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环境生物学作为通识课教学的实践尝试 |
范文 | 苏国兴 朱明德 摘 要 本文就环境生物学作为通识课开设而在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以及考核方法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并讨论了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 通识课 教学方法 环境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49 The Practical Attempt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as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SU Guoxing, ZHU Mingde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s,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and B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as a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Keywords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teaching method; environmental biology 1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通识课程学习要求,涉及专业分布非常广,有医学类、生物類、化工类、语言类,甚至还有计算机、体育类、图书馆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等。在校的4年中,规定本科生要完成4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学习任务。学校对通识课程的学习时间虽没作硬性规定,但学生一般都会在入校1-2学期中完成。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入校不久、渴求知识,但生物学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又毫无实验基础和技能的学生。如何教就成了环境生物学平台老师迫切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要保证通识课教学质量,必需对教材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做到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与专业教学不同,重点突出又不走样。我们的原则是,重点介绍与环境生物学有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方面的知识,而相对弱化需动手、实验技能方面的知识。具体做法是重点介绍污染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生物体的吸收和转运,以及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和放大效应,重点介绍污染物在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介绍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同时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而对需要一定实验基础的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作一般性介绍。这些作为重点介绍的知识,和人们的生活、人类的健康以及所从事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与当今社会强化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理念相符合。同时也符合通识教育要求,即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要求他们对专业以外不同学科的知识要有所认识和了解(如环境科学和生物学),并最终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有人格健全、博学多识、有道德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 此外,针对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对该课程学习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我们作了相应地补充和增加。如在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转化这一节,我们适当增加了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气孔的结构和动物呼吸系统的结构内容。在讲授环境污染物生物净化方法这一节时,我们增加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原生生物和微型后生生物的概念,还安插了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的介绍,等等。这种铺垫和增加学习该课程所需的一些针对性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助益作用。 2 改进教学方法 媒体上对环境生物学的教学法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3]有人用PBL教学法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4]也有人进行以科研为导向的该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5]还有人进行MOOC授课方式对环境生物学学科影响的研究, [6]以及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讨论。[7]对这些成功的教学方法我们也选择性地做了些尝试。例如在实践性较强的几节内容中,如污染物的一般毒性试验,生物的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的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检测等,我们直接采用PBL教学法,老师在课前抛出问题,如如何用实验证明甲拌磷与乙酰甲胺磷、谷硫磷与苯硫磷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加作用而不是独立作用?在进行长期致癌试验时应注意哪些,为什么?如何检测污染物的毒性等等,再组织和引导学生查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学生分组上台交流,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另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助益。传统的说教法枯燥乏味,学生也很难能集中注意力。在科学技术、电子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组织一堂生动的课堂教学,老师已有多种选择。一是视频媒体,根据各章节内容特点,现在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内容,如在绪论中播放了《我们的地球家园》视频;在讲授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时,插播了《大气污染与人们健康》、《我国水资源、水污染和治理》、《水污染与健康》等视频;在讲授生物污染净化方法时,播放了《固体废物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等视频。这些视频短则几分钟,长则最多10-20分钟,对整个教学计划的落实冲击不大,而能起到活跃教学气氛,强化和拓展知识面的作用。二是充分(下转第128页)(上接第96页)利用媒体图片,如有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垃圾焚烧、卫生填埋等图片,还能找到许多原生物和微型后生生物的图片,适时鲜活地展示这些图片,非常直观,有强的视觉感染和学习助益力。 3 考核方法 针对通识课的教学特点,考评体系应适当灵活,通常有社会调查报告、论文撰写、开卷和闭卷考试这几种。学生一般不喜欢闭卷考试,而前三种是常采用的形式。缺少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参加环境生物学的闭卷考试,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是学生较喜欢的。我们经常的做法是根据课程内容,提前1周公布论文题目,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命题,课后查资料进行论文写作。老师根据学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打分,一般要占60分。另外25分由学生课堂交流得分获得,取学生和老师打分的平均值,还有15分与学生平时的考勤有关。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个考评体系,学生学习气氛浓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 改进方面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将环境生物学作为通识课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文科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同学明显感觉到,提高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和健康影响的认识,基本达到了通识课教育的目的。但实际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目前国内仍缺少一部适合于通识教学的环境生物学教材,这对老师在教学内容分寸拿捏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存在标准不一致的问题。(2)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老师不仅需具备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生理学、生物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专门知识,而且还需扎实的科研功底。(3)选课学生应适当加以限制,除了需热爱环境科学外,最好还需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知识。 (4)相应增加学生校外现场参观所需经费投入,如参观城市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现场,垃圾卫生填埋和堆肥生产现场等等,可明显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通讯作者:苏国兴 参考文献 [1] 孔繁翔主编.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肖鹏飞,李永峰,程國玲.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3-124. [3] 肖鹏飞,吴德东.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环境生物学考试方法改革[J].高教论坛,2015(8):67-69. [4] 蔡深文,樊磊磊,颜雄.PBL教学法应用于环境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64-166. [5] 伍贤军,李萍萍,朱咏莉,张银龙.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227-229. [6] 何文鸣.MOOC 授课方式对环境生物学学科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6(1):177-178. [7] 李梅,尹颖,王晓琳,蒋丽娟.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基于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的环境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生态毒理学报,2018.13(2):182-1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