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课堂·教学·理念
范文

    郭晓霞

    我进入了《内蒙古教育》编辑部工作已有十载。所阅稿件逾万篇,尤以教育教学类稿件居多。其间,这些稿件不仅引领我快速进入教育专业这个行业,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编辑,同时从文稿中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存有问题。

    诸如,课标与大纲不分;脱离课标讨论教学问题;教案无新意、无理念,仍然停留在“教教材”水平;话题、观点及内容太陈旧,视“常识”为“发现”;内文冗长,内容空洞,观点不正确、偏颇,没有起到教育教学启示的作用,无参考价值;所述内容教学目标不明确,复杂烦琐;作案例分析时,总是假设将来如何,而非是真正已实践后的教学成果,对撰写案例分析稿件把握不准确……

    基于上述诸多问题可见,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把控还是不够准确,对课标的掌握和使用还是有不到位的地方,对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理解的不够透彻。

    在审稿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教师对课标和大纲分不清楚,在表述中,常常会提出引用大纲。这说明有些老师,一是没厘清大纲和课标的差别,二是自己的教学理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也没有研究课标。这样不仅不能设计有利于教学的教学计划,达不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即便在教学中也不能基于课标而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

    从某种程度上讲,课标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准绳。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不管如何设计教学,怎样评价,都是基于课标的要求来实现的。因此只有教师通析课标,才能准确把握教育方向和教学目标。

    在讨论课堂教学时,不能仍然还停留在“教教材”水平,制作一些无价值、无新意、无理念的教案。尤其是避免討论课堂上只关注内容而不论形式的反因为果的现象。

    作文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观、课堂观、学习观。如在行文中要明确,以讲代学是违反教学规律,教师要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这就凸显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当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善于设置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讨、思索问题。追问,一问不会问二问三问,直至学生自己弄明白了问题。由让学生学会再深化到会学,这才是一个好老师应有的做法。以前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学形式是以识记为主,课堂形式是主讲,课程改革后,转变了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

    进入信息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并不是主要的,而是要学会如何利用、检索、分析知识,我们虽没知识,但我们知道知识在哪儿放着呢。

    教师要科学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知识,积淀丰实专业内涵,才可避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应基于教材而跳出教材,尤其是语文教学,不是只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更多体现出的是无价值、无新意、无理念,是一种反因为果的做法。更多的稿件体现出内容的陈旧性,这说明: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思考,无创新;另一方面说明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三是教学观念固化,守旧,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某一问题谈不透,议不深,说明教师本身对此类问题就没有理解到位,没有深入探究和思考问题的缘由所在,也没有思考出可行的办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