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好朋友的样子
范文

    贾莉莉

    〔摘要〕近期的社会热点——“江歌案”,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课前课后的讨论与思考,结合对高中生的观察了解以及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交流,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深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开展有关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意义重大。

    本着积极、高效的设计理念,本节课融入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或者元素,具体包括:青少年考试诚信、亲子关系、校园暴力、网络成瘾、异性交往等。

    通过绘画表达、校园心理剧、电影赏析、角色扮演等多种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心理辅导形式的运用,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旨在培养高中生人际沟通能力,促进高中生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地开展人际交往。

    〔关键词〕友谊;好朋友;活动设计;高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9-0041-05

    【活动目标】

    1.认识到成为和交往“好朋友”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培养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2.通过心理情景剧、小组活动体验与讨论等活动过程,练习成为“好朋友”的认知和行为,逐步培养高中生人际沟通能力。

    3.体验做一个好朋友和交一个好朋友的主观感受,体验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带来的积极感受。

    【活动难点】

    1.在生活情境中,迁移运用“好朋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体验做一个好朋友和交一个好朋友的主观感受,体验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带来的积极感受。

    【活动重点】

    1.认识到成为和交往“好朋友”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通过心理活动课,学习成为“好朋友”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方式】

    绘画表达、心理剧演出、心理电影赏析、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白纸、画笔、心理剧剧本编制、多媒体课件制作、心理短片整理剪辑

    2.学生准备:分为6个小组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動:“挥挥你的手”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的主题是“好朋友的样子”,我们一起来探讨真正的好朋友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有趣的互动来彼此熟悉和了解一下吧。这个游戏叫“挥挥你的手”。先让我看到你们的手,挥挥手跟你身边的同学打招呼。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怎么样用挥挥手来表达你的观点。

    1.介绍手臂测量法:

    手臂可以摆放为五点位置:抬最高向上90°为5分,向上45°为4分,平举为3分,向下45°为2分,垂直放下为1分。

    请同学们认真听要求,看教师示范,学会用手臂表达自己的观点。

    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做出适当的指导。

    2.活动“挥挥你的手”。

    师念问题,同时ppt呈现,学生用手臂动作表达观点。

    (1)运用手臂,让我知道此时此刻的状态。

    (2)运用手臂,告诉我你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多少期待。

    (3)运用手臂,示意你认为你的好朋友多不多。(主观感受,好朋友的数量)

    (4)运用手臂,表达你认为你的好朋友好不好。(主观感受,好朋友的质量)

    (5)运用手臂,让大家了解你是否愿意完善自己,做一个值得交往的真正的好朋友。(了解主体意愿)

    设计意图:

    1.通过热身游戏来使接班上课的陌生学生与教师相互熟悉,也使同学间出现互动,起到热场的作用,并导入主题。

    2.手臂测量可以简明快速地了解学情,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他们能很快学会并应用。

    3.运用手臂测量来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对本节课的期待、同学们的交友数量和质量、改变自己的动力程度。

    4.第五条为了达成师生共同的教学目标。

    二、热议案例

    1.江歌案——毁掉青春与生命的“友情”

    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2016年11月24日晚间,日本警方对外通报称,以杀人罪对中国籍男性留学生陈世峰发布逮捕令,指控其杀害了中国女留学生江歌。

    为请求日本法院判决陈世峰死刑,2017年11月12日下午,江歌母亲江秋莲及众多中国留学生志愿者,在东京池袋西口公园集会,征求民众署名支援。

    2017年12月20日,江歌被杀一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2.学霸情侣保送北大清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学霸情侣董宇阳和孙维维才是货真价实的学霸,而且是国际级的霸。他们刚刚在俄罗斯举行的国际化学竞赛上包揽了世界第一和第二。当然,化学不是网友们最感兴趣的,事情的高潮在于得奖之后世界亚军也就是女孩孙维维在人人网上@了董宇阳说:“最开心的不是得了什么牌子或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领奖台上。”大方公开了恋情。

