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歌意境鉴赏三法 |
范文 | 【摘要】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对该问题作了深入探索,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诗歌鉴赏 意境 阅读教学 古诗以抒情为主,无论是重视音韵、词彩也好,讲求词序、修辞技巧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情意,表达题旨。它们共同构成一种蕴含丰富的语言境界,古人称之为境界或意境。所以,体会诗歌妙处的关键在于意境的领会。意境具有含蓄性、暗示性的特点,并非能轻易把握,如何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诗眼,体会意境 诗人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捋断数茎须”,这种表现力强,意蕴丰富生动,韵味十足的字是诗中语言的精华所在。古人把在关键处锤炼出的好字称为“诗眼”,“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这些字使全句气蕴灵动,最能翻出新意开拓情趣,它也是洞察诗中旨趣的窗口。“着一字而境界(意境)全出”,“炼字”即是“炼意”。一字之微,有关于境界全局,抓住了这些字、词,就好像找到了开启境界的钥匙。 如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叹服,拜郑谷为“一字之师”。“一枝”之所以胜于“数枝”,并不在于数量多少的表层含义,而在于这一枝傲雪先开的梅花,最早宣告春天的消息,最先在严寒中带来暖意,春光就从这一枝上开始,这一枝变成了春色的最初象征。由于一枝,而显得更集中而有典型性,诗人对他的惊喜赞叹之情也显得更强烈而深挚。找到了“一”这个“诗眼”,便能体会整首诗歌的意境。 二、展开联想,领悟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 诗之境界的产生,一靠“见”,即通过艺术形象的“直觉”把握而获得;二靠“悟”,即读诗需经过艰苦思索,引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越深刻;联想越丰富,诗的境界越完美。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司马光《续诗话》对《春望》意境的理解,所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从“实”联想到“虚”,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从所见景联想到浓烈的国忧和家愁。又比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诗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主旨的寄托。因此,读诗要首先抓住能展现所有信息,即景物、人物、场面等描写的关键词句。由于诗歌的语言讲求精练含蓄,语意的跳跃性很大,读诗就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诗中的景、物、人、事组合起来,通过“再造想象”,在我们头脑中加工形成“画境”。我们可以用描述画境的形式进行训练。 三、以象入画,再创意境 将诗词文字转化为画面,诱导学生通过诗词所述的情、景、事等形象入境,从而探求意境,自古以来,诗画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古代许多诗人又是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曾为惠崇的《春江晚景》题诗,可见,以画入诗,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画面,把生动活泼的画面和词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单调枯燥的讲解趣味横生,可见可感可触.这一方法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符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需要。为诗词意境作画,是意象的重组,意境的再造,是从直觉质变为体验的过程。鉴赏者通过诵读后,诗中的意象一一浮现在脑际,可能有些杂乱和模糊,鉴赏者用简笔画一一勾勒出,经过调整后,形成一幅分明而有序的图画,并反复沉吟这幅幅画面,他必定会参照自己平时的生活和感性体验,甚至化身为诗人来感受诗中意境的况味,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我们可以绘一幅色彩斑斓的“渔翁垂钓图”,再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先找出其中的意象:鸡鸣、桑树、桃李、草屋、田地等,然后绘一幅“田园风光图”,看着图画,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进入诗境。 ★作者简介:邓彩莲,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