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制器材在原地侧向推实心球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梁丽丽 摘 要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是沪教版初中《体育与健身》内容Ⅰ掷的内容,投掷时要求自下而上用力,蹬地转送髋抬上体,以胸带臂、伸臂拨指将实心球推出。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于蹬地、转身、挺髋、挺胸抬上体等要领体会不到位、难以理解掌握等问题,笔者借助自制器材设计了五个练习手段,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直接触摸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蹬”、“转”、“挺”及出手角度的理解,从而进行突破。 关键词 自制器材 实心球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自制器材凭借其实用性、兴趣性、多用性等优点,在体育课教学中深受师生欢迎。自制器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使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原有器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器材进行改进或者创新运用;亦可以考虑到器材的安全性、便捷性、经济型、多用性、环保性等,根据需要对器材进行“发明式”的创新创造。所以笔者根据投掷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实用性、多用性和兴趣性等原则,设计制作了独特的辅助器材。 1自制器材介绍 自制器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1)具有可通过标示线调节练习难度的斜坡底座一个;(2)可伸缩、可拆卸的标志杆一个;(3)捆绑弹力带及橡皮筋若干。(如图1) 自制器材底座的斜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标志线,以便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手段;中间放置可伸缩、可拆卸的标志杆,这样设计也是为了便于器材的收放。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标志杆、捆绑弹力带、橡皮筋等物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蹬地、转身、挺髋、挺胸抬上体的问题,还可以在标志杆顶端放置橡皮筋,通过伸缩、移动标志杆来设置不同高度的标志线,从而解决学生出手高度和角度问题。通过以上操作,不仅有利于解决投掷教材中的基本问题,并且也有利于投掷教材重难点的解决,切实做到一物多用。另外,这一自制器材可以满足六位学生同时进行练习(如图2),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练习效率,这也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在场地器材使用上,极尽巧思,呈现出的一种器材多种变化、多人一物、一物多用等新特点。 2自制器材使用方法 为让学生更好的突破“蹬”、“转”、“挺”及出手角度等教学难点,笔者根据自制器材设计了五个有针对性的练习手段,下面以右手为例,逐一进行示范。 2.1蹬地 练习目的:利用斜坡,进行蹬地练习,解决支撑脚蹬地用力不正确的问题。 练习方法:练习者呈预备姿势,支撑脚放在标志线上,进行蹬地用力练习,通过降低支撑脚负重,让练习者体会脚部发力、脚跟外传、膝内扣等动作,体会正确的蹬地用力顺序。(如图3) 注意事项:预备姿势时重心置于右腿,完成练习时重心移至左脚脚前掌。 2.2转髋 练习目的:利用弹力带,两人配合体会转髋练习,解决转髋不到位的问题。 在练习者利用斜坡进行练习,基本解决蹬地用力的基础上,过渡到双人配合的弹力带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自然站立于弹力带前,同伴手持弹力带,置于练习者髋部高度,要求练习者侧对弹力带(即正对标志杆)进行完整动作练习,结束时要求其右髋触碰弹力带,这样给练习者一个感官刺激,解决转髋不到位的问题。(如图4) 注意事项:投掷方向要确定,练习者面向标志杆,避免伤到同伴。 2.3蹬地、转髋的连贯性 练习目的:利用弹力带进行自主蹬地转髋练习,解决蹬地用力及转髋的连贯性问题。 练习者蹬地及转髋到位后,让练习者利用弹力带进行自主完整动作练习,体会蹬地转髋的连贯。 练习方法:练习者将弹力带置于髋部位置,正对自制器材标志杆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要求右髋触及弹力带,充分体会蹬地转髋移重心的动作连贯。(如图5) 注意事项:弹力带的放置位置一定要正确,切记是髋部。 2.4挺髋、挺胸 练习目的:两人配合利用弹力带进行练习,体会重心移动、挺髋、挺胸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正面自然站立于弹力带前,同伴手持弹力带,置于练习者胸部上方2~3公分处,准备完毕后,練习者进行完整练习,动作结束时要求胸部触碰弹力带,重心移至左脚脚前掌,体会抬上体、挺髋、挺胸要领。(如图6) 注意事项:练习者两脚脚跟离地,重心移至左脚脚前掌。 2.5出手角度 练习目的:通过掷过一定高度的标志线(橡皮筋),解决出手角度的问题。 练习方法:练习者正对投掷方向站立,距标志线一定距离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要求掷过前方标志线。 注意事项:教师应根据练习者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距离及标志线高度。 除了以上的教学手段外,该自制器材还可以应用于后面相关体能的练习。总之,自制体育器材在扩充现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活动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通过自制器材的练习,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将有全新的发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学水平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亚达,张敏旻.要领“口诀化”——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解析[J].田径,2014(02):38. [2] 张世新.快速提高原地侧向推铅球成绩的“逆向”教学法[J].运动,2015(02):117. [3] 陶孝利.对体育课堂教学自制器材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7(30). [4] 李伟民.体育与健身教学参考资料(初中年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