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表及里,探源问题并解决问题 |
范文 | 陈德冰 [摘要]小亨以风扇声的困扰为话题主动寻求心理辅导,通过具体化和澄清等技术发现,他的入睡困难其实与其人际交往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而人际回避又与自卑心理紧密相连。咨询师通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帮助来访者看到自身的“正向”资源;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纠正错误的认知,增进他对同伴的接纳;通过卡牌活动,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重建自信心。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合理情绪疗法;错误认知;自我觉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7-0036-04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亨(化名),男,12岁,七年级学生。个子不高,皮肤偏黑,身体健康,暂无病史。 父母管教严格,升学顺利,从小交际一般,朋友少。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做事情比较谨慎和细心,胆量小,不爱表现自我。学习成绩中等,课外时间喜欢阅读。与同学关系一般,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经常独来独往。二、来访者主诉 2018年11月份(正值学期二测)开始,发现自己入睡困难,经常听到嗡嗡的风扇声和同学呼呼的鼻鼾声,晚上12点到凌晨1点左右才能睡着,最好的情况也要晚上11点半才能睡着。中午经常无法入睡,闭目养神十分钟左右。但在家里不存在失眠情况。大多数时候,醒来后精神状态还可以。三、他人观察和反映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衣着得体,面容清秀,眼神稍有疲劳感,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顺畅,说话声音偏小。 班主任反映:來访者的课堂精神状态不佳,困意明显,但因为很乖巧,所以也不敢趴桌子。课堂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主动请教老师。常常独来独往,一个人自得其乐。 舍友反映:不喜欢与同学玩耍,舍友在一起聊天时他都是自己在一旁坐着,偶尔会与同学分享食物,少有开心的笑容。四、心理评估和分析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鉴于来访者的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完全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无幻觉、无妄想,人格相对稳定,故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来访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痛苦、兴趣减弱等症状,持续时间虽超过两个月,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但仍属于现实冲突,且能主动求助,故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由具体的刺激(风扇声、鼻鼾声)引起,刺激强度不大,没有严重影响到来访者本人的社会功能,情绪反应也没有产生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对来访者的评估为一般心理问题,初步评估与人际交往有关联。五、辅导目标与方案的制定 近期目标:减轻来访者烦躁、痛苦的情绪困扰,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提高环境的适应性。 长远目标: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意识,重新悦纳自己,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发展,促进人格的完善。 咨询方案:通过焦点解决短程心理疗法,减轻来访者焦虑、烦躁的情绪困扰,帮助来访者看到自身的正向力量;通过认知疗法,修正来访者人际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改变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通过卡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形成健康的核心信念,重建自信。六、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评估阶段(第一次辅导) 四个月前,来访者已经断断续续主动反映在校入睡困难,要求心理老师介绍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但效果不佳。观察到来访者每次都会主动寻求帮助,且倾诉欲望强,良好的咨访关系已建立。为更好地评估来访者的情绪状态和个人特质,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了SAS测试和气质类型测试。结果显示,SAS标准分为57.5,超过临界分50,为轻度焦虑。气质类型测试因时间关系无法完成,但从做题的标注可以看出,来访者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执着的男生。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第二至六次辅导) 第二次辅导 1.澄清情绪现状,降低焦虑感 咨询师把心理测评的结果告知小亨,让他看到自身的情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降低他的烦躁感,同时树立克服困扰的信心。 2.全面收集资料,洞察生活状态 对于小亨的入睡困难,咨询师试图引导他把困扰具体化和情景化。来访者反映舍友的鼻鼾声很大,有时嘈杂声音也大。去年11月份起进入冬天后,风扇停止使用,没有风扇声掩盖同学的杂音,更觉得入睡困难,因此心里总是期待风扇声的出现。不喜欢融入同学的交谈中,认为他们爱吹捧自我,话题不适合自己。睡前习惯一个人操场散步,尽量减少与同学相处时间,只与班里一男生偶有交谈。从2月份起用一张纸记录每天的睡眠质量,目的在于提醒和总结,他表示每天都在期待周五的到来。具体化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 “他的困扰”,也让小亨明白,风扇声只是表面,深层的原因与人际、校园适应等有关。 3.家校沟通,合力心育 通过班主任与他爸爸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小亨在家的状态以及孩子的成长经历,联合家庭力量共同寻找诱因。 第三次辅导 1.寻找例外,看到改变的正向力量 来访者坦言,并非所有时间都会失眠,于是我们借用焦点解决短程心理疗法,帮助他寻找“例外”(睡得好)的情况。他罗列出以下几种情况:开风扇(风扇声掩盖其他杂音)、同学睡觉时不吵闹、疲劳、心情愉悦、星期四晚上、睡前与某同学聊天、熄灯后马上睡觉。再从内外因角度引导小亨看到,原来七个原因中有四个是内因,是个人能自主掌握的。 2.接纳症状,认识症状的正向功能 咨询师通过一些调查数据让小亨明白,每个人的睡眠质量会不同,只要不影响学习生活,都属于正常范围内。当前的困扰或许透露出人际上的适应不良,急于解决睡眠问题可能反而会加剧焦虑情绪。 3.