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范文 |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更是有力的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毋庸置疑也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必须予以改革、完善。作为教师,更要积极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互联网能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以视频、图片、文章等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信息交换,并且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储存量大、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比较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有利于整合资源,存在,具有高效率、节约资源等等特点。而“互联网 + ”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更是有力的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毋庸置疑也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必须予以改革、完善。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同时网络设备的使用率较低。由于思政课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知识点需要与时俱进,与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关,因此单一、过于僵硬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激发出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甚至还会带来负面效果,令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的所学知识是空而大的理论,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课堂上单一的讲解形式令学生被动而缺乏学习主动性,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加之手机、电脑、IPAD等3C产品的冲击,课堂上的“低头族”屡见不鲜,令不少思政课教师头疼不已,课堂效果堪忧。 2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改革的建议 由于“互联网 + ”时代下学生的需求更多,对课堂以及老师的能力也要求更高。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急切需要紧扣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来进行改革创新。作为教师,更要积极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 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MOOC、翻转课堂等灵活多变的线上课堂学习,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课堂联动。 “MOOC”又称“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通过网络取得学习资源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课程没有人数、学籍限制,并且可以形成社群互动。自2012年美国大学首次设立网络学习平台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我国重点高校在2013年加入MOOC大家族。目前,我國已设有不少网络学习平台。授课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讨论主题,学生则通过选课、课程学习、讨论、考试;它要求平台、课程和课件紧密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站支持学习者的广泛,“慕课”的特点一是具有视频录制形式多样性,可以采取课堂实录、演播室录制、实地拍摄、采访式、录屏式等等;二是碎片化学习,视频一般不长于15分钟;三是增强师生互动,可以在线测试反馈、在线讨论等;四是学习形式多样,乐趣性增强。学生可通过在线自主学习、网络互动、进阶闯关、结合见面课小组讨论、大课堂直播互动,形式鲜活,寓教于乐。 翻转课堂是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教师单独辅导等,完成知识的内化。可见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完全突破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聆听为辅”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同时它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强制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 “慕课”、翻转课堂等线上课堂一改传统课堂的单一、枯燥,受到不少大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创新课堂形式来实现线上线下课堂联动,增强思政课堂的灵活性、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利用学习通等手机APP,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活力。 除了课堂形式创新外,还可以利用手机APP,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活力。比如使用超星学习通建立班级群、运用班级群在课堂上开展签到、 抢答等课堂活动、布置作业、还可以将学习课件传至学习通供同学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相应的功能支持,课后教师还能利用学习通班级群充分与学生交流探讨;另外,在学习通里每一位新加入的客户都会自动加入有专人负责的宿舍群,有任何使用问题都可以随时提问,24小时在线服务。学习通还支持直播功能。因此,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习通等手机APP,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力,提升思政课堂的活力和魅力。 “互联网 + ”时代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手机软件操作能力,不仅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还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谦虚学习、终身学习的心态,可谓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专项课题《从供给侧看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7JZW011。 作者简介:刘悦丹,(1982.12-),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