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
范文 | 崔永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内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经内科治疗后,40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均已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内科治疗对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内科治疗;临床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29-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导致慢性高血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同时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1]。该病会造成人体多组织损害,尤其对于久病者,很有可能会在眼、心脏、血管、肾、神经等组织部位发生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者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防治力度。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7~ 70 岁,平均年(46.3±2.2)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多尿、多饮、嗜睡、幻觉、昏迷及定向障碍等症状。 1.2内科治疗 1.2.1一般治疗? 包括运动治疗和糖尿病知识教育,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熟练掌握自测尿糖、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使用降血糖药[2]。 1.2.2饮食治疗 1.2.2.1热量分配? 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生活习惯及工作性质等因素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5,然后再以理想体重为基础计算其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应给予热量105~125.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125.5~146kJ(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者146~167kJ(35 ~40kcal);重体力劳动者167kJ (40kcal) 以上。儿童、孕妇、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肥胖者酌情增减[3]。 1.2.2.2三大营养素分配? 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约300~400g/d);脂肪约占30%左右(每日约0.6~1g/kg);蛋白质约占15% ~20%(每日约1~1.5g/kg),成人患者每日摄入量一般为为0.8 ~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左右[4]。餐次分配根据饮食习惯及病情而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组成确定后,主食按1/5、2/5、2/5或1/7、2/7、2/7、2/7分配。 1.2.2.3饮食的合理搭配? 多食用高纤维素食品如麦麸、南瓜粉等,以利于抑制糖分的吸收,降低血脂;多食粗粮,并保证营养和口感;进食水果以少量低糖为宜,可适当减去主食热量;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含糖饮料等。 1.2.3体育锻炼 患者应坚持长期运动,可按性别、年龄、病情及身体素质等条件规律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宜在餐后锻炼,运动量不宜太大,持续时间不宜太长。对于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若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则应按具体情况做妥善安排[5]。 1.2.4药物治疗 1.2.4.1双胍类药物? 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肌肉等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抑制糖异生。适用于:肥胖型NIDDM单独饮食治疗疗效差者;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且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缺氧性疾病等患者禁止使用,老年患者慎用。 1.2.4.2胰岛素治疗? 此法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种补充替代疗法。适用于:1型和妊娠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或磺脲类疗效不佳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糖尿病并发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患者。该法的使用原则为:在剂量尚未掌握前,宜用普通胰岛素,以便探索剂量,快速控制病情;有并发症患者应用普通胰岛素;血糖、尿糖波动较大者宜采用普通胰岛素治疗;待剂量稳定,且血糖控制理想后,可应用长效或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1~2 次,每3~4日根据尿糖调整剂量。 2 结果 经合理、有效的内科治疗后,40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均已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1型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多数患者早期有低血糖发作;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各种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肢体动脉硬化等;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性膀胱尿潴留、阳痿、腹泻、胃扩张、泌汗异常等。 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比如戒烟忌酒,平衡膳食,经常运动等。因此,有关糖尿病的预防保健、治疗等普及教育刻不容缓,要动员一切力量加强人民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及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治疗要体现个体化,同时要教育患者不要拒绝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仍是糖尿病治疗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正静, 赵怀东. 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4):2041-2042. [2]????? 崔悦, 芦霞.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2): 513-514. [3]????? 徐風玲, 马玉秋. 糖尿病足86例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 5(15):66-67. [4]????? 宋玉红. 内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1):84-85. [5]????? 王彬彬. 内科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临床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4):104-1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