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Witkey模式下工业设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探析 |
范文 | 唐珊 摘 要 Witkey模式也称威客模式,其搭建了企业一线需求与广大知识劳动者的开放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在分析威客的起源、发展和模式特征后,结合目前工业设计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上所存在的短板,总结出教师基于威客平台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应用的流程图,并指出使用的过程、步骤及特点。以期为促进工业设计及其他相关学科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威客 工业设计 创新实践 人才培養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1.025 Abstract The Witkey model has established a platform for the op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first-line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vast number of knowledge workers. I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for industrial design professionals. After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pera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tkey website,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shortcoming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dustrial design innovation practice training mode, and summarizes the flow chart of the teacher's network educatio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Witkey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design students. And point out the process, steps and features u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practical talents explores new and effective ways. Keywords Witkey; industrial design; innovative practice;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和Web2.0的双重背景下,威客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将闲置的智慧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一种知识变现的新方式。在各高校大力推动各部门产、学、研三结合的背景下,“威客”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在互联网环境中的新方式。 1 “威客”概况 1.1 威客的起源与发展 “威客”是由英文“Witkey”-the key of wisdom(智慧的钥匙)谐音而来,它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母平台进而为人们提供信息创、交换并消费的子平台。用户使用信息的同时可以像情报工作者一样创造并提供满足他人需求的信息资源,用智慧换取财富。[1]威客最早是在2005年就读于中科院MBA的刘锋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并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将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一群人,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等获得经济价值的体现。”[2] 自2005年11月起,威客领域引起了国内相关媒体的关注;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使得威客概念开始广泛传播。随后一段时间、百度、新浪、雅虎、Google等国内外各知名网站纷纷进入这个领域;2007年的高考试题使数百万考生接触并了解了威客模式;2007年8月威客成为中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至此,标志着威客的概念正式被互联网和社会认定。 1.2 威客模式的特征 刘幸昕在“威客模式:网络时代的互动式参考咨询”一文中认为威客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平台上用户的自由分工互助等工作的开展;(2)提问与回答的选择性与自由性;(3)答案的不断汇聚与更新共享。并且从威客模式与参考咨询的关系出发指出其模式与传统相比具有用户参与、内容公开及有偿激励的特点。[3]刘瑞儒则认为威客网的特点有:(1)威客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有意图通过自身机能或知识解决他人悬赏的问题进行知识变现;(2)威客无需耗费时间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进行维护,可以适时按需提供给有需求者;(3)威客网丰富了互联网上的服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搜索引擎的不足。[4] 2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工业设计是艺术设计门类里的理科生,是工科专业下的艺术生。自打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工业设计专业分别在机械类和艺术类下同时存在,即可以看出这个专业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并存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现有460余所本科院校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但是盲目扩张的背后却带来了专业对口率、就业率低的尴尬境地。关键之处还是大部分地方院校在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实践教学认知不足,无法形成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吴琼教授在“校企合作: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一文中指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基础和技能;良好的市场把握能力;良好的文化艺术基本知识结构;良好的从业心态。[5]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大多开设了模型制作、金工实习、市场调研、校企合作等实践类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指导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相关实践教学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地方院校缺乏创新的实践平台、大部分老师缺乏一线的企业工作经验、校企合作的资源匮乏难等原因,使得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困难。 3 基于威客优化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从2007年起便有学者开展威客教学的相关研究,十几年间相关的研究文献呈现出有起有落,整体增长的趋势,主要聚焦在应用“威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价值分析、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威客作为21世纪的新生事物,互动中实现价值化的一面是当前设计类高等教育所缺少的。[6]结合威客模式的特征以及徐州工程学院此类地方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特点,展开基于威客的创新实践人才的优化教学改革探索。 3.1 基于威客平台优化工业设计实践教学 工业设计人才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实践重于理论、技能重于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联系理论,培养独立思考与设计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虽然高校均已明晰实践的重要性,但部分资源匮乏的地方院校由于缺乏与外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无法搭建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导致实践课程局限于校内,缺少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刘瑞儒于2007年提出了基于威客网站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7]提出威客网站的远距离教育应用的两种模式——教师利用以及学生利用。本文认为威客平台的远距离教育应用的模式对于优化工业设计专业进行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可以上述地方院校中教师群体所缺乏的来自社会和企业的设计需求。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威客平台将自己和自己工作室学生的作品、成果或是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上传至威客网站进行展示与公布,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后,逐渐吸引有设计需求的企业,不断建立新的设计关系,带来更多的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完成。 3.2 基于威客平台构建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模式 在潘鲁生教授《论新形势下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一文中,将设计艺术教育实践教学划分为课程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行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五个层次。[8]这五个层面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在设计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的规律下有着共性同时也具备自身专业的个性。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在发达地区的知名院校开展甚广,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一些师资及社会资源比较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学校提给学生的实习机会不仅少而且企业平台层次不高,学生也无法接触到较好的实习资源。威客平台的有效利用,为企业需求与教师实践教学之间搭建好了网络实践的平台。本文所构建的基于威客的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主要流程为:1.大一基础打牢,熟悉流程;2.大二重视市场,夯实技能;3.专业分化,积累信誉;4.经验丰富,规划职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依托威客的实际项目创建工作室,带领学生团队完成线上任务。以师生互动贯穿始终的情境式实践教学,寓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提高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实际项目,将有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这样一种专业氛围里确立了自己未来的专业定位和职业目标。 4 结语 在学校缺平台、教师缺项目、学生缺实践的部分地方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中,威客模式所具备的互动灵活、知识有偿、个性按需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三方的缺憾。将威客模式引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完成悬赏人的要求从而达到知识变现的学习热情,更因为威客平台上呈现的公司一线设计需求,带给学生最贴近时代、贴近企業的设计案例,让学生走出校门时就已经是有着丰富项目经历的工业设计创新实践人才。但是威客平台也有着制度不尽完善等问题,在以实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下,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新,邹一秀.威客模式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9(01):69-72,96. [2] 刘锋.威客(witkey)的商业模式分析[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3] 刘幸昕.威客模式:网络时代的互动式参考咨询[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3):70-72. [4] 刘瑞儒.威客:知识价值观的网络体现[J].情报杂志,2007(5):26-30. [5] 吴琼.校企合作: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艺术探索,2010.24(5):99-101. [6] 张锋,张桂红,黄浩.应用“威客”教学改革研究述评与展望[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6):8-11. [7] 刘瑞儒.威客(Witkey)及其网络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8):54-56. [8] 马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