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男孩为什么要出走
范文

    蔡红

    〔关键词〕离家出走;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沟通渠道;家庭环境

    三天端午假期过去,晨会课上,班主任发现刘岭(化名)没有到校,与家长也联系不上,他妈妈卖早点,早晨要忙到九点多才有空。九点多电话联系上了,班主任说:“早晨,奶奶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就走了。”没想到刘岭没有进校门,把书包扔在对面小区居民楼内,独自走了。老师猜想刘岭可能是逃学,因为他以前有过类似行为。书包被居民送到社区派出所,内有一份类似遗书的便条,民警通知了家长和学校。学校派老师和该生家人四处找寻未果。晚九点多,一位骑行的路人在郊外发现了刘岭,拨打了微信上留下的电话号码,通知老师把刘岭接回了家。

    刘岭,身材中等,不胖不瘦,脸上常挂着笑意,各科学习成绩均不理想。

    一、离家出走的原因

    我与刘岭相对而坐。我开门见山地说:“聊聊那天你出走的事,好吗?”

    刘岭表现出不置可否的神情。

    我继续说:“那天早晨,奶奶送你到学校门口,你为什么不进学校呢?”

    刘岭并不像有的孩子或不答或顾左右而言他,他迎着我的问题毫不掩饰地答道:“放假前,我就想好了,就想一走了之。”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这样就没人打我骂我烦我欺负我了!”

    “谁这样对待你?”

    “在家里,我爸打游戏,输了就打我骂我,输了钱就借錢,人家来讨钱,就从我妈那儿要钱,他们不开心,就拿我出气。”

    “你说你爸爸打你骂你,你妈有没有呢?”

    “我妈妈对我挺好的。”

    “奶奶外公外婆对你怎么样?”

    “还好!”

    “你爸爸常会因为哪些事情打你骂你?”

    “看见我看电视,嫌吵,不让我看;有时我劝他不要玩游戏了,他让我滚。”

    “那你呢?”

    “我就只能出去,在小区转。我没有什么朋友,有时还被人欺负。我通常一个人待在家里。”

    “一个人待在家里,做什么呢?”

    “看电视或QQ聊天。”

    “喜欢看什么节目?”

    “《野外生存》。”

    “为什么喜欢看这个节目?”

    “我想,我一个人出去,如果知道怎样在野外生存,像怎样用石头点火,在森林里怎样找到吃的,怎样走出沙漠,对我可能有用。”

    “你常想着一个人出去吗?”

    “是的,我爸常撵我走,我总得想着一个人活下去的办法。”

    “在学校有人欺负你吗?”

    “小徐,从一年级开始就常打我。”

    “他为什么打你,能说得详细点吗?”

    “比如,早晨他无缘无故骂我一句,我回他一句,他就打我一拳,有时把我课桌上的东西扔到地上,其他同学还会踩在我的本子上。”

    “你的意思是,小徐欺负你时,同学中没人帮你,是吗?”

    “是的。”

    “那老师呢?”

    “一二年级时,我告诉老师,老师批评过他,但他还是一直这么对我,他的朋友在小区里也欺负我。”

    “他和你居住在一个小区?”

    “不住在一个小区。”

    “家里爸爸常打骂你,同学小徐常欺负你,是你这次离家出走的原因?”

    “嗯,我想一个人待着,没人烦我。”

    【思考与分析】父亲对待刘岭的方式,严重伤害了他,是他出走的主因;同学小徐欺负他,也给他造成了伤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无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或多或少都与家庭因素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我不后悔

    “你那天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心人,帮你联系到老师。你有没有想到,万一遇到坏人呢?”

    “我口袋里准备了几块尖利的石块,遇到坏人我就投石块。在树林旁看到人,我就远远地走开。”

    “哦,你采取了一定的防身措施。你那天饿吗?”

    “不饿!”

    “早晨吃饭了吗?”

    “没吃。”

    “中饭呢?”

    “没吃。”

    “一整天没有吃东西?”

    “后来晚上回到家吃了一碗面。”

    “你说,放假前就想着离开家,那你就没有准备些东西吗?”

    “没有。”

    “一整天没吃东西,如果没有老师接你回家,第二天你怎么办?”

    “我还能怎么办?走到树林里找些吃的。”

    “如果找不到吃的,你会不会想到回家?”

    “不想回家。”

    “老师是这么想的,你爸爸打你、骂你是不对的,但他是你父亲,是给了你生命的人,他内心一定是爱你的,只不过他不知道如何去爱你,如何与你沟通交流,是不是?”

    “我又不想来到这世上,来到这世上他又对我不好,我只能自生自灭。”

    “你没想到,因为你的出走,你家人会很着急吗?”

