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
范文 | 邓云 摘 要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等活动,使之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同时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文围绕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实践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践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长期一线数学教学,高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以下探讨。 1挖掘生活素材,指导尝试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要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参加一些尝试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收集、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起来。 2构建生本课堂,增强实践意识 2.1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以模拟买卖货物的情境,开设“小小商店”,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拿1元钱买一块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应该找钱?怎样找最快? 这样对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角币与元币之间的进率等问题非常有效。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去解决问题,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2.2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东西以生活中原有状态呈现。让学生在交流生活经验之中加以理解与提炼,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能自觉地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 2.3加强实际操作,增强实践意识 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引导学生把圆剪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先讨论一下书上的剪拼方法(把圆平均分成18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等份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教师鼓励学生,问:你还能拼成其他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出圆的面积吗?学生分别回答:我可用这18等份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梯形,把这18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学生拼、拿、摆的方式不一样,构成的图形也不一样,但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结果是一样,师生最后进行评比小结。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4设计练习,培养实践能力 在学习完求平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求各小组同学100米跑的平均成绩。学习了面积计算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土地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学习“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分组测量学校(或教室)的有关数据,自己定好比例尺,在纸上设计和绘出学校(或教室)的平面图,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优秀图纸的评选活动。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社会的小主人。 3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后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例如,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可要求学生设计自己小卧室装修的费用问题。让他们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摸索,预算卧室装修费用必须知道哪些数据,经过哪些步骤。通过个人摸索、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懂得预算装修费用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先测量有关数据;(2)估算出房屋装修的面积;(3)摸清装修材料价格;(4)运用“单价酌婊?总价”的数量关系式预算装修费用。只有让学生多做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强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使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学生心目中大大缩短。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家里房屋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块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又如: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身高多少?体重多少?你比你的同位高(矮)多少?引导他们去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让他们从实践中悟出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让数学走向生活。 总之,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廖莹.如何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5-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