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范文

    徐敏咪

    摘 要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和“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探讨,得出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是整合一致的。研究得出:(1)開设应用型特色课程;(2)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3)掌握“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性这三个方面有助于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同时,研究表明:(1)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加强认识道德修养的必然性;(2)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良好的思维能力;(3)提供高高校体育教师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

    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呈良性循环将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由图1可见教师的发展占主导地位,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是整合一致的,课程改革随教师发展而推进,教师发展因课程改革而加速。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们大多强调教师发展对课程改革的条件制约性,重视远离学校情境的教师教育,相对忽视了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促进功能。教师发展包括个人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两大方面。个人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及其作为一个人的各种合理需求的满足;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具备教师职业角色的素养要求并能胜任工作,获得成就感。高校、各学科开展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课程发展尤为重要,课程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1.1优化课程教材的选择,开设应用型特色课程

    高校是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能型人才的摇篮,各学科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的特色化尤为重要,特色体育教学的实施与推广是体育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健身、健美,更应健心,培养学生实际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要让他们建立更加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体育教学应顺应时代潮流,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课程模式发展,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

    除此,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后教学内容还要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意愿, 努力让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水平,真正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终身体育思想提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特色体育课程。

    1.2强化课程模式,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规范管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使用教材、 构建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普通高校实施体育教育的两条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在整个学校体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侧重于专项技能学习、体质与健康教育和体育文化培养等三各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则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采用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下教务处、体育系、团委、学工处共同主导的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教研室、体育协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教研室主导体育教学俱乐部和体育协会,体育教学俱乐部主要负责体育教学,体育协会主要负责综合性体育活动,单项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学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共同负责。

    1.3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掌握“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性

    体育教学不仅是进行技能教学, 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亦是。体育“教学”中“教学” 这两个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要求体育老师自身具有扎实精湛的体育专业教学技能知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学” 要求学生要有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先从简单的、自身喜爱的体育项目做起;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强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选课制度被应用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所学的科目也就是大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热血澎湃时期,教师很容易将其斗志和热情激发出来,应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的优势。所以,体育教师一些竞赛模式引入体育教学中, 通过竞赛的形式观察学生的行为,再根据课堂需要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 以确保自身的教学计划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2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服务,这种义务只有成为个人的内心要求时,才能自觉地去履行。而当今高校体育教师的身心压力较大,为了适应新时期高节奏、大范围、多学科教学实践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的各种内在修养应和谐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

    总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靠两个方面:“内调”和“外修”。“内调”便是教师内在的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外修”便是教育部门的职业道德教育。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是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行“内调”的一个有力方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