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寄养经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范文

    

    〔摘要〕寄养儿童是指那些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等特殊原因,不能同子女共同生活,把子女寄养在别人家里,由生父母出资提供子女生活抚养费的未成年人,包括农村超生寄养儿童和城镇寄养儿童。寄养经历给这部分儿童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就寄养经历给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危害作简单的剖析,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寄养儿童;心理健康;寄养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3-0014-03

    一、寄养儿童种类

    寄养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的特殊条件或其他原因,不能同子女共同生活,把子女寄养在别人家里,由生父母出资提供子女抚养费的一种社会行为。寄养儿童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

    1.农村超生寄养儿童

    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被送到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姑、舅舅等亲戚家里抚养的儿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超生者处罚非常严厉,可以让很多家庭倾家荡产,人们在恐惧处罚的同时,又固守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超生游击队”现象。很多农村家庭往往是连续生两个女孩之后还要躲出去继续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为了躲避处罚,这些家庭往往将超生子女交给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由此诞生。

    2.非婚生寄养儿童

    在农村,青年男女未婚同居生子现象很普遍,这些非婚生子女往往交给双方老人或亲戚抚养;还有很多未达法定结婚年龄而事实结婚的女孩在生下孩子后无能力抚养子女而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此外,还有一些青年男女为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漏洞,在婚前先生孩子,如生下女孩,则不结婚,而将生下的女孩交给别人抚养,直到生下男孩后再结婚。

    3.城市寄养儿童

    在城市里也有这样一类被寄养或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选择将孩子托给老人照看,或者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或者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托儿机构等。最近网上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上海教科院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七成父母不愿自己带孩子。目前,上海市寄养在外的0~3岁婴幼儿已有3000余名。调查涉及长宁、虹口、杨浦三个区近700名婴幼儿的母亲。结果显示,71.1%的母亲心目中的理想养育方式是将孩子送到“集体性教养机构”。其中,有近两成的母亲甚至同意让幼小的儿女长期寄宿在外。另外,还有28%的母亲希望孩子在“家庭外寄托教养”。一位母亲无奈地说,他们夫妇俩都是双职工,平时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只能把2岁的女儿送去托儿所。而另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则说,送出去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协作能力”。调查显示,目前,一二线城市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达33.3%。其中,有近4%的婴幼儿长期寄宿在一些托儿所中,按上海市16万婴幼儿计算,有3000余名0~3岁的孩子与父母

    “隔离”。

    近些年来,寄宿制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很多父母不惜花重金将才几岁的孩子送到全托的保育院去,而自己去赚钱的目的竟是为了把孩子送进这类学校。教育专家王东华认为这相当于把孩子送进了孤儿院,这不是对孩子的重视,而恰恰表明了父母的无知,“母亲本身的存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母亲的音容笑貌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因此,不管什么原因,母亲都没有理由在孩子最需要她的年龄离开,否则,这将成为母亲一辈子也挣脱不开的枷锁。”

    寄养的特殊性在于寄养子女有父母,但得不到父母的亲身照顾,在寄养家庭,他们往往不能真正融入其中,而是作为客人,作为“寄居者”而生活,他们的这种寄养环境与父母亲在身边的抚育环境对儿童的心理机制、作用手段都有较大不同。寄养儿童也不同于留守儿童,寄养儿童不生活在自己家中,而留守孩子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寄养儿童和留守儿童同样属于弱势群体,都需要特殊的关注。这个群体在农村地区,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很普遍。当前,寄养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态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亟需社会的关注。

    二、寄养经历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影响

    无论是农村寄养儿童还是城市寄养儿童,寄养经历带来的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心理专家认为:过早让孩子远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寄养儿童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早期的亲子分离导致寄养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由于寄养在别人家中,这些儿童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很难在亲戚家中找到归属感,早期的亲子分离和长期的亲情饥渴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寄养经历对儿童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极其严重的,从许多案例来看,童年被寄养和父母的缺席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弊大于利。父母亲角色的缺席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爱的能力,不仅不利于成长,还很可能成为长大以后各种心理冲突的根源。很多寄养儿童在返回父母家庭后,与父母沟通不畅,亲子矛盾冲突严重,这些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容易退缩、自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笔者把这些寄养经历带来的消极影响统称为“寄养后遗症”。

    1.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寄养儿童在人格上往往更为内向、孤僻、倔强、固执,情绪不稳定;近一半的寄养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这几个因子最为严重;有近一半的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近三分之一的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正常水平,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方面。

    寄养儿童与非寄养儿童相比,寄养儿童更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强迫、恐惧、人际交往困难、对人有敌意的现象,也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

    寄养女孩比寄养男孩有更高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情绪更不稳定。男孩比女孩对人有更多的敌意,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寄养儿童被寄养的时间越长,人格和心理问题越突出,情绪越不稳定,越容易焦虑、急躁、冲动易怒,具有攻击性。

