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范文

    彭文喜

    摘 要 本文立足旅游行业新业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并从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就业前景及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了总结,以期对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7.019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format of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orientates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expounds the content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our university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students'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teachers' research 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旅游”也促使旅游人才培养的革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以“互联网+”、“旅游+”等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

    1.1 立足旅游行业新业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旅游+”的新业态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进行了定位。从以往单一强调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到现在注重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互联网思维是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背景下,对旅游行业的用户、市场、产品等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解读的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行业跨界交融成为常态,“旅游+金融”、“旅游+教育”、“旅游+科技”等,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适应旅游新业态的综合型旅游人才是当下高职旅游院校的重中之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到要适应智慧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要具备旅游信息化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术技能。

    1.2 优化课程结构,将信息化应用技术融入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对接行业工作内容。在“互联网+”、“旅游+”的新背景下,要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能力渐进的课程体系,进而全面提高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培养目标,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一致,避免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脱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在课程体系上,要突出旅游人才信息化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旅游信息化应用、旅游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网络推广等课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强调学生信息化思维培养的基础上,還着重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实践能力,见表1。三是充分利用开放网络课程、泛雅平台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把行业新动态和创新创业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和日常教学中。四是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00后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爱竞争、爱展现、有活力,习惯用互联网获取知识。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让学生的手机成为他们的学习伴侣,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有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旅游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高职院校旅游教师的教育背景绝大部分缺乏计算机背景,信息技术水平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我校主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从2017年开始,定期邀请行业大咖来学校开展学术讲座,给教师分享行业新业态;也聘请互联网旅游企业的大咖进课堂,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我校也高度重视教师信息化职业能力的提升,多次邀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评委来我校专题讲座,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专业每年定期派送老师参加全国全省的国培项目、“优秀教师跟岗访学”项目等,教师在旅游企业培训进修,以旅游企业员工的身份上下班,切实了解互联网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申报在线精品课程项目、申报开放网络课程项目、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等,使得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已经遍地开花。

    2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成效

    2.1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2013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凸显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良好效果。

    2.2 学生就业前景好

    近年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和游客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满意度高,认为毕业生专业素质好、服务能力强、创新能力高、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多名学生在导游岗位上遍布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埃及、迪拜等三十多个国家,获得“中国好导游”、“资深领队、优秀领队”等称号,获得游客送的锦旗多面。多名学生在湖南旅游企业工作,担任企业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其他管理骨干,真正做到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2.3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契机,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上:专业老师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教学名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优秀指导教师奖”、湖南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湖南省专业负责人“说专业”一等奖、湖南省亚行贷款软实力项目、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国内外访问学者、主持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开发、主持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等;科研上: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本,发表论文80余篇,专利5项,《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导游课程开发与应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永无止境,任重而道远。立足旅游行业新业态,科学定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各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薛宝琪,周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

    [2] 沈宏.“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12).

    [3] 易嵘.云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管理,2019:115-117.

    [4] 邓君.“互联网+ 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J].教育观察,2016(13):132-13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