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发现自己 从玩耍中获得伙伴关系 |
范文 | 傅宏 编者按:如何理解孩子的成长,尤其是3~6岁儿童,仅以学龄前后阶段儿童发展的视角或许还不够。当我们放远目光,跳出幼儿的阶段性成长视域,在落实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尝试从个体终身发展和人的社会性获得角度去探讨孩子时,才有更加鲜活和清晰的“儿童成长画像”;作为成人,我们才不会盲目,才会更加理解并懂得如何做才是尊重孩子,为其明天做准备,助力其成长。 本文系中央电教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河南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针对家园共育项目幼儿园开通的教育直播专题讲座《和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朋友们谈儿童心理发展》整理而成,刊发时有所删节。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天天都陪伴着孩子,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但是未必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毕竟,我们已不再是孩子了。在这里,我将从儿童发展研究的角度和大家共同探讨儿童成长的实质:我们对孩子成长的理解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哪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自身成长发展所需?入园对孩子来说只是学习的开始吗?孩子的在园生活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 困扰:学前儿童应该多学习还是多玩耍? 外国作者D.Elkind在2001年出版的Miseducation:Preschoolers at Risk一书中针对学前教育阶段的一些误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众媒体所宣扬的类似国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一种误导,并指出,现代教育的时间越来越早是一种过于激进的做法,帮助学前儿童阅读、识字及学习音乐等(指并非幼儿本身需要,而是人为强加给孩子的,例如各类兴趣班)是得不偿失的,这使得儿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一个简单的孩子,即按自己的意愿玩耍和社会化发展。如果儿童的生活完全由父母策划安排,他们可能会丧失自我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无论大家对此认同与否,最重要的是去思考:作者提出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是否有科学研究的证据? 一些海外学者开展了一项针对孩子从4岁到22岁的长期追踪研究,对比了两组幼儿,A组儿童为学习导向组,B组儿童为游戏和自发学习组。研究发现,早年被安排了很多学习任务的A组幼儿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更低的创造性、更少的自信,对考试紧张程度更高,对学校缺乏热情;另一组由自身意愿及爱好驱使玩耍并自发学习的幼儿表现出更好的社交和沟通能力,能更好地理解规则及惯例,能够更好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这一结果显然支持了D.Elkind的想法,即对学前阶段的儿童而言,玩耍可能比学习更重要。 思考:儿童的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进一步地,我们从儿童发展和儿童观的角度去看为什么会是这样,其中是否有道理。实际上,儿童不单指学前阶段的孩子,还包括了处于儿童阶段所有儿童。儿童是指多少岁以下的人群呢?我国已明确提出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概念,即儿童是指出生到18岁之间的完整序列上的人群,这是科学研究上相对正式的儿童概念。 为何跨度如此之大呢?这是基于“毕生发展观”的假设,即假设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存在三个重要的段落,首先是儿童段,接着是成人段——“成人”可理解为成熟的人,“儿童”可以理解为相对“成人”而言正在成长、成熟过程中的人——老人段,可理解为相对成人而言“熟过了”的人,逐步走向衰退;仿佛我们一天当中所见太阳的运行,从升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落下,这就是人的一生。 由此可见,儿童段有其重要的基本属性——整个儿童段,都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主要任务都是为成为“成人”做准备的。正因为如此,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服务于未来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社会化)。 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比喻,鉴于在很多家庭中母亲和孩子的关系相对紧密,那么儿童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中,和母亲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把陪伴儿童的人——母亲,作为儿童成长的参照系,用另一条线表示儿童成长发展轨迹(见下图),我们发现,孩子逐漸长大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逐步脱离对母亲的依附,这是我们对儿童成长和发展态势的总理解。 从儿童具体的成长历程来看,这种对母亲依附关系的脱离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其间会经历很多比较剧烈的波动,例如,出生为人与母体之间的分离,入园,再到青春期……几经“分离”之后,儿童方能最终步入社会。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家庭尤其是母亲逐步为其铺设台阶,最终令其脱离对母亲的依附并融入社会的过程,至此,儿童成长的任务才算达成,在心理学上这叫作“社会化”。 借鉴中国的一句老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已成为“好男女志在四方”,“四方”并不意味着要走多远,而是强调孩子能够独立。我认为,教育也应当有这样的态度,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最终能够步入社会,但同时,一个人走入社会不光靠知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剖析:入园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仔细观察人从出生到长大的一些关键转折点时会发现,个体对于和母体的分离其实是不乐意的。如前所述,无论在出生、入园乃至毕业之际,孩子们都会用哭泣等方式来表达这种不适应。 幼儿入园就是其中一次比较重要的分离过程。大多数家长都会发现儿童在入园前后会有哭泣的现象,家长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我家的宝贝是不是被欺负了?”事实上,孩子肯定被“欺负”了,不过他一定也“欺负”了别人。 