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对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李明雄 摘 要 传统的教学,通过“填鸭式”“应试式”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变成了简单的考试工具,成为高分低能的低质素人群。而本文论述,在日常教学中,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现象到理解其内在规律为主,通过归纳整理、独立思考,进而学以致用,而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探索引导 核心素养 归纳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可以直释,自己每天多次反醒自身,是对自己昨天、过往的一种总结。回顾过去,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再思考,了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又有哪方面做得不足?为什么成功,又从中寻找到规律,归纳整理出一些有用的规律;清代学者金缨《格言联壁》其中一句: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前半句与吾日三省吾身本意一样,做人要经常思考自己的不足,找出不足的原因,然后归纳整理出解决缺点的一些方法与规律。 上述两句古语论述的是思考人生的哲学思维,对于新时代的人才,无论对学习、生活、工作也必须需要有这样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当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三省吾身”思维,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与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应用在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更能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 教学中,注重学生为主体,探索性,启发性引导,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新的知识点,学生的头脑中慢慢累积了一定知识点,知识多了变得错综复杂,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学生的思维就变得很混乱。因此,教師要及时引导其对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整理,混淆不清的知识点得到再现和巩固;模糊的知识点又变得清晰了;混乱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因果的联系、比较和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和内在联系又理解了。知识变得条理化、层次化和系统化,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也巩固得更好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学会触类旁通,归纳整理出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方法与规律了,以下就3个典例谈在教学中对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引导培养。 典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5 kg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度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下滑,滑行距离S=10 m后进入半径为R=9 m的光滑圆弧AB,其圆心角为θ,然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小车质量为M=3.5 kg,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地面光滑且小车足够长,取g=10 m/s2。(sin 37度=0.6,cos 37度=0.8)求: (1)滑块在斜面上的滑行时间t1; (2)滑块脱离圆弧末端B点前,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 (3)当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时,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s1。 归纳整理:第(1)问:自静止开始下滑,滑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知识点其实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点动力学结合斜面模型。 第(2)问:滑块在圆弧上运动到B点,此过程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模型。 第(3)问:滑块与小车在光滑平面运动过程,是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中的功能关系相对运动运动模型。 典例2:(2017·全国卷Ⅰ)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ma>mb>mc B.mb>ma>mc C.mc>ma>mb? ? ? ? D.mc>mb>ma 归纳整理:a微粒在空间做圆周运动得其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对b(c)微粒向右(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微粒受到的合力为零,从而对微粒进行受力分析,带电粒子受到重力、电场力及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归根结底是考查学生动力学结合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模型的理解运用。 典例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0.1 g,电荷量q=410-4C带正电的小环,套在很长的绝缘直棒上,可以沿棒上下滑动。将棒置于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内,E=10 N/C,B=0.5 T。小环与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求小环从静止沿棒竖直下落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取g=10 m/s2,小环电荷量不变。 归纳整理:小环由静止下滑后,速度由零开始变竖直向下运动,速度在变化,所受洛伦兹力也在变化,直接影响到压力是一个变力,小环所受的摩擦力也是一个变力,通过小环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动态,找出最值条件。这样分析下来,似乎很复杂很难,其实最终是考查动力学结合物体做直线运动模型,掌握力和运动、功和能在磁场中的应用。 以上三个典题中,虽然是从不同物理情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教学中,若只引导如何审题与解题,其知其表而不明里,学生只会成为摘要中的第一个人群,若题后着重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找出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育效果,具有了这种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才能活用知识、学以致用,而新时代的高素质的人才也必应具有这样的能力。 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应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要有更远眼光和更大格局,教育好新一代的人才,摒弃应试教育的短期近利,注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的培养的大谋。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祖国实现伟大复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