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探究与思考 |
范文 | 韩正福 摘 要:新高考改革以来,生涯教育已成为高中教育所探讨的热门话题和社会关注的核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落实生涯教育的理念,探索和寻找生涯教育与英语教学的“交点”,使生涯教育与英语教学相互融合,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涯教育;英语教学;渗透;探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86-02 一、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发展,“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时代即将圆满地画上一个句号。“3+2+1”高考新模式将逐步成为全国高考的主要形式。高考模式的改变,有助于增加考生对高考的选择性和降低学生选科的难度,但生涯教育是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必要条件,二者需要融合发展,同步推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业规划意识和生涯设计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避免在选科和高考填报志愿时临时抱佛脚,产生不知所措地烦恼与纠结。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贯穿和渗透生涯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从实际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立足教材,开辟英语生涯教育的新途径 (一)开展学科特色活动,激发职业兴趣 兴趣和爱好不仅会影响一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的稳定性,而且能为做好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兴趣和爱好相一致,他就会把工作当成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进而毫无保留地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的选拨考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规划,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在当今这个人才和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职场竞争拼的是知识和能力。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条件。增加自己竞争实力。为了促进我校英语教学,展示校园英语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我校英语教研组以每年定期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由学校团委、学生会主办,英语备课组指导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英语小品表演、英语诗歌朗诵等节目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成为校园艺术节文化活动的压轴节目。2018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由高一学生表演的小品“ Wu Song fought the tiger”和“Three Times Beating Monster”语言幽默风趣,动作形象逼真,至今令全校师生记忆犹新。这些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不仅全方位地展示了英语的独特魅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了学生未来从事影视表演、导游、教师和翻译等职业的兴趣。 (二)模拟真实场景,增强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社会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学生只有通过切身感受,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不同职业的性质、特点、职业技能及要求。高中英语涉及广泛,包罗万象,历史文化、影视明星、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一应俱全。学生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好奇心强。教师可以紧紧围绕与职业有关的“热门话题”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创造职业体验的机会。 例如,必修5 unit5 First aid向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突发事故的急救常识。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体验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生活,笔者让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的医疗知识,现场模拟演示对烫伤、蛇咬、触电等意外事故的紧急救助。学生情绪高涨,踊跃参与课堂活动。虽然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学生有些手忙脚乱,但方法基本正确,急救措施得当。这堂课生动有趣,印象深刻,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不仅简单掌握了生活中常见事故的急救方法,而且对“白衣天使”的有了真实的体验。在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医生就是生命的守护神。学生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些希望将来学医的学生信心大增,从而更加坚定了报考医学专业的决心。 (三)借助“名人效应”,感悟职业精神 高中英语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名人传记是英语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指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的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大力宣传科学泰斗、世界伟人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名人效应”发挥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2 Unit2 Working land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有三个梦想:第一,“禾下乘凉梦”;第二,“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第三,“要在百岁之前努力完成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20吨的目标”。为了实现他的“第三个梦想”,尽管他已达85岁高龄,但依然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坚持不懈地研究培育高产水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他那种心系祖国、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更应该以袁隆平士为榜样,怀揣梦想,志从高远,勤学苦练,掌握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做一个坚定的“追梦人”。 (四)利用英语阅读教学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語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它不仅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西方悠久的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载体。英语新教材包含西方节日、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许多文化因素,为培育学生的文化基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的一种文化意识。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渠道,但仅仅依靠英语阅读教学来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只能是“管中窥豹”,难以真正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 因此,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空间和文化视野。Facebook 、BBC 和New York Times 等国外媒体网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有选择性地浏览和阅读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加深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巧用新型教学模式,树立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就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与定向过程中,对某种职业的看法、认识和情感态度的反映。它是一个人职业选择需要慎重考虑的重要参考因素。职业意识包括学习意识、择业意识和就业意识等。“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培养高中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给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在互相合作,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即团队协作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意识,才能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化被动为主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职业意识越强就意味着成功的机率越大。 实施生涯教育是高考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不断开拓新的思路,把生涯教育的理念巧妙地分解、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中,为学生搭建一座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生涯教育不仅为学生把握人生,规划未来奠定了基础,也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巧妙渗透生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 [2019]GHB 1807。 参考文献: [1]许清芬.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9,(42). [2]杨丽.高中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