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校园里每次遇见小亨,他都是一筹莫展,迫切要寻得快速入睡的秘诀,其实他忽视了自身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专家。对咨询师的过于依赖,反而削弱了自身的能量,咨询师必须让来访者从过往的成功经验中寻得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来访者表示睡前找好朋友聊聊天,心情愉悦了,入睡相对容易。 第四次辅导 1.追溯童年,觉察自身的人际互动模式 来访者自述,小学三四年级时同伴交往稍开心,五六年级后几乎就与一到两个同伴相处。五年级时,曾有人告诉爸爸,自己唯一的一个好友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于是他慢慢远离了该好友,自此,择友变得更加谨慎。由此可见,小亨现有的人际回避也许源于童年时没有恰当地处理好人际问题,存在以偏概全现象。 2.分析择友标准,找出不合理认知 现在小亨给自己定的择友标准是:幽默、谦虚、低调、爱学习、有共同话题。其中,他对“低调”的定义是:不敢上台发言、不自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明显,他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咨询师陪伴他就“上课爱发言就是炫耀自己”“课间闲聊就是在自我夸奖”等观点进行理性辩驳,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在共同的努力下,小亨终于领悟到“发言≠炫耀”“聊天≠自夸”。 3.求同存异,发现同伴的可爱 本次辅导结束,咨询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小亨:每天努力发现同伴的一个可爱之处,把它写在本子上。咨询师期望通过此次家庭作业,让小亨学会接纳同伴,学会包容和理解,放下个人的主观偏见。 第五次辅导 1.分享同伴的“可爱之处”,试着接纳同伴 咨询师发现小亨写的“可爱之处”并不多,但他表示愿意继续坚持这样的作业,并反映有一个晚上听到A同学的鼻鼾声不断响起,本来也很烦躁,后来试着想想,A同学其实是一个“爱助人、对待同学很有礼貌的人”,军训时还借洗发水给自己。想着想着,竟然自然入睡了。改变是艰难的,但一旦愿意迈出第一步,就看到了一丝曙光。我也从小亨身上看到了我们辅导的一缕阳光! 2.学习换位思考,改变自我的不足 小亨对同伴的苛刻和挑剔,往往会影响到自身的人际关系,咨询师在本次辅导中帮助小亨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思考“我喜欢与一个爱挑剔他人、过于自我中心的同伴交往吗?”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同伴,学会如何融入班集体中。 第六次辅导 1.卡牌活动,觉察自我 本次咨询师通过卡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形成健康的核心信念。小亨抽出的第一张意识卡是“离开”,第二张潜意识卡是“控制”,第三张建议卡是“说再见”。小亨由此联想到,的确自己希望初二分班时能离开现有的班级,或者离开现有的宿舍,认为只有离开才能过得开心。对于“控制”,小亨说很希望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交往模式,可是從小父母就批评自己“个子小,不爱学习”,也总爱拿自己的成绩与最好的同学比较,每次比较的结果都是“自己不如好友”。小亨表示那时很希望自己快长大,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对于“说再见”卡,他则说“我想对父母说再见,对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 2.接纳自我,与“我”和解 小亨对同伴的挑剔,过于自我中心,只看到自己的标准,独来独往,表面的“自大”背后其实住着“自卑”的小矮人。要改变现有的人际模式,最根本的是帮助小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冥想活动中,小亨逐一看到了“幼儿园的我”“小学的我”“初中的我”。最后,咨询师要求小亨对每个“我”说一句心里话。咨询师觉察到活动结束后,小亨的眼角已经湿漉漉的,他已经明白“与同学过不去”的背后实质是“与自己过不去”。 3.放下“完美”,重建自信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个体,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辅导最后,咨询师帮助小亨从过往的成功经验和快乐时光中,寻找到“我”的点滴光辉,寻找到“我”的成长惊喜。咨询师期待这一束“微光”可以继续照亮来访者前方的道路。 4.布置家庭作业,积极心理暗示 每天写一句自我激励的语言,帮助来访者看到希望。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七次辅导) 1.分享作业,看到正能量 来访者带着两周的家庭作业前来辅导,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小亨的“快乐”“乐观”,从交谈中也得知他不再逃避宿舍,最近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改善。 2.结束陪伴,鼓励独立前行 辅导最后,来访者很欣喜地给我画了一张画,画的意境是:两个人坐在湖边看书,湖中间跃起一条大鱼,远处是一道阳光和飞翔的大雁。他对我最近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刻,我知道该结束一段陪伴了,未来的路还得他自己走。 3.家校合作,巩固辅导效果 辅导完毕,咨询师建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给予该生帮助,帮助他找到自我的闪光点,找回自信心。同时,也善意提醒家长多肯定孩子的成长,多加强与孩子的真诚沟通。七、 咨询效果评估 来访者本人的评价:心情舒畅了,睡眠也改善了,听到鼻鼾声和风扇声已经不觉得那么烦躁,会努力加入同学的交谈中。 班主任的评价:开始看到课间小亨与同伴有交谈,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舍友的评价:开始与同学搭讪,周末回来也会与同学分享美食,回宿舍的时间也比以往长了。八、辅导反思 由“风扇声、鼻鼾声的困扰”到“人际的回避”,再到“自卑的我”,在这次辅导中,我们看到简单的问题背后,往往包含着更深层次的“自我接纳”的问题。因为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只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初中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一名心理辅导员必须有敏锐的觉察力,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真正地接纳自我、悦纳自我。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陈静琴.从孤独中走出来——人际交往心理辅导个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27-29. [3]毛春梅.沉默的“冰山”——初中生社会性退缩心理辅导个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32-33. [4]何琪.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于改善青少年人际关系小组的运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南海区官窑二中,佛山,528237)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