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 |
范文 | 王军玲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素材让学生学习并且传承,不仅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能为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秩序奠定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大多源自古诗文,由于古诗文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语言差异,初中生在理解古诗文表达的丰富内涵时往往出现较大困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探索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使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增加古诗文学习兴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美读,解读情境 通过初中古诗文教材分析可知,教材中选取的作品主要蕴含着三大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人间真情、伟大理想抱负。古诗文不仅具有韵律的美感,其使用的汉字还具有浓厚的魅力,但古诗文与现代文语言的差别会导致学生出现理解障碍,不能很好地发现并理解文中的情境。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古诗文的美读,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结合汉字的魅力融入到古诗文营造的意境当中,深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感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这一课时,因为作者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生平介绍,加深学生对他的理解,然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富有感情的示范诵读一遍,在过程中,将作者对主公的期盼与一腔赤诚表现出来。开篇作者提出的危机形势下的治国之道,教师的语气应是循循善诱;文中开始表达感激之意和效忠之情时,语调应激情澎湃;最后表达强烈愿望及出师决心时,语气应坚定自信而铿锵有力。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文本,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透彻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知恩图报、忠贞不二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想历史上类似爱国忠贞的英雄人物,借此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意义与重要性,把传统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中。 二、图文结合,增强兴趣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例如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入,融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作为课堂引入,如图片、音乐、视频等,更直观地表现古诗文的意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探讨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借着优美的歌声感受作者苏轼面对明月时心情的波动起伏,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轼的思念之情;在《岳阳楼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与岳阳楼和作者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制作好PPT,介绍作者生平及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大致了解,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展开深入学习,通过梳理整篇古诗文的主旨思想和大致意思,准确认识到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如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入分析引入作者的济世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洗涤心灵,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经典事迹,弘扬传统 古诗文往往都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环境、情境下的创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结合古诗文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的实际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是涉及名句典故、英雄事迹、人间真情等,教师应科学合理利用相关事件故事,让传统文化充分渗透在古诗文教学中,促使学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过零丁洋》一文时,应充分调动学生英雄崇拜心理,安排学生课前自主收集作者文天祥的相关资料,了解文天祥的生平故事和英雄事迹。开展课堂教学时,组织小组学生就文中经典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学习后感想,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爱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教学极其重要,我们应恰当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关键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走进每一篇古诗文作者心中,真切感受源自远古的声音,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通联:甘肃甘谷县西关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