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班主任开展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的策略 |
范文 | 邢瑞 摘要:农民工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走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这种行为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出现。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品,不喜欢与人交流。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本文注重从实践的教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21 在日常的留守儿童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关注留守儿童,尤其是他们在情绪、心态、人际以及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并结合不同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真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注重从多媒体、小组合作以及社会实践三个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提升留守儿童自我调节力,让他们爱自己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加之爷爷奶奶的溺爱,在经受挫折的时候,总会得到爷爷奶奶的帮助,因而他们缺乏一定的抗挫能力。一旦在学校中遭受挫折,这部分幼儿往往使用自暴自弃,或是其它不正确的方式。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授课,教授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方法,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更好地爱自己。 例如,在日常的班级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性地和老师对着干。这部分儿童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由于学习不得法,而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心态。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调节心理的方法,并真正让留守儿童直面学习中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发现这几位留守儿童不仅不与老师做对,而且还认真的请教学习中的问题,并真诚地和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教师真正让留守儿童懂得直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思考具体的策略,真正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让他们掌握爱自己的正确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激发留守儿童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懂奋斗 在开展学习管理的过程中个,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制定具有竞赛性的题目,让留守儿童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相互协作,真正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尝到“付出”的甜头,懂得奋斗的内涵。 例如,为了提升本班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小学班主任从合作教学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间同质可以保证小组之间学习实力的均衡性;组内异质,注重让组员之间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让儿童之间相互协助。第二点,制定规则。教师制定如下的规则:以本小组上次考试成绩为基准,统计平均分最高以及进步最快的小组,给与这两个小组相应的物质奖励。第三点,适时观察。班主任会通过任课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心态,并在实际上课、放学的过程中,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小洛小组的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小组在课上積极地回答问题,认真地做笔记;在课下讨论学习的方法,解决组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这个小组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复习前一天的知识;晚走半小时总结和归纳当天学习的知识。任课教师对这个小组的表现赞不绝口。第四点,展示成果。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小洛小组不仅获得平均分数最高的奖励,而且还获得进步最快的奖励。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真正激发留守儿童的斗志,让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相互团结,积极付出,真正在此过程中,懂得奋斗的内涵,激发留守儿童昂扬的斗志,获得良好的合作教学效果。 三、采用社会实践教学,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理解,让他们懂互助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较为孤僻,他们常常喜欢一个人,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做事。这种状态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班主任可以运用社会实践的方式,真正让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真正懂得互助的内涵,从而在认知个人能力具有局限性的基础上,真正地打开自己,融入班级的生活中,并在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中,感受人性的美好,真正懂得互助的内涵。 例如,在上周,教师开展了“敬老院一日行”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体会互帮互助的内涵,从而提升对社会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对留守儿童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将这种理解运用到日常的班级生活中,从而懂得帮助他人,并接受他人的帮助,提升留守儿童对互助内涵的认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设置项目。结合实际的需要,教师设置如下几个项目: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展示才艺、老人下棋。第二点,注意事项。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说:“你们不要提及老人的家人,也不要接受老人赠送的物品。”第三点,展示成果。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班主任鼓励留守儿童分享实践成果。小洛说:“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我们都是人,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规律。照顾现在的老人实际上是照顾未来的自己,因而我们应帮助老人。”教师引导性地说:“你的理解十分正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不再具有强健的体魄,需要年轻人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每个人实际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应积极地向他人求助;当别人向自己求助时,我们也应积极地帮忙。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和精神!”在此次实践课程后,班主任发现本班留守儿童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些身体素质较强的留守儿童主动帮助身体较弱的抬桌子;有些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知识。通过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班主任真正让留守儿童懂得互助的内涵,从促进友爱型班级的构建。 总而言之,在开展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留守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奋斗和互助的内涵,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打造舒适、温馨的班级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管理工作[J].赤子.2017(21) [2]于永波.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6(20) [3]李晓瑞.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