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应用效果观察探究
范文

    石晋

    

    

    【摘 ?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镇静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析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依据随机法区分为两组,常规组(n=33)开展一般护理,镇静组(n=33)开展镇静护理,对比镇静组和常规组护理效果。结果:镇静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分、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数据比较,P<0.05,数据指标之间存在统计验证意义。结论:将镇静护理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展现显著价值。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镇静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06-02

    本次报道了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镇静护理与一般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选取对象即为本医院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分组法为随机法,常规组收入33例,男性:女性16:17,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5岁,中位年龄(55.54±4.32)岁;镇静组收入33例,男性:女性17:16,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34岁,中位年龄(54.54±3.55)岁。比较两组基础资料,P>0.05,无数据指标之间的意义。

    1.2 方法

    将一般护理用于常规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适当将患者床头抬高,早期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将镇静护理用于镇静组,(1)建立镇静护理小组,医院组织护士长、麻醉医师、临床医师、责任护士构建专业机械通气重症肺炎镇静护理小组,组长选为护士长,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及其科室护理特点结合给出科学的护理计划。(2)镇静评估的完善,医院定时培训护理人员的镇静评估技能,让其了解使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的方法,对镇静深度进行正确评估,依据镇静目标对药物注射速度及其剂量进行及时调整,每天间隔1小时或者30分钟进行一次镇静评估。夜间间隔3小时进行1次镇静评估,并且维持3至4分的镇静评分。(3)唤醒服务。每天上午9点予以患者唤醒服务,减少或者停用镇静药物,促使患者维持清醒状态,在将患者唤醒后需要让其完成简单指令,让其开展自主呼吸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对脱机与拔管进行判断,对于不能进行脱机患者,应该对麻醉药物剂量进行及时调整,维持3至4分的镇静评分。(4)适当约束,医务人员对于依从性较差及其不合作者需要适当约束其肢体,告知患者与家属肢体约束的重要性及其目的等,将交流沟通工作切实做好,防止发生医疗纠纷。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计算镇静组与常规组疼痛评分、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天数。

    采取Ramsay镇静评分量表对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临床镇静效果进行评估,总分为6分,1分为患者处于躁动不安情况;2分为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且能够听从指令;3分为患者嗜睡且能够听从指令;4分为患者嗜睡但可以唤醒;5分为患者嗜睡,唤醒后存在迟钝的反应;6分为处于深睡情况且唤醒后无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疼痛评分、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1.0软件处置,P<0.05,数据指标之间存在统计验证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常规组和镇静组疼痛评分

    镇静组疼痛评分对比常规组的数据指标,P<0.05,数据指标之间存在统计验证意义。

    2.2 计算常规组和镇静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镇静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对比常规组数据,P<0.05,数据指标之间存在统计验证意义。

    3 討论

    重症肺炎属于常见的一种ICU危急重症[1],目前机械通气属于对重症肺炎疾病临床治疗的关键方法,可将患者呼吸情况显著改善。不少严重病情患者都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也有的处于昏迷情况,但因机械通气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所以,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疼痛及其不良事件[2]。Ramsay镇静评分量表属于常见的一种评估镇静程度的工具,对于选择镇静药物初始剂量及其调整药物剂量与速度十分有利,可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及其麻醉效果[3]。依据Ramsay镇静评分量表给出合理的镇静评估结果,同时予以患者科学的镇静护理,设置护理目标,减少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4-5]。

    数据研究表明,镇静组与常规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比对,P<0.05,产生统计学验证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镇静护理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相比较一般护理展现更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毓英,史华颖.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767-3770.

    [2] 李敏.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8,(23):109.

    [3] 韩英.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8,(9):18.

    [4] 郑清月.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7):105.

    [5] 朱雅冰.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5):228-22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