    2.寄养儿童性格孤僻内向,容易形成人格障碍

    个体在婴幼儿时期,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安全感,建立亲子依附关系;学龄时期,需要以父母作为模仿对象,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青少年阶段,需要父母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及时化解成长中的烦恼。被寄养的孩子由于与父母的感情剥离过早,不安全感增强,极易形成自卑、缺乏同情心、冷漠的个性,对人不信任,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寄养儿童由于在成长中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交际能力下降,逆反心理严重,无感恩之心,情感淡漠,经常表现出孤独、逆反、自卑和沉默。

    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亲子之间亲情淡漠,他们通常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养成内向的性格,躲避现实,不易与人交流。与人相处不能坦诚相待,好说谎话,具有较强的防御心理。他们往往形成两面性人格,即在寄养家庭中的容忍和在外遇事后的宣泄暴怒。更有一类表现异常的孩子,行为拘谨、刻板,过分约束自己的追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但这恰恰是他们感情最脆弱的一面,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心理就会崩溃,走向极端;由祖辈抚养的孩子,又往往娇宠有加,容易形成任性、贪图享乐、不负责任、有冲动性和攻击性的个性。

    3.寄养儿童亲子关系紧张

    很多寄养儿童在回归父母家庭后,与父母沟通不畅,亲子矛盾冲突严重。因为寄养经历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和感情上的隔阂是很难消除的,即便能够消除,这个过程也是相当漫长的。在进行亲子关系调查时发现,从小被寄养或曾经被寄送过的孩子,一般对父母心存芥蒂,他们总认为,父母曾经远离过自己,因此,父母欠自己的。这便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沟通方面的诸多障碍。

    4.寄养儿童更具有犯罪倾向

    寄养寄教存在的问题是,孩子小时候缺失了父母的教育,长大以后,更容易厌学、逃学和叛逆。一位心理专家指出,由于亲情缺失、感情淡漠,被寄养寄教的孩子最容易迷恋网络或对抗教育,他们当中的犯罪率普遍高于普通少年。

    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发表的一项科研结果显示,缺少亲生父母关怀的被寄养孩子比享受正常家庭生活的孩子更具犯罪倾向。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多伊尔牵头的科研小组在1999年至2002年间对1.5万名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数据显示,44%被寄养的孩子至少有过一次被捕的经历,而被亲生父母抚养的孩子即使受到了某些不好的压力和影响,也只有14%的人才会有相同的经历。另外,在被寄养的未成年少女中,约有56%的人曾未婚先孕,但只有33%的被亲生父母抚养的女孩曾有过这样的“失足”经历。多伊尔说,被寄养的孩子比那些生长在亲生父母家庭中的“问题”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可能性大三倍。

    此外,寄养儿童由于长期亲子教育的缺失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和学业不良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

    三、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第一,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亲自抚养子女。“童年和青春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父母在那段时间缺席了,即使后面再怎么弥补,双方的关系都会有点‘夹生。”不少有被寄养经历的人都表达出这样的心声。一些人甚至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自己的性格很怪,因为小孩子会很简单地想:为什么父母不要我? 除了少数天生外向、性格独立的孩子对离开父母无所谓,很多上寄宿学校的孩子周末从家去学校时,心里都不大安定。尽管父母是出于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去考虑,而离开父母、在全托学校生活也的确可以使孩子形成坚强独立的性格,但孩子本身是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会招致这样的惩罚。

    中国有句老话,孝悌为先。把孩子生下来,就要负起养育他的责任,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对孩子撒手不管的借口,这关系到伦理道德。

    第二,如果父母实在不能亲自抚养孩子,也一定不要用经济手段来弥补孩子。寄养儿童的父母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他们大多以物质手段对孩子进行补偿。他们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亲情,在访谈中有个孩子说“最大的幸福是能够和父母在一起

    生活!”

    因此,对于已经将孩子寄养寄教的家长,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孩子的变化,尽量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多沟通——沟通不仅仅是靠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重要时刻有父母的陪伴。

    第三,对于孩子刚回到身边的家长,发现孩子抗拒家庭和父母时,更需要耐心再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是一样,需要慢慢温暖,慢慢贴近。有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为亲子双方补上缺失的一课。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苏北农村超生寄养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研究”(项目编号:B-b/2009/01/05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金英.超生寄养儿童人格特征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39-42

    [2]金英,余飞.苏北农村地区有寄养经历师范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2):110-112

    [3]金英,谭顶良,余飞.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6):687-689.

    [4]金英.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2(3):118-122.

    [5]罗国芬.走向“问题化”的儿童寄养[J].青年探索,2004(4):45-48.

    [6]罗国芬,邓喜芬.寄养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比较视角中的图像[J].青年探索,2003(1):20-23.

    [7]金英.依恋理论视野下超生寄养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99-101.

    (作者单位:江苏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邳州,2213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