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思政课堂创新 |
范文 | 林肖剑 许学文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日益增强,同时也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这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促进我国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消费文化,例如一些低俗的内容以及快餐文化等等,制约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思政课堂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念。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消费文化的概念及特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区别、消费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创新的影响以及基于消费文化背景下对大学思政课堂如何创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帮助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大学思政 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4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xchange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nsumer culture in mind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The impact not only included the promoting of consumption, but also included bad habits such as vulgar content and fast-food culture,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us, the innovation study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orrect notion of consume. The current study mainly studied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consumer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to consumerism and the influ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e further provid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novate the course with the impact of consumer culture background. This research broad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a correct consumption concept. Keywords consumer cultur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urses innovation 消費文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社会,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早早的就进入了以物质消费为主的大众消费性的社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长,逐步开始呈现出消费型社会的特征,也逐渐形成了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消费的行为方式以及消费的态度,消费文化不仅仅体现了消费的特点,还能够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又会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形成,甚至会产生怀疑排斥的心理,也极不利于社会未来的稳定发展。 1 消费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消费文化是在历史文化之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消费文化包括三大部分,主要有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遗迹生态消费文化,属于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消费的场所、消费品以及消费活动之中。首先,不同的主体,消费文化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说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具有差异性。例如,对于一些低收入的人群来说,他们主要以日常的消费品为主,主要会去一些实惠的超市或者商场进行购物;对于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来说,会主要选择以价格比较高的奢侈品进行购买。其次,根据不同的消费用途,消费者们消费的场所以及消费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 2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区别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是不同的,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首先消费文化褒义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消费主义则是贬义的,其追求的是极度奢靡浪费、极度炫耀以及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不仅不利于社会优良文化的传播,还容易造成社会的消极发展。消极主义是一种病态的消费主义观。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消费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生产以及生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渗透着消费文化,对于社会生产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对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消费文化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消费主义是极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摒弃消费主义,发扬消费文化,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 消费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创新的影响 3.1 消费文化对思政教育的社会责任感有所冲击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之期,也正值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消费也呈现出了多元化。为了促进社会的消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很多的厂家都生产了更多种多样的商品,丰富了商品的外形与功能。而当下社会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功能的消费,更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具有新功能的商品。而在这一批消费者中,大学生占据了其中一大部分,为各大产量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加强了各地域之间的联系,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可以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大学生也通过网络了解到西方的消费文化,并被这种文化所影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喜欢追求刺激、疯狂、娱乐,这种片面的消费文化就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了消费观念。而真正的消费文化应该以提升人的精神层次和内涵 为目的,大学也应该设置以提升精神层次为目标的思想政治课。然而大学生对此并不重视,一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用的。 3.2 消费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所影响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都有所改变,价值取向也有所改变,逐渐的偏离了主流的意识形态,随着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扭曲的意识形态,而这个被边缘的意识形态就会挤走主流意识形态,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这些扭曲的消费文化将大学生引向了感官享乐和物质消费,降低了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消费文化正在影响大学生,将大学生逐渐转成商业社会人,将爱国的情怀转为一种商业经验,这极大的冲击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有所降低。 3.3 消费文化主见淡化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与英雄主义 目前,消费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些影视作品以及文章中都充斥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了能够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媒体使尽了许多的手段,甚至是包括一些媚俗的手段来吸引外界的眼球。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来了解外界的事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文章、观看照片与视频。媒体也是抓住了人们这一需求,用华丽的包装以及煽情的宣传方式攻陷了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逐渐将大学生与崇高的思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大学开设的大学思政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育成为有思想、有文化以及有内涵的人才,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大学开设思政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与消费文化所提倡的是相悖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很少谈论国家政治,思想文化,而经常谈论工作、生活、收入、饮食以及娱乐等等,这足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大学开设的思政课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很低。 4 消费文化环境下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4.1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政教育 对于大学思政教育而言,必须要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把这种正确的价值观与产品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促进消费文化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来说,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观念形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用。如果缺少正确的消费观,那么社会主义价值观将是不完整的,从而就会导致社会主义发展要到阻碍,更甚者,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会影响社会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教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把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产品文化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健康、正确消费观念。 4.2 改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以及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当中,因此,在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紧随时代脚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符合教育发展需求。从教学思想上来说,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时,必须要把其和学生具体工作和学生相结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思政教育作用。第一,在进行思政教学时,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大学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思想文化,帮助大学生进行思政学习。如:大学可以定期举办校园文化大赛,让学生把所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消费文化相结合,这样既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念。大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第一,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同时,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方式帮助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动态有所了解,并正确看待时事热点,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念,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其相结合,同时也可以采用大学讲座等方式进行消费文化宣传,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时代教学计划,则必须要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创新。对于教学目标而言,其对整个教学计划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第一,大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进行日常教学时,要坚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让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念。第二,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其在教授課堂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消费文化中正确的消费观。 4.3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大学生面对媒体应变能力 现阶段,人们是通过互联网作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但是网络信息量大,各种信息繁杂多样,对人们的思维也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分辨信息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媒体时灵活多变,不受舆论影响。在开展大学思政教学时,老师要对社会时事热点有所了解,同时对于社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制定思想政治教学计划时,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进行教学,必须枯燥的教学模式。当前社会是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自然也是形影不离,这就导致,大量的网络信息可能对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误导影响,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案例讲解思政,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文化,避免受到舆论影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