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及策略
范文

    郝会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农村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品质还不够成熟,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心理。教师和家长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质。本文分析了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64-02

    心理素质是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每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进教育的方法,既要注重激励教育,也要实行批评教育。同时也要以此引导家长,这样农村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因素

    农村学校规模通常较小,大多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不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并未达到“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就算已经配备的学校,也基本是由語文或思想政治等文化课老师代任,不仅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任何资质证书,也基本未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些教师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思想品德教育,把心理健康与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划等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没有关系,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有的教师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自己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此一来,农村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时,便很难获得有效的教育帮助,不利于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家长及家庭因素

    农村地区信息较为闭塞,整体上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及心理治疗等了解很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外地城市务工谋生,但由于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和其他不便,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很多家长由于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或者是择校寄宿。家长通常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亲情上也存在着缺失。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后,需要由教师承担所有教育问题,不关自己的事情。且大多数家长思想较为落后,未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也未掌握丰富的知识,不知道怎样将孩子的特长发掘出来,也不懂得怎样鼓励孩子,指导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无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多大的发展进步,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之相配合,都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家长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逃避自身责任,其实是很多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家长一味地依赖学校,而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来说非常不利。就算学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但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学生问题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填补的。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总之,要在农村建设一支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开办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常说,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却只关心分数;学校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而家长关心的却是未来如何挣大钱。学校向左,家长向右,学生左右为难。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普及心理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虽然提高一些家长的素质需要一个过程,但可以推动改变其教育观念,让孩子在家的时候感受家庭的和风细雨;让那些整天忙于工作的父母,懂得陪伴和对话等。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心理冲突,积极阳光的心态才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开花。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各中小学校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通过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落实教育监护措施,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还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其他代管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式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打工家长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每学期给课任教师打一个电话,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四)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多是个体现象,学校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与辅导,做到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能区别对待,可尝试采用单独谈话、专项辅导、针对训练等适合个体需要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困惑和障碍。如,出现考试焦虑症状的学生,老师首先要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清楚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是来自自身压力过大还是父母期望过高等,然后再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能,减轻或消除考试焦虑症状。对存在厌学问题的学生,老师先要了解厌学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学校师生关系紧张造成的,还是因学生个体智力因素而导致,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矫治。

    (五)借助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的许多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科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历史课教学中可借助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和意志品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语文课教学中可利用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物心理的描写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在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用积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三、结语

    总之,造成农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鼓励,消除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从而更加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新庄小学,徐州,221115)

    编辑/左文萍 终校/温尔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