    目前来自天津新华中学的董宇阳已经被保送清华大学,而长沙雅礼中学的孙维维是被保送进了北大。

    设计意图:

    通过热议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好朋友和坏朋友分别会有多么不同而深远的影响。

    三、绘画表达:初探“你心中好朋友的样子”

    师:看过这两个案例,我观察到很多同学若有所思,现在请将手中白纸对折,在左边画下你心中好朋友的样子。

    只需要简笔画即可。可以画线条、画色块、画人、画动植物或者其他。将TA带给你的感受用图画表达出来。只要能表达你心中真正的好朋友即可。画完后想想你为什么这么画。

    设计意图: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运用绘画这种艺术性表达让每个学生都能描画出“心中好朋友的样子”。

    四、迷你校园心理剧

    (一)心理剧排演

    出于时间的考虑,本节课采用“迷你”心理剧,自编剧本短小精悍,共六幕,设计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切口小。学生分为六个组,每个组排演心理剧的一幕。每个小组领到剧本后,先小组内排演。之后在全班展演。

    自编心理剧《青春的色彩》剧本,剧本元素:

    核心元素:人际交往,包括同性交往和异性交往。

    涉及的其他元素:考试诚信、校园暴力(潜在并可能发生)、网络依赖、亲子冲突……

    通过多种元素的呈现,展示青春的色彩,呈现青春的酸甜苦辣,并让学生体验到“好朋友的样子”。

    主要人物:

    凯琪:高二某班女生,内向好强,学习刻苦,做事认真,比较刻板,做事有原则。与小娜是平时玩得最好的好朋友。

    小娜:高二某班女生,活泼贪玩,男孩子气,追求时尚,学习不用心,好耍小聪明,有很多男生喜欢。与凯琪要好,常与大鹏等一帮男生一起玩儿。

    心怡:高二某班女生,乐观开朗,学习一般,比同班同学大一岁,较同龄人成熟,是班上很多同学的知心姐姐,人缘好,和班上很多同学打成一片,和凯琪、心怡关系也不错。

    大鹏:高三某班男生,准备考艺术类,学习不太用功,爱运动,爱打游戏。父母离异,给很多生活费却没人管他。喜欢凯琪。

    王老师:监考老师,高一某班班主任,严厉不苟言笑,因监考严格被学生戏称“王捕头”。

    大鹏妈妈:离异,是大鹏的抚养人,但忙生意常常不在家,给大鹏很多零用钱作为补偿。

    主要道具:教室桌椅,考试卷子(纸张)、笔

    第一幕

    时间:期末考试前一天

    地点:某班教室

    旁白:青春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有无限的征服的可能,也有浪淘风簸的考验;青春是将要远行的行囊,装满了困难、挫折与迷惘;青春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交织着人生的苦辣酸甜;青春伴随着无数的梦想,无数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和苦恼……

    小娜:(走到凯琪身边)凯琪,这次考试你一定很有把握考好吧?

    凯琪:(正在埋头复习被打扰,有点烦)没把握,我还有很多知识没复习好呢,真怕考砸了。

    心怡:(打趣地)呵,我们凯琪也太谦虚了,你可是咱们班的尖子生,上次你就考了全年级第一,你肯定能行。你和小娜平时那么好,就帮帮她呗。

    小娜:明天考试咱俩一个考场,到时候就全靠你了。最近事多,没来得及背书(对凯琪眨眼睛,笑嘻嘻)

    凯琪红着脸没作声。

    第二幕

    时间:考试时

    地点:考场教室

    王老师:(预备铃声响)同学们,准备开始考试了,大家把东西都放在讲台。考试时,大家好好答题,别东张西望,我可手下不留情。(开始发卷子)

    小娜:(坐在凯琪前面,回头给凯琪传卷子)凯琪,缘分啊坐你前面,这次考试靠你了,拜托拜托,回头请你吃大餐。

    凯琪:(怯生生地小声说)“王捕头”厉害得很,我不敢。

    小娜:(面带不悦)你看着办吧。(趁着王老师转身,回头给凯琪递了一个纸条)

    凯琪赶快拿起纸条,回头看看老师,握在手心。

    小娜多次回头给凯琪使眼色,但凯琪始终没有把纸条传回去,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第三幕

    时间:考试后

    地点:校园里教学楼外

    小娜:(愤愤地)凯琪真不够意思,也不告诉我,亏得平时我还跟她关系好,真小气!