但是,问题的重点在于孩子在幼儿园的这种生活与其之前生活之间发生的落差让孩子不喜欢、不适应。何谓“落差”,刚才说了,“入园”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儿童从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以同伴为主要人际关系的生活方式,而不再仅仅与成人(如父母、爷爷奶奶等)相处。正是这一变化,令他们感到了明显的不适应。 大家不要小看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它代表了未来成人人际关系的正式开端!这种同伴关系是儿童学习获得未来社会平等人际关系的起点。而这些是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无法教会他们的。虽然父母或其他成人也可以和孩子玩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成人和孩子之间的玩耍在性质上与小伙伴之间的玩耍根本无法等同。 在成人与儿童玩耍的过程中,因为成人角色与儿童角色之间的不平等,因为成人的退让与包容,很容易导致儿童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但是,这种现象只有当他们遭遇到了同龄小伙伴的时候,才会被改变,因为小伙伴之间是不存在谁需要刻意让着谁的现象。例如,当一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吃苹果的时候,虽然每个人手上都拿到了一个苹果,但是他往往看不见自己手上的苹果,而只看见大人手上的苹果,于是伸手就抢。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多半会拱手相让。但是,孩子如果在幼儿园也“如法炮制”,对待小伙伴,就有可能遭遇“争抢”甚至是“暴力”。这就是为何幼儿在入学之初的一两天后会表现出对幼儿园环境的不适应,因为同伴给了孩子更多的压力,不似父母。 但是,这也是学(园)校的价值所在,是家庭给不了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了同伴环境,而这种同伴环境是孩子日后进入实际社会真实面对人际关系的“初体验”。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以后,更多的是和同伴而不是与像父母这样的人打交道。 成人的两个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一是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二是婚姻中的夫妻关系,都是伙伴关系,这两种关系相处得适当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他早期是否能够适当地借助学(园)校环境得到锻炼有很大关联。因此,幼儿园是儿童开始新的人际关系的转折点,千万不能疏忽了这一阶段。那么,针对开篇所述“学前儿童是读书重要还是和伙伴游戏玩耍重要”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理解:孩子阶段性哭闹是何因,怎么办?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幼儿前后孩子的成长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改变其自我中心思维。其实,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的家庭生活中,尤其是那些被“伺候惯了”的“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得什么”的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慢慢地就形成了“我是大爷”的意识,真正有机会改变这种自我中心体验的是从幼儿园开始,同伴之间的相互“争抢”“欺负”让孩子逐渐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关系,需要通过小心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才可获得。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有焦虑,但在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步适应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成人,要能够忍受儿童初期进入幼儿园的不适应状态。从实际儿童临床的角度来看,孩子入园初期表现出来的不适应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哭闹,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出现生病等更剧烈的反应。例如,到了幼儿园孩子就发烧,接回家就好了;在幼儿园吃东西会呕吐,但回到家就安然无恙;等等。出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提示他们可能在通过身体不适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强烈、执着的诉求。 建议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反省并调整采用更加委婉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当然,这也是在提醒家长需要反省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否溺爱,让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产生太大落差所致。无论怎样,建议老师和家长不能因此而心软并包容孩子长期退缩回家的行为。一旦妥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如果孩子一发烧大人就把他接回家,几次之后,幼儿很快就会发现“规律”,日后,他/她也会经常用这种“生病”的方式表示对环境的抗拒,直至大人妥协。 此外,不只是在入园之初,当一个假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大人不注意,依然会出现类似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每逢开学孩子生病的现象就比较多的原因。 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并不复杂,一般来说,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过渡期,不要让其突然从家庭松弛的环境进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去,这样一定是不舒服的,可以在开学之前给孩子一段时间的缓冲期,慢慢地让孩子回归到幼儿园生活规律的节奏中去,白天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如此就能让孩子的入园过程相对顺利。 关键:为何学前儿童要更多地“玩耍”? 在此先讨论家长和同伴关系之间的差别。