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范文

    伍佳宁

    【摘? 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于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儿100例纳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对其实施的护理方法途径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综合疗效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常规组患儿护理的综合疗效为72%,显著低于干预组患儿的96%(P<0.05)。结论: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来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37-01

    心肌炎是由于心肌出现炎性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且该种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1],临床上公认的对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为,心肌内浸润的组织学显示为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心肌临近的细胞及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性及坏死情况,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病变[2]。近年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小儿群体中的发病率有了显著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儿,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100例在本院接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对其实施的护理方法途径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内男性与女性患儿比例为24:26,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13岁,平均为(8.26±1.12)岁;干预组内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5:25,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14岁,平均为(8.66±1.32)岁。所选取的100例患儿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利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该研究可行。

    1.2方法

    常规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家长的健康宣教等。

    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定时对患儿的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及灭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减少家属探视次数或时间,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2)饮食干预。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需要忌口,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制定餐单,并叮嘱家属严格按照餐单安排患儿饮食,餐单应以清淡、营养丰富的果蔬为主,不可出现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除此之外,要反复叮嘱家长注意患儿饮食,避免家长出现因患儿哭闹而满足患儿不合理饮食要求的情况;3)生活干预。无论患儿病情轻或重,在病发后均需进行至少3周的卧床休息,急性期过后,至少应休息2个月,若患儿情况过于严重,则应至少休息6个月;当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患儿有所好转后,家长可带领患儿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并根据患儿身体状况对运动量及运动形式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要叮嘱家长务必在患儿休息期间保证患儿的清淡饮食;4)心理干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会导致患儿出现全身酸痛、腹泻、头晕、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会给患儿的身体带来较大的痛苦,由于大部分患儿年级较小,对疼痛的忍耐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患儿心理上会出现焦躁、恐慌等情绪,因此需对患儿施以心理护理。首先,应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理状况,对于年龄稍长的患儿可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帮助其正视疾病;其次,叮嘱家属时刻陪伴在患儿身边,及时给予患儿应有的安抚;除此之外,应在生活条件等方面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还可以在患儿身体疼痛时通过故事书、动画片、儿歌等来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综合疗效作为观察指标。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完全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计数结果与计量结果均利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结果以卡方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意义以P进行检验,当P< 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常规组患儿护理的综合疗效为72%(36例),其中显效20例(40%),有效16例(32%),无效14例(28%);干预组患儿护理的综合疗效为96%(48例),其中显效28例(56%),有效20例(40%),无效2例(4%),统计学处理显示X2=10.7143,P=0.001。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小儿群体中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患儿临床表现为全身酸痛、腹泻、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3],该疾病对我国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如何提高对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除治疗本身外,护理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着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来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不仅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敏.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6(2):192-193.

[2]????? 张玲利,徐微.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5(5):534-535.

[3]????? 李玉香.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327-3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