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医学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
范文 | 刘媛 摘 要 实验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实验室同时也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本文主要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如何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 仪器设备 管理 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82?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88 Abstract Laborator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atory is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medic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how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Keywords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 医学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意义 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体现医学院校办学条件、科研水平、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对仪器设备,其是医学院校实验室发挥作用最基础的保障。伴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医学行业的成熟,社会各界对医学生创新能力、临床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临床技能。同时,高校附属教学医院也需要通过医学院校实验室来从事日常科研实践工作以及医生的专业培训与考核。因此,医学院校需要高度关注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加大对医学院校实验室人力物力投入,从软件硬件上予以保障,为医学院校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建设和谐稳定的实验环境。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是学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建设与管理、实验材料供应、教室管理等。这些工作都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服务的好坏将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产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贮藏的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论述。 2.1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医学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是保证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为了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可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1)严格按照学校仪器设备的购置流程:先由学院专业实验室提出申请,再根据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需要,分别视轻重缓急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学校发展规划处分配项目资金,经学校设备专家委员会组织论证后进行采购。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学校要严格进行设备外观、数量和质量验收,同时在三十天内完成技术验收。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会同使用单位办理入库手续。 (2)学校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与使用部门建立两级台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有权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并且可对各个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抽查,做到帐、物相符,帐、账相等。 (3)学校的仪器设备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实验室、研究室承担本部门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学校的维修管理单位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日常维护保养及简单维修由仪器所在部门负责。 (4)学校各使用部门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一般仪器应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定期检修和检测。 (5)确因技术或条件不足,校内专职维修人员确定无法维修的,报学校设备管理中心审核并联系外修。没有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学校各使用部门可以申请报废,但必须经院主管领导和学校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人员鉴定、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报废,并进行帐务处理。已报废的仪器设备,由学校设备管理中心收回。 2.2 实验室仪器设备贮藏的管理 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贮藏均需符合要求,按照各仪器设备的属性、特征等进行划分,分类存贮、安全防护,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于特殊仪器设备及有毒有害的药品试剂也应当建立其特殊的贮藏管理制度。在仪器设备的贮藏过程中,使用频率低的设备要定期通电,进行维护和检查;停机时间长要进行认真检查后再开机,防止因线路问题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试剂、药品的贮藏过程中,挥发性药品不应和一般试剂存放在一起,并应存放在通风橱内,远离火源;具有潮解性或挥发性药品用完后应立即盖好盖子,并将口封好;药品、试剂标签要经常检查,防止脱落和模糊不清。 2.3 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医学院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是开展师生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物质保障,因此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则显得尤为迫切。 2.3.1 科学规划医学院校实验室结构形式 按照学院、教研室和课题组的形式进行分别管理和按照课程内容设置隶属学院、教研室、课题组进行分散管理是我国医学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现状。教研室和课题组的师生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需求常常是根据自己所需来进行添置的,大家往往都追求“小而全”。因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经费、实验室职员编制和实验人员专业程度等原因,在对于仪器设备的“全”方面,常常不能实现,是以致使实验室功能不万增、机时利用率不高、设备功能开发也不完全等不良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1]因而,可以打通学院、教研室之间的隔阂,在全校范围内搭建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交流,提高医学院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充分反映各个学科专业特点的同时,使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之间互相增进。 2.3.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水平的提高,全球的科技成果相互交流学习,医学院校的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医学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防止闲置浪费;其次,需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功能利用、功能开发等技能的强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医学院校实验设备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专业管理员的管理监督,确保所有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得敷衍马虎,这其中包括特定设备的管理人员、维修保养的管理人员、采购记账的管理人员和登记记录的人员等;对于正在培训中的员工,在其工作时,需要安排有资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适当的监督;阶段性地对特定岗位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进性专业能力测试以及能力确认,包括操作、培训、经验和实际技能等方面的确认。 2.3.3 妥善处理医学院校实验室排泄废弃 医学院校实验室在运营中会出现大量排泄废物,重要为化学物质,部分甚至还有有毒物质,任意排放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当前部分医学院校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中的小型设备,如半自动生化仪、洗板机、血凝仪、血液流变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都配置了废液收集设备,而部分医学院校实验室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废液,导致具有危害性的废液流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如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采用氯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废液中包含大量氰化物,而氰化物在碱性物质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如在酸性物质则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带有剧毒的氰化物,将这类带有剧毒的废液直接排放十分危险。因此,需要将废液在碱性以及中性的环境下,加入次氯酸钠进行二次分解。如使用SLS无氰化物的溶血素设备,在废液中要根据要求配置消毒剂,在经过消毒后进行排放。又如当前免疫项目检测中肝炎、梅毒等疾病大多应用ELISA法,洗板时需要使用洗板设备,而洗板机废液中的肝炎病毒等含有大量细菌,需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3.4 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我国医学院校存在现有仪器设备分配不均衡,仪器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问题。因此,可通过对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采取更加有效地考核机制来提高教学科研仪器利用率。具体可加大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将所有能够共享并且方便共享的仪器设备都放到共享平台上,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协调管理,[2]不断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 首先,制定相关实验室大型儀器设备共享管理制度,通过在网页上建立教学、科研仪器共享查询平台,并将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说明书等放之平台,要相关使用人员都能看到并且了解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实现仪器设备共享,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其次,举办大型仪器设备推广会,制作仪器设备共享手册,推动仪器共享工作向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各实验室的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仪器设备共享手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胡乱操作,如有不会或是无法操作的情况,及时请教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并听从其的指挥。最后,对于使用率极高的仪器设备可以采用线上预约。 3 结束语 伴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大量仪器设备进入医学院校实验室中,为医院院校学生、教师、科研人员提供了便捷。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效用就需要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医学院校必须意识到医学院校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作,必须依赖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医学院校实验室结构形式,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妥善处理医学院校实验室排泄废弃,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方式,使得医学院校实验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曹良林,张顺利.初探如何提高专业实验室设备利用率[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34):1919-1920,1922. [2] 黄鑫,胡艳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9):82-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