上治安情报的及时、高效搜集。非公务性质的情报侦察船舶能够做好各种伪装,利于海上抵近侦察,可以随时派出对当面军事行动、重要基地、战略母港等进行大范围、长时间、连续性的监视,提高我当面海域情报搜集和管控能力。军队陆海监控部门拥有尖端对海监视设备,且侦察范围大、时间长、受天气地理因素限制较小,可与这些部门搞好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海陆联动,对海上情报搜集目标实行陆地固定侦察和海上灵活侦察,提高海上治安情报信息搜集的实际效果。以上方式可以相互结合和侧重运用,充分发挥出不同搜集手段的优势,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对于实现战略性情报搜集任务大有裨益。 4.做好刑嫌调控,深挖倒查情报线索。刑嫌调控,能做到人与案的串联运用、主动进攻、先发制敌,实现从人到案的情报搜集模式。对于海上多发、易发的重大治安案件、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和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各类案件可以采取“破案留根”“顺藤摸瓜”“抓把柄控制”“拉出来,打进去”等多种方式,有效控制非主要犯罪人员、即将采取强制措施犯罪人员、在押犯罪人员,突破其心理防线,促其主动交待犯罪事实和案件线索,结合其它相关证据,深挖倒查涉及本案和其它案件情报线索。刑嫌调控的运用,可以有效补充海上治安情报信息搜集来源和渠道,充分服务保障情报搜集和侦查破案。 三、海上治安情报研判的原则与方法 海上治安情报研判与情报搜集同等重要,两者要同等对待、同步实施,方能提高情报效能,切实服务海上治安管理大局。治安情报研判与其他领域情报研判基本原理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总体而言,海上治安情报研判应遵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综合判证、及时高效”原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情报数据库,夯实基础研究。海上治安基本情况、海上治安主要态势的情报采集完成后,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形成电子数據材料。完成海上治安情报搜集后,立即进入数据库开展比对、核证,与数据库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与海上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粗枝大叶要素不全的情报及时予以清除,保留可为我所用、情况真实的情报,并进一步跟踪搜集,细化丰富情报要素,直至掌握全部情况。 (2)强化人工分析力,提升研判效果。情报研判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可选取情报岗位工作时间长、情报研判经验丰富的人员,逐级建立情报分析专家团队,对于不同层次的海上治安情报进行分级、分层研判,提出研判意见,指导海上治安管理工作。可适当开展横向交流,与军队、安全、海事等情报部门开展协作,对涉及面广、单独研判困难的情报进行集体会商,共同切入,精准把脉,提升总体研判效果。 (3)完善自动化传输,提高研判效率。海上治安情报对时间性、时效性要求较高,迟报、漏报都不适应海上治安管理任务需求。应当建立从情报搜集到分析研判一体化、全流程的处理程序,畅通海上公务舰艇—陆地情报中心—组织指挥机构的自动化情报传输机制,将现场搜集到的照片、视频、数据、资料等通过无线电高频通话、卫星电话、内部局域网等加密手段迅速上传,紧急时可边搜集、边整理、边研判、边上报,切实提高情报研判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真龙,王红霞,李永生.浅谈海上维权行动情报保障流程的建设.科技信息,2014,(05). [2]马忠红.侦查刑嫌调控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模式.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3]王文章.刑嫌调控的五个“结合点”.中国刑事警察,2004,(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