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
范文

    朱静

    

    

    【摘? 要】目的:研究神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选取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做为实验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1~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3月都高于1月,其结果是<0.05,比较对照组患者1~3月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发现并无差异性,其结果是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神经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着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神经康复;偏瘫;脑卒中;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94-01

    前言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疾病的死亡率是极高的,但是存活下来的患者有着明显的后遗症,如情绪不稳定、四肢活动不便、沟通能力减弱[2],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损伤也给生活带来影响。有研究证明,使用神经康复治疗能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的疗效,本文中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神经康复的疗效对比,见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已经取得院内及有关部门的审核。选用在本院接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之间,采使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并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康复治疗手段。其中患者瘫痪的疾病分别是: 上肢单瘫40 例,下肢单瘫 35 例,偏瘫 15例,交叉瘫 10例。

    对照组患者例数男患者23例,女患27例,年龄区间是37~65岁,其平均值是(40.55±7.59)岁,病程区间是1~11小时,其平均值是(5.98±2.85)小时,肌力 0~2 级,平均( 1. 4±1.1) 级。

    对照组患者例数男患者25例,女患25例,年龄区间38~67岁,其平均值是(42.56±8.75)岁,病程区间是1~13小时,其平均值是(6.78±2.89)小时,肌力 0~2 级,平均( 1. 74±0.85) 级。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结果是p值>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前需要对其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程序,每天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如发现变化应及时告知医师,可以将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抑制,并对患者进行早期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足量补液,对其血压与颅压进行降压[4]。

    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康复进行治疗,康复治疗的具体方式是每天一次,进行20~30分钟,内容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康复活动,是对患者的上肢与下肢活动,如外展、内旋、上举、屈曲、外旋等。在后期治疗的训练内容是日常生活功能,如刷牙、洗脸、穿衣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是传统的康复加神经康复,康复的内容是两个方面:①神经生理疗法,使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来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治疗,其中Bobath技术重点是改变患者的异常姿势与运动,使用正常的姿势与运动对患者的肌张力进行调节,来来改善患者的不正常姿势与运动。Brunnstrom技术是改变偏瘫患者的共同姿势,建立完整的功能性训练。利用Rood技术来刺激患者的应答反应,来引起患者的运功功能的刺激,依据患者的自身反应状态,逐渐将训练内容加多,训练难度也随之增加,加快运动能力的恢复的时间[3]。②脑功能重组技术,使用运动再学习训练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治疗大脑功能损伤,再学习内容是第二次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治疗方法。学习一些指定的诱导功能训练,训练一些简易的运动方式让其得以恢复,比如缓慢步行、站立等。使用强制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神经元损伤进行恢复,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形成依赖性[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使用评估表Fugl-Meyer进行评价,评估内容有7项指标,一项指标分成3级,每级为0~2分,2分是患者能全部完成表中动作,1分是能够基本完成,0分是不能完成。日常生活能力使用评估表Barthel来评价,分值为100分,60分为界,满分是生活能力已经恢复正常,60分以上是生活能力恢复良好,59~30分为轻度生活障碍,29~10分以下为重度生活障碍,9分以下为残疾。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文实验运用的软件为SPSS 19.0,将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数据才用“均数±标准差”,其使用检测的值为t,当结果为P<0.05,说明上述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数的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3月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第3个月高于第一个月,其结果P<0.05。对照组患者的1、3月的运动功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的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3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第3个月高于第一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3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又俗称中风。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病因是脑部血管破裂導致血液不能进入大脑致使一些脑组织损伤疾病,如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对于这种疾病使用神经康复是具有良好的效果。神经康复治疗具体内容是有 Bobath 、Brunnstrom 、Rood 技术与、再学习技术、强制性疗法的治疗方式等。有研究表明对存活的患者使用神经康复后1-6个月后能够将大部分患者的身体运动功能指数恢复正常指标。研究证明,神经康复能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改变治疗的难易程度,能将治疗效果达到理想效果,在增强治疗的时间后,能够发现治疗的效果越发明显,住院的时间也随之减少,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时间成正比[5]。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数,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3月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第3个月高于第一个月,其结果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利用神经康复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这种效果能够随之时间的推移,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效果更加明显,其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雪丹,刘侃,任同力等.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8,(15):59-60.

[2]??? 孙丹乔,王强,柏广涛等.神经康复机械手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2):96-99.

[3]??? 彭蕾,陆小伟,陶彤等.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214-4215.

[4]??? 姜波,乔来军,韩玉会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9):3696-3697.

[5]??? 江四清,王志珍,赵德明等.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5,26(2):129-1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