    心怡:别生气了,这也不能全怪人家啊。要是被“王捕头”抓住了,可是要记过处分的,那就麻烦了。

    小娜:我就是气不过,她拽什么啊。一会咱们回教室把她的课本和笔记都给她撕了!看她得意!

    心怡:你这样更不合适了,还拉帮结派,难不成打架啊?想想你们平时多要好啊,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这样。下次好好复习吧,我们仨一起,咱们不会可以问她啊。

    小娜:我才不要問她!

    心怡:你真是任性!

    第四幕

    时间:考试后

    地点:校园里教学楼外

    凯琪走了过来。

    凯琪:(小声地)小娜。

    小娜:(生气)别理我,烦着呢!

    凯琪:(温柔地)我知道你不开心,觉得咱们是好朋友我却不帮你。可是作弊对咱们都不好。其实,刚才我就想好了,从明天开始,我们一起温习功课吧,有什么问题不会,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争取下次考试我们都考好。你说好吗?

    小娜:(觉得有些惭愧)我也知道作弊不对……你这么说,我……

    凯琪:我明白你,别说啦,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

    心怡:(哈哈大笑)这就对了嘛,吃饭去。(搂着小娜、凯琪)

    第五幕

    时间:考试后的某一天

    地点:校外网吧

    小娜、大鹏、心怡在网吧打网游。

    大鹏:小娜,我们晚自习别去上了,我请你吃饭去,心怡,一起去。

    小娜:好呀,反正我也不想去上晚自习,无聊死了,还是打游戏爽呀!

    大鹏:来,咱们再打一局!

    心怡:算啦,玩一会儿还是回去吧,凯琪不是还约咱们今天一起温习功课吗?咱回去吧,周末再来玩儿。今天已经玩了一个下午,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成了网虫了。

    大鹏:打游戏多爽啊,总比我一个人回家好,我妈都不回来,在家太无聊。(电话响起)说曹操曹操到,我妈的电话!喂,妈,什么事?啊,什么,我在网吧呢。我就玩儿一会儿你就管,我每天吃什么喝什么你怎么不管,我心情好不好你也没有关心过!(啪地挂了电话)

    小娜、心怡:大鹏,我们别游戏了,回去上找凯琪上自习吧。

    第六幕

    时间:考试后的某一天

    地点:学校操场上

    小娜:凯琪,心怡,刚才大鹏又跟他妈妈吼了,你说咱们该怎么劝劝他。

    凯琪:你是他的好朋友,是该好好劝劝他。

    小娜:是啊,我也想,就是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刚才给我发微信,说心情不好,让我晚上跟他回家看电影,还说晚上别回宿舍了,就住他家。

    凱琪:是吗?跟他回家住?你可是要三思,虽说他喜欢你大家都知道,但是去他家住可不是小事情。我们现在还是学生。

    心怡:是啊,住外面难免会发生什么,到那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了。毕竟,我们还没有到能够承受这些责任的年龄。好的感情,应该是使人成长而非受伤害啊。

    小娜:你们说得有道理,有你们真好。我再想想看吧。

    旁白:小娜给大鹏发了一条短信:“大鹏,我很担心你和你妈的关系,有什么难处和我们说,我凯琪心怡都是你的朋友,都会一起帮你的。大鹏,有你这个朋友真好,就让我们保留这份美好的情谊,等我们成熟到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再续这份情谊吧!我们还是朋友,不是吗?”

