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
范文 | 王娟 摘要:随着新课改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情感教学也成了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展开形式。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情感教育的内涵以及育人目标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重视主体;加强交流;结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123 新课标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确保情感教学得到顺利的实施,就必须意识到情感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恰如其分地进行应用,以强化其应用成效。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是因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应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更是为情感教育的有效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對初中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他们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性格与心理特点,找好切入点,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比如说,在“认识自我”的教学中,初中生对于自我的认识,其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少学生过于自信、过于自卑也是常有的事情,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使得想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我”还是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从他们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情感引导。比如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说一说“十年后的自己”,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在每个学生都有所表达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其他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烘托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实际的特点缺陷指出问题或是给予提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也会开始认识自我。 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深刻了解道德法治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只是自己和学生进行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快速融入课堂,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师讲什么跟自己没有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通过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上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演,将道德知识在学生的表演当中展示出来。学生在上台表演当中可以加深自己对法制知识的印象,并且可以提高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情感上学生会有竞争的意识,所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也是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他学生可以在学习当中将目光更多的投向讲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融入感,让学生可以主动在教学当中和教师一起学习,深刻了解道德法制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两名学生上台将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旁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为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在表演当中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将法治道德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并且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中,教师对于积极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让学生主动上台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深刻了解到的法制知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课本以及课标中的知识内容大多是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内容,并不是需要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记忆,而是需要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并且产生自己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道德事件的想法,以及向学生提问,“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仔细倾听,并且尊重学生的想法与理解,但是也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健康正确的三观以及知、情、意、行。 四、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品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之上,还要使其渗透到生活之中,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问题,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比如,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够团结,有所矛盾,教师就要及时了解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化解彼此矛盾,使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友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注意树立榜样和典型,使品德优秀的学生能够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教师要对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学生予以鼓励,还要予以适当的物质与精神鼓励。其他学生会因此而受到鼓励,这样就可以积极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品学兼优的人。融入家庭教育,使学生拥有完善人格。要加强家庭教育,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家长要规范自身行为,通过行为引导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能够将家长视作学习的榜样,感受到家庭的幸福,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并充分热爱生活。 五、通过课程教学艺术特点,开展教情境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当中,要明确情感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的学习和探索,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教师要对所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在课堂当中注重这一课程具有的教学艺术,然后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给予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学习的更加高效,并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一目标。比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事先分析网络时代具有的教育特点以及初中生们生活实际情况,将二者融合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在情境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呼吁所有学生参与,去引导他们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与网络上的新朋友进行交流和相处。如果有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职责,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只有了解到学生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重拾学习的信心。 在新时代中积极落实情感教育,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模式,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在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并将社会生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可以在实际案例中引发共鸣,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并逐渐树立法治意识,进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志平.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许有峰.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8(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