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疗效的研究 |
范文 | 陈敏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2)和对照组(n=58),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早期正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入院24h内和治疗结束分别对患者肢体运动能力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17-02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卒中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约80%的脑卒中患者不能独立生活,其如此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目前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偏重于药物,而忽略了早期康复,从而导致使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缓解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预后,是目前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探讨了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09~2016 .05间我院收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入选标准: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脑卒中,且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诊断要点,满足首次发病;年龄小于80岁;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发病前能自理;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均知情同意。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 58. 98 ± 2. 11) 岁;卒中类型: 缺血型75例,出血型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2)和对照组(n=58),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抗炎、控制血压等内科对症支持治疗。脑梗死患者治疗后5 天、脑出血患者治疗后2周,进行康复评定,对照组患者自行康复锻炼,治疗组患者由治疗师辅助进行早期正规康复治疗,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和步行期这四个时期,包括定时变化体位、正确肢体摆放、推拿按摩、关节训练、平衡训练、肌张力训练、坐位训练、步态训练、电刺激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治疗的强度应根据患者心肺、体力等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1.3 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h内和治疗结束后,由专科医生进行康复评定。以NIHSS评分来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16 分以上提示预后极差,6分以下提示预示良好;以Barthel指数来评估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估有效率,基本痊愈为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减少46%~90%;进步为减少18%~45%;无变化为减少低于17%;增多则为恶化。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和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结果(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16%,對照组为84.4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抢救及治疗手段的发展,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随之的多种功能障碍成为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患者常表现为一种功能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障碍,如何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回归社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脑卒中后患者残留的部分神经组织可以发生自我修复,但这种修复能力是有限的,要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正规的功能训练非常重要。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建立脑侧支循环,促使健侧神经组织和病灶周围神经组织的代偿与重组,通过失神经超敏反应、轴突出芽、突触启用和潜伏通路等机制实现健侧脑组织代偿病灶区丧失的神经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大脑的可塑性[3]。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总之,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是急性脑卒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有效性是药物不能代替的。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应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indawas SM,Vennu VS.Stroke rehabilitation. A call to action in Saudi Arabia[J]. Neurosciences (Riyadh),2016, 21(4): 297-305. [2]????? Bernocchi P, Vanoglio F, Baratti D, et al.Home-based telesurveillance and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a real-life study[J]. Top Stroke Rehabil,2016, 23(2): 106-115. [3]????? Dworzynski K, Ritchie G, Playford ED.Stroke rehabilitation: long-term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J]. Clin Med (Lond),2015, 15(5): 461-4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