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家访真善美
范文

    崔玲

    〔关键词〕家访;真善美;契机;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家庭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学校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没有家庭的协助教育,学校教育是办不下去的。”可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对学校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学校和家庭密切联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访则是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遗憾的是,很多家访只是走走形式,应对考核与检查,低效甚至无效。还有些家访不但访出了隔阂,而且访出了矛盾,访出了

    冲突。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不是说家长溺爱,就是说家长放任不管、素质低下,却没有好好思考如何和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本人做班主任多年,也进行过多次家访。有时,家访气氛和谐,能就学生的发展提出诸多有效的建议;有时沟通受阻、草草收场、反添隔膜。因此,我通过家访反思家访,通过反思推进家访。家访历程逐渐使我理解了学生、懂得了家长,体验了教师的责任与喜怒哀乐。

    一、交流要“真”

    家访就要真访,访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家访,更不可为了礼金和自己的私事去家访。在家访时要注意和家长的文化差异,真诚沟通,全面了解与评价学生。

    1.目的明确,不走过场

    家访前教师要想好为什么去谈、谈什么、怎样谈,不要只是做个样子给家长看。为此,家访前要作好三个准备。一是准备好学生日常表现的各种真实材料,让学生和家长信服;二是准备好学生家庭的教育背景、文化修养等材料,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三是准备好谈话的主题,让家长觉得你出于爱心,认真负责,孩子交给你他们放心。家长也不是呆子,如果让家长觉得教师只是走过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提前预约,不搞突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每个家庭都有各自难念的经,家访前教师要提前和家长打好招呼,告诉他们具体的时间,征求家长意见。这样能使家长有个心理准备,也让家长有个反思家庭教育的时间。事实证明,事先的通知,让家长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能促使双方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3.注意举止,不要草率

    家访时,教师要注意师表形象,绝对不能不修边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应当具有良好的修养。”教师的举止是教师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家访时教师要做到文明大方、仪表整洁、和蔼可亲。教师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家长面前,会直接影响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谈话时也要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谈话方式,不要太过随意,让家长觉得教师没有文化;也不可过于书卷气、故弄玄虚,让家长感觉云里雾里。

    4.主题突出,不可告状

    家访时要抓住事先的主题,真正朝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去努力。不要只谈学生的缺点,不分析学生发展的潜力。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不仅有损家长的面子,更伤害学生的自尊。也不要在家长面前捕风捉影,火上浇油,以防好心办坏事。这样的家访基本是无效的,肯定会访出诸多矛盾。所以,教师要从告状式的家访模式中跳出来,以发展、欣赏的积极眼光看待学生及家访。把欢乐带给家访,把信心带给家庭。

    二、动机要“善”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电话、网络不可取代的教师和家长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教育专家于漪说:“传统的家访仍有必要,这是学生、教师、家长沟通的一条好途径。”家访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鉴于此,不少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都要查看家访的相关内容。因此,很多班主任都有家访计划。但是,计划不如变化。深入了解学生,捕捉时机进行家访,往往会事半功倍。

    1.学生生病时的探望

    学生学习压力大,运动机会少,生病在所难免。学生生病休息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以家访的形式去探望,和家长进行交流。交流中,可以把学校和班级的一些事情告诉家长和学生,并询问家长对学校的一些要求,争取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学生在校时的表现最好要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反映,好的一面可以略微夸张;不好的地方尽量婉转地表达,既要维护学生和家长的面子,也要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听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的探望会在潜移默化中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也会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家访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也就达到了。

    2.学生进步时的祝贺

    学生取得很大进步时,要适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进步的家庭因素。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让家长和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同时也为其他学生的家访工作提供有用素材,一举两得。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也不例外。通过家访,要了解好学生的“另一面”,不能使他们成为两面人,形成分裂型人格。

    3.学生反常时的安慰

    当学生情绪、行为、态度反常时,一定要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近期活动以及家庭诸因素的变化。如果是学生家里发生变故,就要宽慰学生,告诉学生问题没有想象中的糟糕,一切问题都可以理性与建设性地加以解决。同时,和家长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观念问题,在家访中则要对症下药,和家长甚至和学生本人进行“辩论”,改变学生和家长不理性的观念,努力把一些消极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4.学生大考时的磋商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每次大考前,教师也要进行针对性家访,解决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纠正和家长对分数的不理性看法。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期待,但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人才,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要结合实际,让一些家长降低或提高对考试分数的期望。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确定理想的分数,让学生不被分数束缚,有动力、有尊严、有追求。

    三、结果要“美”

    家访结束了,教育远远没有结束,或许才刚刚开始。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家访后的思想动态和各种行为表现,要及时检查教师、学生、家长达成的方案的执行情况。把说到的措施一一落实,提高家访的有

    效性。

    1.二次反馈

    家访结束一周后,教师要利用电话、网络和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家访后学生在家以及在校的综合表现。向家长说明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进一步了解家长更新了哪些观念、改善了哪些教育方法。

    2.狠抓落实

    家访时,尽量和家长共同制定一些有助于学生更好发展的策略或意见。学校里教师是负责人;在家里,家长是负责人。彼此按照事先达成的一致意见落实责任、互通有无、相互监督。

    3.加强指导

    学生很多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家长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自己的想法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家长都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功能不可替代。但是,不少家长教不得法。要么放任自由、溺爱孩子,要么过于严厉、摧残孩子,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特殊的资源就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通过家访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4.经常反思

    家访中,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和失误。家长的话往往会给教师很多启迪,引起教师更多的教育反思。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只有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循环中成长为一名合格人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理应承担更多的教育和沟通责任。

    家访是家校融通的桥梁,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陶行知曾说:“教育必须和家庭联系,才能使教育对象受控于教育圈内,按个性发展塑造成理想的人才。”而对于教师来说,家访能使教师更加成熟,对教育工作充满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扬州,2252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