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渗透传统文化 丰厚识字教学
范文

    芮凌娇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材为载体,借助课文插图、故事情境以及戏曲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识字课堂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文化;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90-0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学习的汉字,是中华传承与发展的载体;统编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汉字这个载体,向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识字教学,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熱爱,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呢?

    一、借助课文插图渗透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好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现插图与传统文化关联的地方,相机诱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强识字效果。

    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这一课时,这是看图识字课,跟这一课的生字相配套的插图是以扇形图画的形式呈现的,给人一种古朴大方之感。在这四幅扇形插图中的生字词语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配,表现了这四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插图让学生自由读这些生字,然后再仔细观察这些插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于是学生们很快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扇形图,当学生发现这些特点以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我国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爱把扇子作为自己的随身携带物品,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的一些扇形图,比如一些茶馆的匾,一些名画都是以扇形图为表现形式的,这样教学,学生们不光认识了汉字,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特别的,跟中华传统有关的插图,教师都要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也从小在学生心中插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借助故事情境渗透传统文化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字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所学生字为对象,跟学生讲一讲跟这个生字有关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可以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源远流长。

    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一课时,在教学“虹”字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虹”字是虫子旁啊?彩虹跟虫子没有关系啊?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先把《虹饮于河》的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听过故事以后学生们知道了,故事讲的是天空中的龙盘服于天际,弯着身子饮河里水的事情,彩虹总是在雨后出现,古时候人们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的龙。而在“虹”字的造字时用“虫”字做偏旁,这是因为,在古代,不仅仅是昆虫,人们把跟龙,蛇一样的动物都用虫字旁造字,这样教学,学生们不仅明白了汉字的由来,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低段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当教师融故事于识字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他们对要学的生字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这样教学,符合低段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习惯,识字效果也更为显著。

    三、借助戏曲元素渗入传统文化

    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跟戏曲有关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这样教学,学生们一方面认识了生字,一方面增长了知识,使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在课堂中得到了渗透。

    如,在《口耳目》这一识字课中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等等都和中国的戏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借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我国文化的精粹得到传承与发展。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融人戏曲元素的生字、词语、插图等内容有许多,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由字人手,引领学生感受这些戏曲文化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爱上识字,并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

    总之,汉字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既服务于文化,义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引领学生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的文化因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丰富学生的识字内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责编 韦淑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