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
范文 | 金英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是开展问题解决的学习,它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与机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探究、发现、实现再创造英语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问题的解决能力,笔者本文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以下方面开展论述。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解决问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法分析法。语法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语法无疑给英语学习带来了不便。英海教学习惯采取的以精读为主,强调规则,着重分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则以接受学习为主。语法分析法是英语教师们在教学中总是将教材内容零散分解成许多语法点灌输给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在这种学习方法的长期影响下,学生思维僵化,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学结果是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 (2)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由于长期以来教师教学形成的惯性和学科中心的影响,教师们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并且将自己的教育对象看作是学习本学科的专门人才来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接受式学习。由于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和被动。许多学生的学习侧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知识传输。单调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也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仍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2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发现往往都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思考,从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不仅是方法,也是教育观念的原因,更是一种教学质量观。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这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来提问题的。 总之,教师要时刻关往教材中隐藏的因素,营造一种能够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整个教学都能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问题必须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3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互动性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英语内容为题材编出问题。如给英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英语不是在背英语、练英语、考英语,而是在用英语。教师要从“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两大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把要学习的内容变为对话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和极地学习英语知识,将自己的生活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英语学生不仅爱学,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不同,常常会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独特性地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各种算法的多样化。 (3)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学期初先将小组分好,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技能、求知态度、学习兴趣等學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5人的小组,组员推荐一名组长,并赋予一项特殊的职责。如组长管控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 (4)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在一节课中,教师可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减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梯度,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题。 4激活求异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人。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5总结 总之,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要解决的问题离自己并不逼远,问题解决才有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操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桂清.研究性学习:作为理念、方式与领域[J].山东教育科研,2002(03). [2] 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05). [3] 高剑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学科教育,2001(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