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莲文化课堂教学浅谈 |
范文 | 邓水祥 笔者的家乡是闽西北的山城——建宁,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莲子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为引导学生探究建莲文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合作和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加强对本地文化的感悟,提高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笔者的莲文化课堂教学从赏莲、访莲、品莲、悟莲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莲文化。 一、赏莲——感受千姿百态的荷影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本课特定的氛围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不经意间,夏天已经飘然远走。在这霜寒露冷的季节,我们更怀念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飘飘荡荡的荷叶,丝丝缕缕的清香。请大家跟我一起借助大屏幕重回夏日,欣赏无边无际的清塘荷韵吧!大屏幕上的千亩莲塘可谓是无比壮观,一张张清新秀丽的莲乡荷花图让人叹为观止,同学们看到了熟悉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那千姿百态的荷影,真是妙不可言。美妙的赏莲环节让学生沉浸在莲乡的花海之中。 二、访莲——探寻逸趣横生的莲奥秘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我引导同学们重温了今年夏天在我县举办的莲乡特色活动——“为荷而来”,这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笔者说:“在这个‘为荷而来的建宁,我们已经欣赏到莲花的种种形态,翻看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在我们建宁,说到莲花,魅力无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访莲之旅,揭开莲文化的魅力!”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至少说出三个)经过同学们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莲花,别名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芙蓉、莲、藕英、君子花、碧波仙子、风露佳人……紧接着,笔者又让同学们来猜一猜有关莲的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接着,笔者又让同学们来谈一谈有关莲的成语: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出水芙蓉(水面上初开的荷花,形容文章清新可爱或女子娇柔清丽)、菊老荷枯(菊花老了,荷花枯了,以菊花、荷花由新鲜到枯老,比喻女子容貌衰老)。 再接着,笔者又让同学们来说一说有关莲的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一心里明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莲蓬结籽——心连心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 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最后,笔者告诉同学们莲与建宁的渊源。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莲子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建莲是历代皇家贡品,其中又以西门莲最为有名。据清乾隆《建宁县志》记载:“西门外池——百口种莲,莲子岁产千斤,为吾国第一。”1931年,工农红军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总部机关进驻建宁县城。有一天,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到建宁西门视察,看到被国民党军队挖工事时毁坏的莲塘,心痛不已,指示部队派战士帮助群众清理莲塘里的泥沙。他也脱下外衣,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他一边干活,一边向莲农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三、品莲——领略异彩纷呈的莲文化 为了让同学们领略异彩纷呈的莲文化,笔者引导学生欣赏咏莲佳作——《莲的心事》(席慕蓉)。 视频中舒缓的音乐、淡雅的莲影、深情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欣赏名家朗诵的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到朗诵不单单是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把握情感。随后,笔者让4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朗诵,比比谁朗诵得好。 接着,笔者设计了一个师生对莲诗的环节。老师说上句,学生说下一句。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进行,针对表现突出的同学,小组评比中加分,目的是调动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诗句如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只有幽人无个事,荷花深处弄轻桡。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又接着,笔者设计了一个“画配诗,我最行”环节,让同学们在给出的图片中配一句诗,使诗歌与画面相协调。 四、悟莲——由表及里悟莲情 为了让同学们领悟莲无声的语言和情感,笔者告诉同学们,从前面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出,莲已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积淀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自然界的每一种花都有它独特的花语,莲以它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腰身,碧绿优雅的罗裙,沁人心脾的清香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荷花入诗人文,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淡淡荷香抒发清闲散淡的情怀,有人借艳艳荷花展示生命的意趣,有人借荷花的荣枯倾诉生命的兴衰……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接着,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古诗文,请同学们说出象征意义。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关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國风·陈风·泽陂(象征美人) 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王勃《采莲曲》(象征爱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象征君子) 悟莲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莲独特的语言和情感,感受到了莲独有的意趣和情怀,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 笔者设计的莲文化课堂从赏莲、访莲、品莲、悟莲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莲文化。让学生了解了有关建宁的莲文化乡土知识,探究了莲文化的奥秘,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加强了对莲文化的感悟,提高了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