我国目前还没有多少关于新时代家庭特征的资料,从近期美国家庭系统变化的调查资料显示(见表1),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呈现出了晚婚、少子,有更多工作的母亲,更多的离婚和再婚现象,更多的单亲家庭,以及更多隔代抚养儿童的现象,这与中国目前的家庭现状大致相仿,这些特点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都是一些被认定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例如,在过去,我们会认为母亲在孩子早期阶段应该更多地陪伴孩子,母亲一旦工作,其陪伴孩子的机会就少了很多;而老人相比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包容、宽厚的心态会更容易造成对孙辈的溺爱;而离婚、再婚以及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 在如今的社会中,这种现象已普遍存在,我们无法苛求家庭做出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参与到幼儿园的小伙伴中去,更好地成长。 下面这张表(见表2)显示出了不同年龄的孩子游戏活动的差异情况,从婴儿初期的平行游戏一直到幼儿园前后孩子所做的角色扮演游戏(娃娃家等),表明儿童社会属性的不断增加。学龄前儿童已经非常喜欢甚至向往和伙伴做一些角色扮演等社交游戏活动了,在这一阶段这种游戏已经成为孩子的内在需求,这时候我们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场景,让他们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但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可能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和同伴之间的玩耍,除了监管照料好孩子的安全之外,无需干涉太多。因为,孩子正在努力通过自发的游戏活动学习胜任伙伴关系,这才是最主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幼儿园看小朋友们玩游戏,一个小男孩在“扮演”拖地的人,另外一个小女孩看着小男孩拖地,心里直痒痒,不断观察并来来回回地环视周边,最后实在忍不住,走过去一把夺过小男孩手中的拖把,说了一句:“現在爸爸累了,妈妈来拖一下。”小男孩愣了,老师似乎并没有交代这个情节,这该怎么办呢…… 这一活生生的案例揭示了游戏的重要价值——儿童借助游戏学会获得胜任自我的机会。在真实的社会里,儿童与人相处,以游戏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与竞争,这也是未来人际适应的两个重要品质。随着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冲撞与磨炼,孩子才能逐渐学会恰当地与人相处的本领。试想一下,如果缺乏了这些品质,家庭关系就不会融洽,同事关系也就自然难以处好。按照皮亚杰的说法,这种自我中心思维改变的最佳时期恰恰是在幼儿在园期间。 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的启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说出生是儿童身体进入人世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么入学就是心理和行为开始融入社会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它主要与儿童在园接受的成长和锻炼直接相关。因此,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放手让孩子去游戏和玩耍,因为这才是对孩子而言更好的成长机会。教育部提出,学龄前儿童应以游戏、玩耍为主,其基本意图也是如此。以上就是针对儿童成长特别提醒大家要关注的内容。 分享:从我做起,和孩子共成长 最后,我想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在实际培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1.突出预防教育。不要“事后诸葛亮”,一定要做在前面,例如进入幼儿园和进入小学前的准备。其实,除了前文提及的孩子上幼儿园会不适应,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也会让孩子有落差,从“游戏”阶段进入到了有“规则”的学习阶段,这时要给孩子们做一些规则训练,打好预防针,这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幼小衔接项目的工作重点。 切莫等到事情发生了以后再去补救,悔之莫及,应懂得“治未病”的重要性。既然我们学习了这些知识,就要用起来,防患于未然。 2.正面理解儿童。成人对孩子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总认为孩子没有按照成人的期望去成长,总觉得孩子调皮、不听话,其实,这是成人并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玩耍行为反映了其深度的内在需要。当成人用一种消极甚至是负面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更难与其合作,也更难改变自己。 所谓积极心理学就是以更阳光、更正面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当孩子考试得了98分的时候,你可以盯着没有得到的2分而训斥孩子,但这样训斥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心理。很多父母求完美、求全责备,其实孩子有很多的优点,需要鼓励。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先看到美好的一面,然后再去提醒尚不如意的一面,这样,孩子的成长会更容易一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要养成更阳光地看待生活的习惯。 有一个简单的积极心态训练法叫作“24小时不说消极话”,例如,从现在开始的24小时之内,无论见谁说什么都不许说负面的话。其实,当你用正面的方式去表达时,内心也一定会设法为其找到正面的理由,这就是欣赏生活。我们要从欣赏生活开始欣赏孩子,这就是习惯养成——能够坚持24小时就能坚持48小时。慢慢地习惯成自然。当我们再去看孩子时,看见其美好一面的可能性就会越多,当看见的美好越多时,孩子走向美好的机会就越多。请记住这句话!通常,正能量和正面理解有很大关系,亦即社会心理学上著名的马太效应。 3.积极“倾听”儿童。成人总是把自己看作更为权威、能够“发号施令”,其实这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去倾听孩子是如何感受世界的结果。请记住,在你准备用你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之前,可以暂停,先去观察,看看你的理解和实际上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出入?他們是不是如你想的那样呢?很可能孩子比你情绪初起时想到或判断的有更深入的内涵,是你之前所不知的。只有当我们用心倾听、观察孩子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读懂他们。 4.营造和睦氛围。以上种种都基于和睦的家庭环境。我们带给孩子的影响很多时候并非是我们的说教,而是我们自身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影响着孩子成长,希望大家真切地体会做好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从我做起,从营造和睦家庭氛围开始。 对学前儿童来说,进入幼儿园成长和发展是其进入学校、融入社会的开端,作为老师和家长也要相应地习惯于自我调整,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选择或创造更适合其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