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有效策略浅探 |
范文 | 陆燕 [摘 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更要协调沟通家长,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内链接课外、设置体验活动等策略,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以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39-0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完全寄托在课内教材文本上,而要拓展到课外,借助广阔的课外阅读资源,对课内阅读进行补充和延续。家长是儿童阅读最好的陪伴者。在课外阅读中,如果缺少家长的监督和陪伴,儿童的课外阅读必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这一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一、据点课内,在链接中内外结合 由于部分儿童没有父母的监督与陪伴,他们对读什么课外书,往往难以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选择与学生年龄相符、认知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样,在课内教学中关注课外阅读,达成了既关注课本内容又激发阅读兴趣的目标。 (一)从主题入手,推荐整本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然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还是不能满足学生对世界、对自然探究的好奇心理。由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相对有限,接受外来信息的渠道也较为逼仄,他们无法认识到经典图书所描绘的精彩世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从课文内容生发出去,让他们看到一个更为广阔新奇的世界。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很多学生被课文中描写海底声音和各种形态的鱼所吸引。根据学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言语特色之外,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相机为学生拓展了一些描写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感受世界海底的神奇。除此之外,教师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带进课堂,郑重地向学生进行推荐。很多学生还没有见过这本书。因为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海底充满了兴趣,加之教师的及时推荐,他们对阅读这本《海底两万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策略入手,推荐类群文本 课外阅读的价值在于引领学生阅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场合理解感悟这种写作方法。向学生推荐一组类群文本,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刻。 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关注扫路老人的性格特点之后,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课文描写的天游峰上,让学生了解武夷山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拓展了章武先生写的《武夷山人物画像》一组课文,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武夷山,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果仅限一篇文本的学习,那么学生的所得必然是有限的。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拓展一类文本,不仅深化了学生认知,而且使学生的思维相互交融、碰撞,获得了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二、着力课外,在指导中养成习惯 (一)不断刺激,激发课外阅读的持续动力 亲子共读是落实课外阅读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少数儿童没有这样的资源和条件,很容易造成一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尴尬。按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一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应不少于一个小时。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在深入实践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如,很多学生喜欢阅读《西游记》。在组织学生阅读时,我们发现他们阅读前后的兴趣会有所变化,尤其是在中后期阅读的动力下降,他们会应付了事。为了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阅读板块。首先,让学生观看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并相机开展讲故事、趣配音活动,激活学生几近消失的阅读动力;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活动,并评选阶段性的阅读之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阅读动力得到高效保持,并深化他们的认知体验。 (二)强化监督,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生阅读之所以会出现动力下降,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家长的督促,在时间上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也没有形成读书的氛围。因此,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协调,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如,在组织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阅读笔记。阅读笔记包含了情节发展轨迹图、人物关系图、摘抄相关的语段等。教师除了每天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之外,还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是通过阅读笔记上的留言,肯定学生的阅读状态,激发孩子继续深入阅读的动力;二是通过家访或微信、QQ等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并将学生精彩的阅读故事及时进行分享,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三、设置活动,在体验中分享成果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使他们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向阅读的纵深推进。 (一)评选先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学生的努力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当自己的努力被别人,尤其是老师、同伴所认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继续努力的冲动。为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书目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优活动。 如,在《西游记》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从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质量等综合性地考量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开展“积攒法力”的阅读竞赛活动;在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们开展阅读之星的评比;在阅读《伊索寓言》时,我们评选“故事大王”“寓言大王”的称号。 这些评选活动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之后展开。这样,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二)搭建活动,展现阅读的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欣赏。”当学生的阅读有了收获后,教师要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比如,阅读分享会、故事比赛、诵读比赛等活动,都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如,在阅读《伊索寓言》时,我们先后组织过两次活动。第一次,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到的印象最深的寓言,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并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知;第二次,紧扣寓言故事育人的特点,对《伊索寓言》中同一种动物进行梳理与提炼,比较寓言寓意的不同。在阅读《水浒传》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故事表演。学生先后表演了“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情节。在体验活动中,他们走进了名著,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活动,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而且使学生内化、积累、运用了语言,增强了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后期的阅读动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从课外阅读这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以真正促進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和生命意识的高效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颖.探寻阅读教学的高效之路[J].课外语文,2018(30). [2] 吴春英.读懂读通读活——阅读教学“六字诀”[J].学苑教育,2018(21). (责编 韦 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