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
范文 | 付俊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在多而在精,要象文章的文眼一样能够辉映全文,统帅全篇;象点睛之笔一样能揭示主题,深化内容:象思想红线那样牵线串珠,牵衣顿领。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着眼于课文整体,设计一个或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创新的主问题,然后在主问题的统摄下,再设计几个有助于解答主问题的子问题,或者几个对主问题有补充、辅助作用的次问题。如何设计主问题,需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任务而定。 一、从课文的关键语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课文有一些关键语句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深层情感,探讨深厚的思想意蕴很有帮助。在这些关键语句处设疑,会收到驾一驭万的效果。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这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我们可以这样提问。 1.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体現了作者的心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不宁静的心情表现在何处? 4.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家? 这样以这一关键句为中心点设疑,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探索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品味了情景交融的写作艺术。 二、从课文的整体内容入手设计问题 以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为出发点设疑,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如朱自清的《春》,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春是一个常写常新的题目,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处千姿百态的画面,现在看一下朱自清的《春》描写了那些画面?”经过探讨,学生会得出答案: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画面,这样便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为微观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三、从作者情感的发展脉络入手设计问题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情化的产物,他们大都回荡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波纹,其情感大都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抓住这个情感变化的脉络,也就抓主了文章的脉络,在此处设疑可以说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如教授杨朔的《薪枝蜜》,设计这样的问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课文中作者对蜜蜂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说说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主问题,目的在于把握课文的情感走向,解决了这个问题,迅速就会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辅助问题,目的在于揭示课文的中心,从而把握了课文的主旨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为人民的幸福献身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 四、从文章的构思特点入手设计主问题 抓住文章的构思特点,就基本上抓住了文章的思路与主旨,也就带动起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与理解。如《在烈日和暴风雨中》一文以时间为顺序,以天气的变化为线索,通过描写两种相对立的环境下的人物的悲惨遭遇来揭示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小说环境描写和情节线索的分析,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这两种环境下,人物的遭遇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将人物放到这样两种对立的环境下去写呢?前一个问题有助于促使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阅读,后一个问题有助于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既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题。 五、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问题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叙事性的文章。事件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事件中的人、事、理有着种种联系,从这方面入手设计问题往往能起到化简为繁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读懂故事,又有利于他们把握事件的线索,明确人物的形象,理解事件中所蕴含的道理。下面以特级教师宁鸿彬的教学实例来说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叙写了鲁提辖、金老父女、郑屠等主要人物,抓住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人物形象,既条理清晰,又便于学生领会,宁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他们是怎样互相对待的?通过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明确:鲁提辖对金老父女是一问(为何哭?,二赠(赠银两),三救(救出虎口)郑屠夫对金老父女是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诈骗银两)鲁提辖对郑屠夫是一要(消遣他),二揭(揭露其罪行),三打(三拳打死)郑屠夫对鲁提辖是一从(顺从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最后上述情况联系起来,鲁提辖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 六、从探求对课文的新认识为目的入手设计主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论文学作品的时候由于受到政治第一,艺术第二标准的影响,常常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涂上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使不少作品的真实面目被掩蔽,被扭曲。在讲授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恢复作品的真实面目出发,设计创新性的主问题。如在讲《陌上桑》时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千百年来,《陌上桑》一直被当作民间女子反抗封建压迫,反抗剥削者的淫威的经典作品而传唱,但是读了《陌上桑》,我觉得使君并不那么坏,罗敷也没有那么高大,你的认识如何呢?你是否同意反抗说?淫威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平凡冤案式的提问立即激发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新见解层出不穷,课堂上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气氛活跃,不亦乐乎。 问题是思维的体操,是思维的磨刀石,但问题不是越多越好,问得精而妙思维方能得到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方能形成,问得多而拙,问题便成为思维的负担,甚至思维的摧残。只要我们走出语文问题的误区,明确提问的功能,着眼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内容的深化、情感的体悟、理解的创新、教学的延伸,问得巧妙,问得有序,问得恰如其分,我们一定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升华。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市第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