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启发性提问的方式及意义探讨 |
范文 | 李旭 摘 要 初中物理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总会遇到困难,因为初中物理跟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对初中生进行启发性提问教学,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帮助初中生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数学 启发性提问方式 意义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物理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去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启发性提问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下提出并应用的。启发性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初中生物理知识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1启发性提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的意义 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给初中物理教师和初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一是启发性提问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二是启发性提问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三是启发性提问可以帮助初中物理教师创建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启发性提问可以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初中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正确 现在大部分的初中物理教师还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初中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发展。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经验和解题思路传授给了初中生,没有真正的让初中生理解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难让初中生养成物理逻辑思维,不利于初中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2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物理课堂活跃度,导致初中物理课堂过于沉闷、乏味。初中生很难在物理课堂上与物理教师产生共鸣,也没有与物理教师产生良好的互动,使得初中生很难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对初中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2.3启发性提问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 现在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再进行启发性问题教学时,没有注重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程度以及教材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使得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让初中生在回答问题时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时间一长就会使初中生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初中生以后的物理学习。 2.4启发性提问教学没有对初中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大部分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启发性提问的问题时只是注重了帮助初中生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初中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没有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也导致很多初中生只会纸面上的解答问题,不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阻碍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2.5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现在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已经把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他们往往只是单一的提出问题,而没有与初中生之间进行互动,造成了物理课堂过于乏味,没有让初中生认识到启发性提问教学法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和成绩得不到提高。 3如何有效的把启发性提问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 3.1采用比较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可以在帮助初中生巩固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思维。比较式的启发性提问是为了让初中生在比较中发现共性和个性,加深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初中生求同存异的思想发展。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测量》一课时,已知长度的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特殊测量法,特殊测量法又分为棉线法、累计法、滚轮法、裁截法和辅助工具法,这几种测量方法都存在共性和个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提问,加深初中生对于长度测量方法的理解。设问:直接测量法和特殊测量法测量的依据是什么?测量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应该用什么方法?测量篮球的直径应该用什么方法?通过让初中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加深对长度测量的印象,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3.2采用发散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发散式的启发性提问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初中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的启发性提问是为了帮助初中生通过解决问题去扩展思路,提高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测量》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测量工具不准确、外界环境的影响、视觉上的误差、观察和读取过程中的误差和实验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误差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物理实验结果不正确,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帮助初中生避免误差出现,提高初中生的实验准确率。设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于武汉的距离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米/秒的?你还能求出地震波到达重庆地震台需要多久吗?让初中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速度=路程/时间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公式计算来回避误差,既提高了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也帮助初中生发散思维和发展。 3.3采用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 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是提高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初中生可以在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中提高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热量与热值》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了解热量、热值的概念,热量在热传播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以及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发出的热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物理教师在讲解完课程内容以后,可以设问:初中生可以根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的关系,去思考和讨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初中生可以在家用燃气将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加热,观察它们温度变化量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初中生会发现水的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通过讨论提高初中生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3.4采用提问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 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探索精神,帮助初中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初中生进行思考;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内能与热机》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初中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以及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启发性提问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欲望,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什么是内能,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时可以让初中生进行思考,列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移动产生了内能?哪些因素会改变物体的内能?让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会发现,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在初中生提问学习的过程中能加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启发性提问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初中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生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成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初中生的接受程度合理的采用启发性提问教学方法,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兵.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19):271. [2] 谭征.启发性提问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及应用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97. [3] 张应中.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性提问的方式[J].教育导刊,2011(08):9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