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叫你呢! |
范文 | 潘家琪 〔关键词〕同伴关系;人际关系;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47-03 【活动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正处在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阶段,面临着学业与人际关系的转变适应问题。学生来到新的班集体,同学们在互相接触、熟悉的过程中,对彼此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渐渐地,同学间根据这些特点开始取绰号、叫绰号。根据调查发现,初一学生取绰号、叫绰号的现象非常普遍。绰号的出现既是同伴关系亲近的表现,也是部分同学开玩笑的结果。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很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会影响对自我的认识,一个善意、尊重的绰号可以让对方收获自信和快乐,一个使用不当、缺乏考虑的绰号也可以让对方感到自卑和难过。因此本堂课的辅导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绰号的定义及其影响,区别绰号与昵称,知道影响绰号带给个体不同感受的因素。 能力目标:能慎重使用绰号,掌握在取绰号、叫绰号时的注意事项,能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同伴间友善相处的愉悦情感,培养人际交往的积极态度,积极称呼彼此姓名。 其中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取绰号、叫绰号时的注意事项;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慎重使用绰号。 【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 【活动准备】 通过与几个学生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绰号的认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与绰号相关的经历,并根据访谈设计问卷(见附件),对初一学生发放问卷。 根据调查搜集学生熟悉的绰号和案例,为课堂的进行提供资源。 【活动过程】 1.环节一:热身活动,引入主题 “玩一玩——叫你呢”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开始以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暖身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体验各种称呼,从而引出课堂话题——绰号。 操作过程:教师说“叫你呢”,学生回应“叫谁呀”,教师说一个称呼,学生如果曾被他人这样称呼过就迅速起立,并大声说“有”然后坐下。活动结束后请同学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各种称呼给他带来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称呼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教师小结,并引出本堂课的话题——绰号,提问学生“绰号是什么”并做简单介绍:“绰号,又称外号,是根据个体的一些特点,而命名的有代表性的称谓。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既有善意的昵称,也有侮辱性绰号。” 操作注意:选择的称呼应涵盖各种内容且是学生所熟悉的,既能调动气氛,让大多数学生有参与感,同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称呼带来的情绪。例如来自父母的“宝贝女儿”、绰号“帅哥”“胖子”,一位班级同学的姓名,在校内的身份“×××班的同学”等等。既有温馨愉快的,也有无好感的,还包括没有特殊感受的。 2.环节二:体验感悟,深入思考 “辨一辨——绰号站站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分辨不同綽号对当事人带来的影响,辨别令人喜欢或不喜欢以及不确定感受的绰号在内容与使用上存在的区别,并探讨大家对“没有绰号”现象的态度。 操作过程:现场通过举手调查大家被别人取过绰号、叫过别人绰号、给别人取过绰号的经历。在引起大家的共鸣后让学生在绰号万花筒中抽取一个绰号,根据自己对这个绰号的态度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确定,将抽到的绰号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卡纸,并选择坐在不同的小组。学生走动就座后让学生分享不同感受的绰号,并讨论这些让人喜欢、不喜欢、不确定感受的绰号的特点。接着提问学生面对同一个绰号为什么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学生抽到了“没有绰号”的纸条,这几个同学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绰号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取决于绰号本身蕴含的褒贬涵义,还是否与本人实际情况相符合,或本人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经验对绰号进行解读。而对于没有绰号的情况大家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解读而有了喜欢与否的感受。 操作注意:绰号万花筒的绰号来自前期调查搜集的绰号,绰号内容有重复,且加入了“我没有绰号”纸条,意在让学生发现绰号的特点,并思考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绰号以及“没有绰号”的不同的感受。 3.环节三:案例讨论,换位思考 “看一看——胖土豆,为什么没来上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被叫不喜欢绰号的感受,以及感受哪些绰号使用的行为会伤害对方,从而了解不能随意对他人使用绰号,并让被叫绰号的人学会客观判断、理解对方的行为意图。 