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范文

    黑晟斌

    〔摘要〕对“职业教育”“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进行辨析,阐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以协同论、发展生涯论、建构生涯论为依据,探究了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模型,为增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辨析;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52-03

    职业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职业生涯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各地中职学校相继开始了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但从大量的实地调研结果来看,职业生涯教育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导致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1]。准确把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是科学有效地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必要对生涯教育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探索。

    一、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当前,許多人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缺乏正确的认知,常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概念混为一谈,使得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大多停留在“就业指导”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们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连续性、终身性、系统性认识不够;二是人们对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够。职业生涯教育的缺位与滞后,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填报志愿盲目、跳槽频繁、毕业生回炉再造等情况频繁发生,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耗。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1.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教育诞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伴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而得以推广。《汉语大词典》将“职业教育”定义为“给予学生和在职人员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我国学者也曾指出,职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个体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的教育[2]。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已然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体制发展逐渐健全,教育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专业技能学习外,还增加了公共基础知识、德育等。德育中包含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部分内容,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为能清楚区别两者间的差异,可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职业生涯教育是对各年龄阶段人群进行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教育内容除具体职业技能的教育外,还包括职业理想的信念教育,就业观、择业观、成才观的理念教育,职业发展目标选择与制定、职业规划评估与调整的方法教育等[3]。职业生涯教育旨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其学会利用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提高就业质量,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可见,从教育对象的对比来看,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从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来看,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之间有所重叠,但各自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相互补充又彼此独立。

    2.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

    在全面发展人才观的影响下,人尽其才、人职匹配的观念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学校职业指导应运而生。职业指导是依据一套有系统的指导计划,通过专业辅导人员的协助,运用访谈、测量等方法,以解决职业选择、求职技巧、就业创业及适应等问题为主,强调个人与职业的配合[4]。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在职业指导的基础上,生涯咨询与辅导得以发展,但其主要服务内容仍是为人们提供专业、岗位选择指导,或就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主要使用专业特质测量、生涯发展个人咨询与团体咨询等方法,在操作方法上更倾向于心理学范畴,属于具有阶段特征的短时性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是职业指导与咨询不能满足人们现实需求的必然发展,在教育主体、教育性质、教育方法、教学时效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从教育主体来看,职业生涯教育不仅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辅导教师,还需要家长、各科教师、企业导师等教育主体共同协作;从性质来看,职业生涯教育是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观念和准备的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持续性、互动性[5],侧重全体学生的潜能开发,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从教育方法与教程来看,职业生涯教育所用教育方法更为丰富、全面,教育时长跨度大,在教育效果上具有延时性,属于教育学范畴。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6]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事业奋斗目标,选择相应的职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以达成目标。肖夏[7]指出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三是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我国德育专家蒋乃平、杜爱玲[8]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产出形式,是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显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仍然存在差异,前者多以某一课程教学为载体,注重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技能的传授,后者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多方教育力量,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育内涵更加丰富。

    4.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Marland正式提出生涯教育的概念:生涯教育广义上泛指学校所进行的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一切课程和教育活动。生涯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然后延伸至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整个过程。这种教育同时具备学术及职业功能、升学及就业准备,其教育目标是培养个人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教育真实价值的整体构想。学术上一般对职业生涯教育与生涯教育的概念不作区别。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教育是由学校以各阶段在校生为服务对象,协调各方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性的综合教育活动。它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教育,着力于科学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的培养。诚然,职业生涯教育与生涯教育可替换,但与职业教育、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加以澄清以便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较之其他学段的生涯教育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想提升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建设,增强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立足于中职学校发展实际,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纲领,准确把握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任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固本溯源,寻找科学、适切的理论依据是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科学发展、实践研究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

    1.生涯发展论

    美国的职业管理学家舒伯(Donald E. Super)是生涯发展论的杰出代表,作为生涯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他的生涯发展理论核心是发展性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于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种主觀看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生命全周期。他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认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到衰退这一连串纵贯式的生命全期发展是一个人生涯发展程度的标志,也包括了个人在不同阶段所要发展的具体任务。这个结论充分体现出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中职生多处于探索阶段的试探期(15至17岁),遵照其发展任务,此时中职生已开始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能力与机会,开始考虑可能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层次,以此来确定个人的发展方向。

    以此为理论指导,中职学校生涯教育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认知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注重主体意识的培养,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资源与才能,挖掘并开发个人潜能,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发展视野与职业版图。二是普及性与差异化原则。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任务、成长问题大致相同,但不同学段学生之间仍然存在差异,由于发展需求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不同,因此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重点各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三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在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实践与体验活动的融入,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让学生达到学而思、思而知、知而行、行而远的效果。

    2.生涯建构论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已是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传统的生涯论强调个体处于一个固定不变、存在普遍却仍有真理的现实环境里,这一理念显然已与当今时代发展不相符。美国职业辅导实践与研究的资深学者 Mark L. Savickas 教授在 2002 年首次提出生涯建构理论。生涯建构论是对生涯发展的一种新理解,强调生涯适应力的培养。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生涯建构论指出个体职业发展的实质是一个追求主观自我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个体占有完全的主观的主导地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建构内容和建构结果[9]。2005年,Savickas 进一步完善了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建构,他认为生涯适应力高的个体具备以下特点:关注未来职业前景;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充满了探索欲和好奇心;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实现充满信心。

    通过对生涯结构论的学习,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便和盘托出了。职业生涯教育是为学生顺利就业及持续发展服务的,不能一味强调人岗匹配,中职学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对中职生实施成功教育,帮其建立生涯发展的自信心;弘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社会需求出发,主动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升能力,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形成自我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3.协同论

    协同学(synergetics)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提出的,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10]。协同教育是协同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成果,协同教育是在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中职学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要充分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学校、家庭、企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统一的人才标准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为其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场所,建立家、校、企一体的教育网络,打造全程化参与、全过程监督、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模式,保证生涯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性,进而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中职学校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培养基地,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确认识职业生涯教育内涵,全面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刻认识职业生涯教育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模型,有利于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才观、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报国志、建国行的意志与决心,从而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注:本文是湖南省“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XJK18BZY078)“校企协同视野下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娅.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刘春生. 职业技术教育导论[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85.

    [3]蒋乃平.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育人的重要形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47-149.

    [4]钱洁岚,张小红.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辨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3):103-104.

    [5]职业生涯教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53940.htm.

    [6]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7]肖夏.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生涯教育对策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8]蒋乃平,杜爱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发做到的“三个必须”——对现代职教课程开发理念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6-28.

    [9]关翩翩,李敏. 生涯建构理论: 内涵、框架与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5(12): 2177-2186.

    [10]邓华. 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5(7):109-110.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德,41510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