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翻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范文

    王璐

    摘 要 由于能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方式进行颠覆性的重置,任务型教学法成为了翻转课堂实践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本文旨在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例,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就任务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和预期目标展开讨论。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翻转课堂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1年11月28日,加拿大《环球邮报》中一篇题为《课堂技术发展简史》的文章中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列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实践的最重大技术变革。自此,翻转课堂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国内教学研究的新宠。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其核心的共同点在于:首先,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进行交换,把传统意义上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模式;其次,将学生原本的课堂内的知识初探与课后的知识内化过程进行时间上的整体前置,分别提前与课前和课中,以便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便利条件,丰富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提高互动性和评价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等等。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之下,教师的主要角色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教学任务的主要执行者,转而成为各类新型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1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性

    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专家大卫·努南(David Nunan,2004)认为所谓“任务”即是一种学生对目的语理解、操控、输出,以及用其进行互动的课堂活动。布林(Breen,1987)则宽泛地将“任务”定义为一系列简单或复杂的能够促使学生习得目的语的各类活动。埃利斯(Ellis,2003)着重强调这种“任务”应该充分展现目的语在现实应用中的真实面目。 总的来说,“任务”的设计须遵循六个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符合实际需求;学生通过互动学会语言的实际交流;将权威可靠的文本引入学习情境;语言知识本身和其习得的过程同样受到重视;个人经验得以强化;课堂和课外学习有效连接。虽然学者们对于“任务”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从其原则来看,“任务”将语言的实用性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而且这种对于目的语的实践并非是发生在对于语言知识的熟练掌握之后,而是一边探索一边得以实践,从而领悟、理解、内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参与,并尽可能地获取权威资源来为自己的认知奠定可靠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们通过互动、合作等交互式往来更加自然地掌握目的语的词汇、句法以及相应的适用情境等等。总的来说,这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任务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所提倡的学生中心原则不谋而合,由此成为其模式下最受关注的实践对象。

    2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在传统课堂模式之下,课堂活动的每一步都被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需要按照步骤参与即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就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步步紧跟,出现“掉队”的情况;或者,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导致兴趣点以及专注力的不同,势必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个体的即时需求,从而出现分神的情况;再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之下,学生的主动性逐渐丧失,探索未知的冲动和挑战“权威”的勇气被磨灭,这与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目标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在翻转课堂模式之下,大部分的时间交由学生来主导,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将课前探索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技能进行展现。通过演讲、讨论、表演、游戏、竞赛等方式,不但课堂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而且由于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任务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参与性和互动性更强,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模式的缺憾。而此时,教师退居幕后,成为观察者、评判者、调节者,在更宏观的意义上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师框定大的方向之后,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决定权,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之后,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将得到更多的培养;实践机会的增多将使得语言应用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学生们更能体会到目的语技能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出更加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任务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可行性究竟几何呢?如若一切按照上面所推理的状况进展,答案自然是十分乐观的,但不少研究者在具体的实践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首先,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课堂教学模式,他们更加善于倾听、理解、遵循和模仿,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应试型强化训练之后,突然的角色转换容易使之陷入迷茫和无措。第二,由于不再有固定的“任务”达成途径,学生需要不断研究策略、寻找方法,必然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三,相比传统的书本练习,“任务”的评价体系中会有更多的主观因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公平的评价机制,而主观因素往往会影响这一点。这些问题如不得以解决,就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按时推进、打乱教学计划,降低学习效率,甚至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不过,笔者在对于本学院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实践之后发现,总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得以印证:

    2.1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实践了多种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任务”,如主题演讲、知识竞答、小组讨论、视频制作、海报设计、歌曲录制、短片配音等等。这些任务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娱乐,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方式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认知。据笔者观察,相比傳统的讲授式课堂和课后练习,这些实践型“任务” 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2.2学习能力

    由于各类新型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更高,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例如,就以小组为单位的主体演讲而言,从主题的选定到素材的收集,再到文稿的撰写、PPT的制作,最后是演讲的进行以及视频等材料的归档,全套流程需要同学们相互协作。这对于小组成员各自的特定能力都是一次极佳的锻炼和提升,如组长的统筹安排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相关负责人的文稿撰写能力、PPT制作水平、演讲能力等等,都是一次历练。这种互相协作的方式更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们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同时取长补短。

    2.3学习效果

    从笔者在对连续两届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实践之后,发现其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翻转课堂的模式,而且的确明显提高了学习成绩。通过各种“任务“中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学生们找到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取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成就了更高的学习效率。“任务”的的多样性使得语言的应用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刺激了学生们产生更多的学习动机。

    3任务型教学法的预期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算是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然而绝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实践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也并非摒弃了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之类相结合,互为补充的。笔者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在于:(1)在不过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的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因此, “任务”不宜过多,难度也需要考量,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2)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大学英语课堂的直接目标,而间接目标在于对于相关文化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以及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这对“任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

    4结语

    翻转课堂的出现让任务型教学法再次受到语言教育界关注,加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任务型教学法有了更现金技术的和更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也就有了大的可行性。作为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任务型教学法应该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以及课时量安排等等都是重要的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David Nunan.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1-21.

    [2] 陈菲.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14.

    [3] 赖文继.简论“翻转课堂”的价值[J].广西教育,2012(10).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