    “反正他常撵我走,我就走呗。”

    “那你没想到妈妈吗,她很爱你。”

    “我妈妈在银行里有几万块钱,她说是给我准备的。我走了,她老了可以用这笔钱来养老,她有养老金,她还可以领养一个孩子。”

    “这是你的想法。她含辛茹苦地养大你,你一走了之,我想她一定很伤心。”

    刘岭陷入沉思。

    【思考与分析】刘岭的父亲心情烦闷时,拿儿子出气,刘岭无法靠自身的力量去改变他的父亲。在学校里,他常被同学欺负。在双重压力下,他选择了逃离,幻想着去一个不与外人接触的世界。这让我震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内心承受着多少委屈和痛苦!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做父母的有责任更有义务爱自己的孩子。刘岭是一个因家庭问题过早成熟的孩子,小小年纪,已想到日后母亲生活养老的问题,说明他是一个能为他人着想的孩子。另外,同伴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同伴群体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策与建议】与刘岭交谈后,我把他的情况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了沟通,一方面,希望老师对班级攻击性强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扮演挨打者,体验被人欺负的滋味,从而减少其欺负弱小同学的行为,并让班干部监管,一旦发现小徐对刘岭有伤害倾向,立刻予以制止。同时,创设条件帮助刘岭建立同伴关系,获得友谊。另一方面,通过班主任联系刘岭的父母,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尝试转变他爸爸对待孩子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

    三、我不想好好学习

    一周后,我约刘岭再次沟通。

    “上次我们有了一次深入交谈,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我想知道,这周你的情况是否有改善?例如你爸爸对你的态度是否有所好转?”

    “没有打骂我。”

    “小徐有没有欺负你?”

    “没有。”

    “今天老师和你聊聊你个人学习情况。你对你的学习状况满意吗?”

    “不知道。”

    “哦,听说你的成绩不太理想?”

    “你有没有想办法改善你的学习状态?”

    “不想。”

    “为什么?”

    “不想让他开心。”

    “你指的他,是谁呢?”

    “我爸爸。”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会提到你爸爸呢?”

    “我成绩不好,他就生气。”

    “这是你不好好学习的原因?老师有点不明白,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可能没法升学,你怎么办?”

    “那就不上学。”

    “等你长大了,你需要自立,如果不上学,没有学识,找不到工作,怎么养活你自己?”

    “我很宅,等我长大了,我租个小房子,靠画插画挣钱,吃盒饭就可以了。我喜欢插画,特别是日本的插画。我还加入了一个插画群。”

    “你喜欢插画,老师很赞同,这是一个有趣的爱好。但作为职业,你还是需要专门的学习,对不对?”

    “到时再说。”

    “孩子,学习是你个人的事,是不能用来报复的。初中不毕业,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你将无法自立。”

    因为是期末复习阶段,我与刘岭的交流暂时结束。

    【思考与分析】影响刘岭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来自家庭矛盾,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才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进而增强自尊、自信。

    四、在问题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应班主任的邀请,刘岭的母亲来到学校,父亲没有来。我与孩子的母亲面对面交流,目的是希望家长了解孩子出走的真正原因,并希望家长能主动改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

    通过交流了解到,刘岭家中有四人,父母、刘岭和奶奶,居住在七十多平米的单元楼内。父亲工作两班倒,在家喜欢玩游戏,或在麻将馆赌钱,基本对家中事务不闻不问。母亲每天夜里一点起床准备早点,在菜市场卖早点,双方老人帮忙,大概午后一点清理干净,吃饭睡觉。夫妻感情淡漠。刘岭早晨到妈妈的摊点上吃早点后上学,晚上奶奶来学校接他回家。家里两间房,刘岭与奶奶住一间。吃过晚饭,刘岭写作业或看电视,与家人交流较少,只有早晨去摊位吃早餐时,母亲偶尔会问他作业完成情况、想吃些什么。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他父亲初中未毕业,是独生子,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自己赚钱自己花。奶奶觉得儿子工作辛苦,家事基本是老人承担。

    【思考与分析】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因此,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能使孩子沐浴在父母创设的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之中。夫妻之间,祖辈与孩子、父母之间,孩子和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多加强沟通,彼此都换位思考,用真心、真爱去经营家庭,创设温馨的爱的港湾,呵护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同影响。刘岭在专制型家庭中成长,较易形成粗暴、执拗或盲从、怯懦等性格特 征。同时,家长的心理素质与孩子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父亲不高兴时对孩子恶语相向,甚至怒骂责打,这样不良的心理状况和消极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刘岭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出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更是主导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深入骨髓,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都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与基本素质。

    【对策与建议】在与孩子母亲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逐步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每天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及时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细心地觉察孩子的进步,每取得一小步的进展,家长都要及時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我与刘岭母亲商议,暑假期间,每周安排一天,让孩子帮助她卖早点,与家人一起做事,让他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共同劳动能让他融入家庭,而不仅仅是家庭的旁观者。同时,希望他母亲允许刘岭犯错误,按照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孩子是在尝试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错误,积累经验成长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无心之失时,要避免过多责备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说“真笨”等伤及孩子人格和自尊的话。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正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希望加强家校双向交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刘岭的心理健康。

    五、人活着的意义

    再次与刘岭相约,沟通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刘岭与家人的关系,使其体会到妈妈和奶奶的艰辛。然而刘岭把我们间的谈话渐渐引到生命的意义,刘岭从他的角度坚定地认为,活着真的没意思,别人的好与他无关!

