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有效的课堂生成期待充分的预设
范文

    马丽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是需要充分的预设。有效的生成是充分预设的结果。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两者融为一体。预设不充分,肯定会产生更多的“课堂意外”,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是与教学理念相背离的。充分的预设就是深思熟虑、未雨绸缪,有效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两者互动共生,才能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演绎课堂的异彩纷呈。

    〔关键词〕心理课;课堂生成;预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6-0032-03

    2016年,一位老师在宁夏五个市区巡回展示了同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面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老师根据素材提出的问题是一致的,但是学生的回应却各不相同,有些回答是超出教师预设的,但是,授课教师都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达成教学目标。很多听课者询问教学秘诀时,讲课教师的回答是:只要把握好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面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能想些什么,能思考到什么高度,就基本可以应对课堂中的各种问题。朴素的回答,道出了一个命题:有效的课堂生成期待充分的预设。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需要充分的预设

    心理健康教育課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

    1.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文本教材,它是根据班级或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想、行为,客观上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的想法、言语、动作、活动的结果及会产生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有透彻的了解,对他们现有的思考问题的水平和方向有充分的预设,对他们的潜在水平有个预估,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成。注重教学生成是课改的新理念,为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解决生成性的问题,结果被学生的质疑带跑了,课堂成了漫无目的的问答或聊天;有些老师远离教学目标,任意生成。有的教学旁逸斜出,纠缠不清;有的陷于一点无谓争端。这样的教学表面上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际上没有解决生成性的问题,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就是无效的。实践证明,有效的生成往往是充分预设的结果。

    2.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只有经历学生内在的心理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以及取得多大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解都无法替代个人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悟,体验是情境陶冶与内心感悟的有机融合,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内在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解决的问题来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中,要创设引发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不同的经验分享,加大学生心理“卷入”的力度,促使其宣泄情感、发表看法、深化感受、提升认识,使教学目标具体化、连续化,促进学生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并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

    3.以活动为载体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又一基本特征

    生成性教学需要师生的积极互动,需要相互作用和多边合作,需要师与生、生与生以及师生与自己之间的全方位“对话”。而“对话”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有充分的预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想给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和经验分享的空间,收到满意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标,有赖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与学科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投入到课堂中,才能产生真实的情绪体验,获得深切的感悟。

    二、充分的预设和有效的课堂生成相辅相成

    1.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和安排

    充分的预设需要教师做到:了解本教学班学生当下的学科知识背景、能力水准、疑惑点和本节课在课程体系或教材体系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准确判断此教学目标与学生当下的学科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准之间存在的差异,调整教学目标与学生当下的学科知识背景、能力水准、疑惑点之间的达成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体现:教师要了解主题素材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心理特点,社会要求和学生观念、行为的冲突点,调整教学目标与学生观念、行为之间的达成度。叶澜教授认为“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方面性,师生共同活动的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2.“生成”即生长和建构

    “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这里的动态对应的是静态的课堂教学。所谓动态是要学生“肯动脑”“敢动口”“能动手”。教师如果能促使学生动脑、动口、该动手时就动手,使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是在落实“生成”。有人认为“生成”就是预设外的“课堂意外”,这是片面和狭隘的。不能有效解决课堂意外,生成的内容脱离了目标,那就是无效的。如果不了解学生,预设不充分,肯定会产生更多的“课堂意外”,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是与教学理念相背离的。学生是预设目标的行为主体,行为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要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得到怎样的发展。生成是在学生能动的基础上与教育资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这就决定了预设的前提条件与生成的基本要件之间的同一性。

    3.有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预设和生成紧密相连,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两者融为一体,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预设不充分,肯定会产生更多的“课堂意外”。预设不能脱离学生的基本情况而胡乱预设,脱离学情的预设再精准,再完美也会失去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在富有变化的课堂情境中,生成出来的思想行为常常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而每一次生成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对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一种超越。

    三、通过充分的预设促成有效的教学生成

    1.“目中有人”,了解学生

    知道教学要“目中有人”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目中有人”才是最重要的。“目中有人”就是了解學生。了解学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了解走近学生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更高效、更愉快地接受所授知识,也就是摸清怎样能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搭起一座知识传递的高速桥梁,这个桥梁不仅仅是课堂,更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与学的对接。张兴春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中写道:“道德或知识技能本身是客观的无生命的教材,此等无生命的教材,能否经由教学活动转化后在学生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有生命的道德或知识技能,依赖在教学时能否与学生本身的能力、经验、性格,意愿等主观条件配合而定。”

    二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奥苏贝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著作中写道:“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是他的先备知识,研究并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具有的先备知识,配合之以设计教学,从而产生有效的学习。”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就无法进行准确的目标预设。

    三是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问题主要是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分析、解决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找准起点。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只有巧用学生的话,妙用学生的错,善用学生的问,活用学生的题,教学才能亲切自然、因势利导、顺势延伸,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2.预设生成点,引领有效的生成

    教师在教学中“教什么”虽然是确定的,但怎么教,教到哪种程度,却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要预设生成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学生有可能质疑的地方、能够暴露学生真实想法的地方。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充分预设,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对预设到的每一种想法,都进行教学问题的引领设计,尤其预设到学生的质疑有可能与正向价值观不吻合的地方,就要考虑怎样提出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讨论、价值澄清,让“课堂意外”不再意外,真正实现有效的生成。

    比如,在一节高中有关爱情话题的心理健康课中,根据素材故事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当故事中的他产生了对异性喜欢的情感时,可能会怎样做?预设到学生会有:表白、转移、单相思三种可能,在表白遭到拒绝后他会怎样?在预设时就要穷尽各种可能产生的想法:转移注意力、化痛苦为动力、报复、自杀等。对于学生有可能提出的极端消极做法自杀,提出预设性的问题: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到自杀?什么是绝望?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会有几种可能性?“他人不喜欢我,就说明我没有活的价值”,这样的思维合理吗?为什么?这样的预设可以把心理咨询的方法运用其中,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如果没有预设,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极有可能采取说教的方式,这样就背离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理念。

    3.“问答”变成“对话”,在互动中生成

    “问答式”提问不利于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过程的生成。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掌握了最权威的答案,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既然不是平等的,民主的课堂也就无从谈起。问答提问更注重结论,而对话往往需要每一个参与者陈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所以,在预设时需要把“问答”变成“对话”。

    内尔·诺斯丁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谈道:“对话永远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探寻,人们一起探寻一个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应该有答案,而是如果要想情境变得民主和开放,问题就应该有一定的开放度。至少教师在处理学生“答案”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开放意识,不能为寻找答案而问问题,而应该一同去探寻,把重心放在探寻的过程中,而非结果上,双方在探寻的过程中寻求共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才有可能卸下心理负担,没有心理负担才有可能坦诚地交流。也只有坦诚的交流才最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生成牢固的情感和态度。对话中的生生互动更能产生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所以,在对话类型上要体现多元性,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已有认知,有层次,能引发学生思考、质疑、自省、发展。当“导”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再因材施教,植入预设的教学目标“引”其上路。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学生成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的预设就是深思熟虑、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有效的生成才会水到渠成。两者互动共生,才能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演绎课堂的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J].1997(9):3-8.

    [2]张兴春.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刘宗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6):62-63.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银川,750001)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