操作过程:播放视频《胖土豆,为什么没来上学?》。 视频内容: 早自修,下课了。 小方伸了伸懒腰说:“下课了!下课了!”他问林浩的同桌小斌,“哎,小斌,今天你同桌胖土豆怎么没来上学啊?怎么了?” 小斌:我也不知道啊,昨天还好好的。 小方:小杰,你们俩昨天不是一起回家的吗?你知道原因不? 正在写东西的小杰抬起头:“我看他昨天回去的时候看着有点不开心,那我就问他怎么了呀,好像有听到他在嘀咕什么,小方又叫我胖土豆,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家总这么叫他他真的不喜欢之类的话,是不是这个原因啊? 小方:啊?我怎么他了?他不喜欢我们叫他胖土豆?!大家不是一直这么叫的嘛,他也没说什么啊? 小斌:肯定是你,昨天你对他干什么了,你平常不是总笑他嘛。 小方:谁笑他了,他本来就是又矮又胖啊,我实话实说嘛,而且我也是开玩笑的,不至于因为这个不来吧? 小杰:切~昨天课间操的时候老师不是批评他动作做得不好嘛,你还要在旁边胖土豆胖土豆的叫他,他不生气才怪。 小斌:好像是有这么件事,那时候这么多人看着,女生们都笑了。 小方:哎,哎,怎么搞得都是我的错,你们难道没有叫过这个绰号! 小杰:额……这不是大家都这么叫他我也就跟着叫了嘛。要我说小斌你是他同桌你叫的最多了,而且这个绰号还是你取的呢。 小斌:我没想那么多啊,就觉得这个绰号跟他挺像也挺可爱的,是你们平常叫得太过分了,昨天他都被老师批评了你们还在旁边阴阳怪气地叫他。 “都怪你”“都怪你”。 ① 分享感想:向学生提问“你觉得林浩没有来上学跟大家叫他绰号胖土豆有关系吗?”学生分享想法,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林浩因为对自己身材的自卑而不喜欢这个绰号,同学们经常性叫绰号、在公众场合叫绰号、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叫绰号这些行为都伤到了林浩的自尊心。 ② 空椅子技术:画外音继续,展示林浩的独白:“胖土豆,胖土豆,我讨厌大家这么叫我,好像我又笨又胖似的,我有那么胖嗎?他们就是在讽刺我嘲笑我。昨天课间操的时候林小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叫我,结果大家都跟着叫。我好没有面子,还有好多女生在呢,真的不想在这个班级待了。” 提问学生“听了林浩的独白你有什么看法?”“如果林浩在我们班,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做的吗?”并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请学生上台戴上面具坐在椅子上扮演林浩,同学们表达对林浩想说的和想做的。教师通过回应学生分享的,帮助学生澄清叫绰号的行为是无心的玩笑、亲昵的出发点、缺乏对对方感受的考虑等。“你其实希望同学们怎么做呢?”让大家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从而避免问题的出现从而解决问题。 操作注意:本环节注重对学生的追问,通过追问让学生能够换位思考并澄清使用绰号的意图。 4.环节四:各抒己见,辩证认识 “选一选——你对取、叫绰号的态度是什么?” 设计意图:辩证看待“取绰号、叫绰号”的现象,思考取绰号、叫绰号时应考虑的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对于取绰号、叫绰号这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你是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呢?根据不同的态度坐到不同的小组。小组根据选择的态度分别讨论你不能接受的理由是什么?你对于同学之间的称呼使用有何建议?你能接受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能接受的话,那么取绰号、叫绰号时我们应注意什么?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听完分享后,教师小结:我们应该更多称呼彼此姓名,应慎重使用绰号。即便使用绰号我们也应在取绰号、叫绰号的时候秉持善意的态度、使用褒义的内容、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所处场合,根据彼此的关系亲密度取、叫绰号。 操作注意:让学生感悟绰号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应慎重使用,引导学生发现取绰号、叫绰号时考虑的各种情况。 5.环节五:真诚留言,情感升华 “写一写——暖心留言卡”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互相表达内心、修复彼此关系的机会,加深课堂感受,升华课堂收获。 操作过程:对曾经被自己叫过绰号或叫过自己绰号的同学,让学生把想要说的话写在留言卡上,并在课堂上进行赠送。 操作注意: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 教师总结,结束课堂。 6.课堂反思 考虑到绰号现象确实客观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因此一味杜绝学生使用绰号是不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辩证看待绰号存在的意义并能够在使用绰号时换位思考就显得极为重要,其中的关键就是活动的设置和与学生的对话。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回应学生想法时存在不足,需要继续锻炼。 同时因为绰号的独特性,每个班级有属于各班的不同情况,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因此本堂课在不同班级进行操作的时候,课堂中呈现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和生成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到最后学生的感悟和收获,因此需要继续提高个人对课堂现场生存资源的敏感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学校,宁波,3157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