    下面是我和刘岭部分谈话实录。

    “你妈妈每天夜里一点就起床为卖早点做准备,一直工作到午后一点,很辛苦呀!”

    “还好吧,我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过来帮忙。”

    “你试过吗,半夜里起床,一直忙碌到午后一点。”

    “我有时夜里睡不着,也起床到楼下,没人,我就上下跑楼梯,也不累。”

    “没帮过妈妈吧?”

    “没有,我要上学。”

    我转移话题:“马上放暑假了,如何安排你的假期生活?”

    “在家里待着呗。”

    “假期里,你早晨几点起床?”

    “下午一点多吧,他们回家把我吵醒了,就起来。”

    “这么说,假期里,你不去妈妈的摊点吃早饭?那中饭呢?”

    “他们做好饭叫我吃。”

    “你和奶奶妈妈一起吃午饭?”

    “我不高兴吃,我妈妈就一直烦我。”

    “我想那是妈妈关心你!”

    “饭后呢?”

    “我妈妈看会儿手机就睡觉了。”

    “那你呢?”

    “我上QQ聊天。”

    “都和哪些人聊天?”

    “有时是同学,有时是我加的群。”

    “你自己加的群?”

    “嗯,就是那种有共同爱好的群,有关画插画还有户外生存。”

    “除了聊天,还会做别的什么吗?”

    “有时看电视。”

    “会安排时间写暑假作业吗?”

    “现在没作业,等发了作业会做的。”

    “晚上通常几点睡觉?”

    “十一二点吧。”

    “通常什么时候你和妈妈说说话呢?”

    “中午她回来时,叫我吃饭,总是很烦。我不高兴吃,她要烦我。我吃了她也烦我。”

    “她会说什么呢?”

    “说我这个不吃,那个吃得多。每天都这样,我反正吃了就好呗。”

    “你不喜欢妈妈关心你的方式?”

    “不喜欢她烦我。管这管那,不按她的意思做,就没完没了。真没意思,每天都重复,有什么意思?”

    “你是说,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妈妈说同样的话,是这个意思吗?”

    “关于你这个困惑,你愿意听听我的理解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形式上都是重复,不论这个人有多么出类拔萃或多么卑微,每天都要吃饭睡觉洗漱,大人要上班,孩子们要上学。但内容却大不一样。譬如,你每天上学,但每天学习的内容不一样,每天会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你出生时只有几斤重,到现在长成小伙子,从不会说话到咿呀学语,现在已经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不是每天都在进步成长呢?”

    “可是我觉得整天过得没意思。”

    “整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是会产生你这种想法的。老师建议你,把自己的假期生活安排一下,可以吗?首先要像上学时一样,按时起床,一日三餐按时吃,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多看些书。可以每周安排一天去摊点帮妈妈做些事情,把家里打扫一下,通过你的劳动,给家人带来方便,是不是有些成就感呢。”

    征得刘岭的同意,我与他一起制定了他的暑期计划。

    胡适在《人生有何意义》一文中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我把这段话送给刘岭,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去创造他生命的意义。

    【思考与分析】刘岭在家得不到想要的理解和沟通时,他退而有助于网络聊天工具;学业成绩差导致他面对同学的欺负,一味地退避。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刘岭得不到认同感、成就感,他渐渐迷茫,活着有何意义?对活着失去了信念,应该是他写下遗书、离家出走的真正原因。

    刘岭看上去脸上总挂着笑容,好像没有烦恼,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只是不想让别人看到他难过的一面。他貌似坚强,因为在老师同学看来,他总是微笑着面对同学的欺负、课代表的责骂,但事实上,他有着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灵,只是长期的伪装使得别人很难发现他内心深处的创伤。面对自己的问题,他茫然无措,只会躲在角落里慢慢任由伤口越裂越大。

    【对策与建议】首先,帮助他改善同伴关系,好的同伴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改善亲子关系,亲子之间彼此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亲子关系对他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不要把孩子的出走行为看成是严重问题,而要看作成长问题和家庭关系问题。预防和干预的重点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干预不应以孩子不再出走为目标,而是以改善孩子现实人际接触、人际关系为目标,可以为孩子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如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参加社区暑期活动等,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增加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扩展孩子的学习兴趣范围,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

    另外,孩子的改变或接受家长的建议需要一个过程。要求过高,反而会使孩子对家长的过强控制产生更强烈的对抗。单纯希望孩子改变是困难的,也是不公平的,即使有些改变也不会持久,只有家庭关系模式即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发生改变,也就是关系中的所有人都发生了改变,孩子的改变才会持久。

    父母之间互相尊重接纳,共同關心陪伴孩子,也共同尊重和接纳孩子的一切,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减少不良关系对孩子的刺激,尽量用理解、建议、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沟通,才能使孩子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才能使孩子以健康的人格面对他的人生,才能使孩子感到生命的价值。

    希望我与刘岭的沟通交流,能引导他走出心理困境,帮助他成长。同时,希望家长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不断改进教育方式,自觉摒弃对孩子的专制行为,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自理能力。只有这样,刘岭的心理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江阴,214432)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