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 |
范文 | 郭丽平 李亚静 姚莹娉 【摘? 要】目的:探讨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患者3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15)采用程序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关键词】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序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89-0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出现的静脉血液凝结现象,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肺栓塞,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若治疗不及时会遗留皮炎、瘀滞性溃疡、下肢水肿、色素沉着以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现象,对其正常生活以及工作有严重影响,若血栓脱落还会出现肺动脉栓塞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介入溶栓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期间血栓极易脱落,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或者猝死,所以需要实行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1]。本次研究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1~64岁,平均(52.5±2.5)岁;病程范围0.5~3.2个月,平均(1.82±0.35)个月。对照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在42~65岁之间,平均(53.5±2.5)岁;病程范围0.8~3.5个月,平均(2.15±0.35)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谨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之后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及时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 1.2.2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 1.2.2.1护理评估 患者入院后與其进行沟通交流,对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合并症以及了解疾病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其家庭情况为其制定护理计划。 1.2.2.2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内容与患者共同制定护理计划,重点对患者的焦虑状态以及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计划内容需要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以及行为干预等。 1.2.2.3护理实施 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内容。(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之后发现其存在严重的心理焦虑情况,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需要在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并且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分散注意力,进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以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式,加强健康指导,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给予其一定的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全面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3)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适当活动患肢,帮助其调整体位,保证舒适度,进行患肢指导,在小腿处放置软枕垫高患肢,避免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饮食习惯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膳食均衡,避免出现营养失调。(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告知其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2]。 1.2.2.4护理评价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判断,分析其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1.3护理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危害较大,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出现的血液凝结现象,该病病程较长,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较多并发症,患者依从性也会不断降低,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介入溶栓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深其对疾病的了解,进而不断提高治疗依从性。 程序化护理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通过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需求,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与患者共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程序化护理更具计划性以及目的性,可保证护理内容更加全面,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监督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通过护患之间的配合可使得患者的信心不断提高,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进而保证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另外,程序化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护理人员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系统化解决,进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运行,研究中护理后患者的舒适度较好,并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也得以提升,表明程序化护理的效果较好,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参考文献 [1]?? 杜雪文.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199. [2]?? 王君.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4):194-195. [3]?? 李永访.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