    (二)理性思考:讨论与分享

    再议“你心中好朋友的样子”

    1.思考:现在你认为“好朋友的样子”跟刚才你的画作所表达的还一致吗?有何不同?请用三个词语来描述并写在纸张空白处。(提示:思维、情绪情感、行为、性格特点等。)

    2.小组交流:每个成员心中好朋友的样子,并讨论出小组公认的好朋友的样子。

    3.全班分享: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组一致认为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好朋友”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设计意图:

    1.这是本堂课的主要环节,采用“校园心理剧”的方式,将本节课的辅导效果迁移延伸至课外,让学生们体验在面临选择和考验的时候,如何做一个好朋友。

    2.该心理剧为作者自编的心理剧,对于高中生而言,有话题性和挑战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3.在感性的绘画表达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思考回归理性,让学生从对“好朋友”的感性认识转到理性思考,从而联接感性和理性,最终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达到感性与理性的整合。

    五、心理短片赏析

    (一)心理短片赏析

    播放剪辑过的心理短片“turning point”(7分钟),网址:http://v.qq.com/boke/page/w/0/p/w0138msbs0p.html

    备注说明:短片是2008年美国导演Joshua Bevier的作品。故事从一份神秘的遗嘱开始,短短16分钟,传递的正能量却非常的丰富,三个人三段经历,关于金钱、关于心理阴影、关于爱情,最根本的是关于无私的帮助。

    教师:“短片的精神那么可贵,就像漫漫黑夜的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短片没有说教,没有煽情,处处都是那么朴实无华,却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个看到的人,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不愧为一部伟大的影视作品。”

    (二)又议“好朋友的样子”

    教师:当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势必会带给自己和他人以温暖和力量。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生命里的转折点,都可以有影响有意义。

    从此,我们做事不仅仅去看眼前是不是能立刻见到成效,而是相信——总有一天,影响会发生,或者,影响已经发生,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上帝会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好朋友”吧,从积极完善自己和影响身边的人开始,说不定你就是别人生命的转折点!

    设计意图:

    1.赏析心理短片,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触动甚至震撼。

    2.点拨提升,让每个学生认识到成为一个“好朋友”的意义,达成教学目标。

    六、点题总结

    师:愿我们能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就像漫漫黑夜的一盏灯,温暖和照亮自己和他人!愿好朋友一直都在!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1.对课程内容的反思

    此课程是安排在高一入学之初,高一新生处于“新生适应”的过程当中,其中对“新朋友”的选择和交往尤为关注,为此选择在这个阶段因势利导地开设该主题的心理课。本节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对“友谊”的内涵进行思考和澄清,促进同学更好地“新生适应”和“人际交往”,帮助学生更自信更快乐的开启高中的学习生活。

    2.对课程形式的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不同形式的体验性活动,包括绘画表达、心理情景剧演出、电影赏析等,课堂上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知:感知做一个好朋友和交一个好朋友的主观体验,体验做一个好朋友和交一个好朋友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练习成为“好朋友”的技能与行为,体验积极社会支持系统所带来的积极感受,逐步培养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紧密围绕“好朋友的样子”层层展开,并且通过“初探、再议、又议”不断深入,使得学生对“好朋友”有了一个由浅及深的思考、对“好朋友”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4.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和积极性很高,说明这个主题正是学生们当前所需要的。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对“友谊”的原有理解有所偏颇,通过参与多个环节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澄清自己对“好朋友”的认知,学生认识到成为和交往“好朋友”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健康、积极的交友观。

    5.注意与建议

    (1)本节课的设计在多轮实施后,反映出一个潜在的问题:每个环节的时间较为有限,不能更为充分的展开和讨论。为此,实施时需要注意:第一,将心理剧本在课前交给学生排演,不占用课堂时间排练,而是在课堂上直接演出。第二,实施时可根据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可以考虑是否精简各别环节的内容或者简化实施的形式,从而使得具体环节的实施能够更为深入更为充分,做到“少即是多”。

    (2)本节活动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于细节和现场的处理和把握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和精进。具体包括:对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教师可以给出更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回应”;在学生的发言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点拨和提升;在课堂有现场生成时,教师要敏锐把握和抓住,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和及时的利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太原,0300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